伍婉
(西南科技大學文學與藝術學院,四川 綿陽 621010)
有思想的想象
——簡析卡夫卡的《變形記》
伍婉
(西南科技大學文學與藝術學院,四川 綿陽 621010)
弗朗茨·卡夫卡,是歐洲文壇的“怪才”,也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宗師和探險者,他的代表作《變形記》也在全世界范圍內廣為流傳,好評如潮。毋庸置疑,卡夫卡是一位優秀的小說家,而事實上,他更是一個杰出的思想者。他的創作服從于自己的思想、觀念,沒有思想就沒有作品。就《變形記》而言,作品中的思想性更是蓋過其藝術創作手法,成為最大的亮點。關鍵詞院變形記;卡夫卡;思想;想象
弗朗茨·卡夫卡是一位出生在布拉格而用德語寫作的猶太作家,他將創作看作自己:“夢幻般內心生活的描繪”。他的作品神秘而又荒誕,隱晦而又曲折,讓人難以理解,同時也是他復雜的內心世界的隱喻和象征。
《變形記》是卡夫卡的代表作,也是最早被譯成漢語的小說,相比其他作品已經算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了。作品講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故事即人變成甲蟲的奇幻經歷。格里高爾本來是一名安分守己、任勞任怨的推銷員,可是一天早晨醒來時突然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蟲。這突如其來的變化嚇壞了格里高爾的家人和秘書主任,于是變成甲蟲的格里高爾就被關在屋里,孤獨地活著。慢慢地,家人對他越來越冷漠,隨后他又嚇跑了三位房客,導致妹妹和父親大發雷霆。終于有一天清晨,老媽子在準備打掃衛生時發現他已經死了。
關于《變形記》這部小說,讀者們都持有不同的看法。很多讀者把關注點都放在了主人公格里高爾為什么會變成一只甲蟲上來,并作出了多種解釋:“《變形記》是一個擴大了的比喻”;它是“某個童話的反義借用”;是“說明人類反理性的寓言”;“卡夫卡是瘋子,但不是一般的瘋子,而是……‘天才’的狂人”等等。而我們若是把注意力放在格里高爾變成甲蟲之后的情形上,便會有更深一層的發現,就會了解到卡夫卡深刻的思想性。
格里高爾變成甲蟲之后,雖然他的社會屬性沒有變,仍生活在自己家里,但還是發生了一些顯著的變化,他的蟲性在不斷增強。剛開始變成甲蟲的時候,格里高爾并沒有感到驚慌和害怕,只是在意識到自己耽誤了火車之后一直掙扎著要去趕火車,繼續工作。即使這個時候他已經變成甲蟲的樣子,并且他明明知道這個樣子一定會嚇到別人他還是執著地要去趕火車,繼續工作,因為他不能丟了這份工作,即使他自己并不喜歡這份工作。因此,當他聽到家人為經濟狀況而發愁時總是感到歉疚,“只要話題轉移到掙錢養家的問題,最初格里高爾總是放開門,撲倒在門旁冰涼的皮沙發上,羞愧與焦慮得心中如焚。”為了不嚇到妹妹,他會主動地躲到沙發底下。可是在格里高爾變形一個月以后,發生了更大的變化。為了不讓妹妹打開窗子,他一動不動地向著窗外眺望,結果還是嚇了妹妹一跳。為了不讓兩個女人搬清他房間的東西,把他所喜歡的一切全都拿走,“他沖出去了”,他急忙爬上自己最喜歡的那幅畫,緊緊地貼在上面,他甚至還想“對準葛蕾特的臉飛撲過去呢”。受到妹妹琴聲的吸引,他大膽地爬了出去,“他對自己越來越不為別人著想幾乎已經習以為常了;有一度他是很以自己的知趣而自豪的。”
從上述這些表層的變化當中,我們可以看出更加深刻的思想。格里高爾作為一個“人”的時候同變形的甲蟲有著本質的區別,雖然有著“人”的形體,卻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他只是一個為家庭賺錢的機器,一個連生病的權利都沒有的機器。“如果不是為了父母親而總是謹小慎微,我早就辭職不干了。”為了家人的生活,他犧牲了自己,做著自己極不情愿做的事。作為一個“人”,他放棄了自己追求幸福和自由的權利,沒有反抗而是選擇了接受。當格里高爾變成甲蟲之后,他成了一個“非人”,這時候的他竟然學會了維護自己的權利,不再容忍,而是奮起抗爭。他學會了尊重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不再以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為先。作品中的格里高爾一開始為了不嚇著家人自己會主動躲到沙發底下,漸漸地他不再躲避,后來甚至爬出了自己的房間,包括他為了保護自己最喜歡的畫而奮起抗爭,這些都是人性的象征性表現。
關于格里高爾最后的死亡,真正的原因并不是父親用蘋果砸傷了他,也不是自己的妹妹嫌棄他,而是他看清了自己的處境。“他消滅自己的決心比妹妹還強烈呢,只要這件事真能辦得到。”格里高爾變成甲蟲之后,他既不是一個真正的“人”,也不是一只真正的“甲蟲”,他既具有甲蟲的身體又擁有人的思想。他從一只甲蟲的角度去觀察人類的世界,看到了人類的冷漠和空虛;從人的思想出發,發現自己這只甲蟲是那么孤單可悲。格里高爾被排出人類的行列,卻也融入不進甲蟲的世界,沒有他的容身之所,他始終找不到自己的歸屬,只好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變形記》不僅完成了一個故事的敘述,更完成了一個深刻的哲學命題,“人在異化之時才能意識到自己的權利和處境。”這部作品的精彩之處并不在于情節的設計,變形并非是卡夫卡的獨創,而在于其包含的深刻的細想性,《變形記》是一種有思想的想象。
[1]葉廷芳.論卡夫卡[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I521
A
1005-5312(2015)17-0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