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艷
(遼寧師范大學影視藝術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用心體會讓愛傳遞
——審視《海洋天堂》傳遞的社會氣息(1)
劉清艷
(遼寧師范大學影視藝術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海洋天堂》上演了一場父親為了患有自閉癥的兒子艱辛尋找生命歸宿的故事。影片對于人物形象的刻畫、心里的描寫展現的淋漓盡致,在展開敘事以及故事收尾后,留給我們的卻是永久的思考與感悟。
社會氣息;父愛;《海洋天堂》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自閉癥不是精神病患,也不是父母冷漠造成的錯誤,更不是被惡魔附身的孩子。簡單地說,自閉癥的行為表現,將影響孩子終身的生活,自然也影響到他們的人際關系,而生活自理也成為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時間久了,人們便形成對于孩子的一個錯誤印象,以為他們生性孤僻,進而導致他人的不理解和不接納。其實他們很希望做個普通人,很希望與我們做朋友。
影片的開頭選擇了廣闊無垠的大海,平靜與緩慢奠定了影片的敘事基調,以父親和兒子在海洋中唯美的畫面展現,而后竟是一個自殺的情節。試想,能讓一位慈祥偉大的父親,帶著自己的兒子走上不歸路,必定是生活的艱辛導致了他們寧愿放棄生命,也不愿帶著兒子在世間飽受折磨。通過對影片的深入了解,我們得知,大福的母親也是在無法面對生活壓力的背景下,選擇了自殺。隨著影片劇情的展開,我們得知大福患有孤獨癥。而這類關于孤獨癥題材的影片在中國并不多見。2010年,薛曉璐執導拍攝了《海洋天堂》這部影片。藝術源于生活,但生活和電影不一樣,電影只不過是生活的縮影罷了。這些孩子,他們的世界里沒有“你我他”,同一片天空下,這群特殊的孩子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狀態,他們的家庭都承受什么樣的壓力與痛苦,他們又都渴望著什么。而導演在長時間近距離接觸這些孩子后,把自己內心最美好的初衷寄托于影片的結局,希望現實中的孩子可以如大幅一般。據了解和調查,國外患有孤獨癥情況的家庭,并未出現父母走投無路等現象,恰恰相反的便是,他們把孤獨癥的孩子視作上蒼賜予他們的一位天使,他們可以樂觀積極地面對,那么,是什么給了他們如此強大的力量和勇氣,原因何在?
是社會,是健全的福利制度,是完善的機構。在沒有生活壓力的困惑下,他們可以坦然的陪伴孩子走到最后,即便父母老去,也不必擔心孩子日后的生存問題,因為有社會,有機構,有國家在替他們照顧孩子。以美國為例,他們對自閉癥及其家庭的救助,無論是公立、民辦公助還是民辦干預機構抑或學校,患兒的教育、訓練費用都是由政府支付的,從而為患者的家庭減輕沉重的經濟負擔。而我國目前更多的是學習和參考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的研究成果,并結合自身的實際狀況加以應用。患者的父母不敢有這個想法,甚至都沒有權利去幻想。父母傾其畢生的精力,去照顧這些孩子,而當父母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心中掛念的仍然是沒有自理能力的孩子。父母離開了,誰來照顧孩子,成為他們心里永遠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
《海洋天堂》這部影片,婉如真實的再現了孤獨癥患者的生存現狀與他們所面臨的終身的問題。而影片中大福應該是個幸運兒,父親在經歷了內心的掙扎與現實的徘徊后,仍然咬緊牙關,最終為兒子大福找到了人生的歸宿。這種背后的付出,帶給父親的壓力是巨大的,如果社會福利制度足夠健全,如果肯有人照顧收留大福,父親的壓力是否就能減輕了。那么也就沒有影片開頭父親的走投無路了。我們僅有的關心和幫助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是應該思考影片所表達的社會情感,是時候該審視影片所折射的社會氣息了。
自閉癥,也叫孤獨癥,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發育障礙性疾病。而這種病癥的真正原因目前在醫學上還尚未完全得出,治愈的可能性也沒有多大改觀。影片中的父親在求醫無門的困境下,還想為兒子大福找到一個可以終老的歸宿更是難上加難。結局帶給觀眾的欣慰仿佛在加深現實生活中孤獨癥家庭的痛苦。
《海洋天堂》是中國首部反映孤獨癥題材的影片,在那個沒有多少人熟知孤獨癥的時代,一經播出,便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影片讓我們近距離看到了孤獨癥孩子們的生活狀態,成功的再現了孤獨癥的痛苦并喚起了人們內心的苦楚,進而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在這個影像媒體迅速發展的時代,觀眾已經習慣了不經思考而直接讀取影片表面意義的方式。無論是在父愛的呈現上,還是演員高超的演技上,都可謂是成功了。但我更希望,影片播出后,不但可以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如果改善了關于孤獨癥目前在中國的社會現狀,是不是才是影片真正的成功之處,以及影片的真正價值所在。
《海洋天堂》這部親情片,在表現了孤獨癥患者內心苦楚的同時,希望更多的人來關注這個群體,不要讓他們在忍受疾病帶來痛苦和孤寂的同時,還要忍受社會帶給他們的漠視。
通過媒體這個平臺讓更多的人關注孤獨癥這些特殊群體,延續愛心,希望全社會的愛心人士一起行動起來,為自閉癥兒童點燃希望之火,讓這份愛永遠傳遞下去。為這些特殊兒童伸出我們的雙手,獻出一份愛心。不歧視、不冷漠、愿意和孤獨癥孩子做朋友。
★本文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孤獨癥兒童題材的影像表達研究——以劇情短片和紀錄片短片為例》(201410165000023)階段成果。
[1]陳慶艷.試析《海洋天堂》對孤獨癥的解讀缺憾[J].電影文學,2013 (01).
J905
A
1005-5312(2015)17-01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