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聰
(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0011)
親子類節目走紅的原因探析
顧聰
(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安徽 合肥 230011)
自從《爸爸去哪兒》在湖南臺播出之后,就引來了觀眾們的熱議,很快浙江臺又相繼推出了連名稱都極為相似的親子欄目《爸爸回來了》,而與此同時,湖南臺在《爸爸去哪兒》第1期創下高收視率后,也加快了拍攝第2期《爸爸去哪兒》的步伐,一時間親子類節目在熒屏上炸開了鍋,其實無論是《爸爸去哪兒》還是《爸爸回來了》,都說明了一個問題,親子節目正受到觀眾的熱捧。本文對此類節目的走紅原因進行了分析。
親子節目;受眾面;收視心理
《爸爸去哪兒》一經播出就受到了各方的喜愛,似乎每個年齡段、每種愛好、每種個性的人都找到了追看這檔節目的理由,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親子類欄目如此受到熱捧呢?
《爸爸去哪兒》的第一期就邀請到了林志穎、郭濤、王岳倫、田亮、張亮5位明星,以及他們的萌寶貝Kimi、石頭、王詩齡、Cindy和天天,節目主要是由明星爸爸們帶著他們的萌寶貝前往陌生偏遠的農村,并在那里對他們進行隔離,體驗生活。在節目中,平時并不會帶孩子的明星爸爸們卻要帶著自己的孩子一起生活一起玩耍,陪伴他們一起飲食起居而不太聽話的寶寶們常常弄得爸爸焦頭爛額,這一舉一動,都深深地吸引了觀眾的眼球。
有人說,相比湖南臺其它節目一經播出引發的爭議,《爸爸去哪兒》是湖南衛視今年繼《我是歌手》之后唯一一檔獲得一邊倒好評的節目。巧的是,《爸爸》和《歌手》出自同門。這兩檔節目幾乎是同時買的,但是《爸爸去哪兒》從年初開始籌備,真正的錄制時間卻并不長。已經錄制好的三期,其實是從一個多月前才開始拍的。因為是實時錄制,劇情不容重拍,所以欄目組用了多個機位進行拍攝,每期素材都超過1000小時,最終剪成了如今的每集90分鐘。
親子類節目請來的嘉賓都是明星和明星家的孩子,所以很多明星的粉絲除了緊隨明星身后,對他們的孩子也是格外感興趣,比如林志穎的兒子kimi一出場就讓觀眾生出“怎么這么萌!”的感嘆。很多大齡恨嫁女在看了《爸爸去哪兒》之后近乎抓狂,恨不得明天就趕緊找個人嫁了。而很多全職媽媽也很樂于收看這樣的節目,因為節目中出現的育兒理念和育兒方式,可以讓媽媽有了更多的育兒參考,同時也可以拿自家的寶貝和別人家的寶貝進行比較,以期更好地培養孩子。當然還有很多裝修愛好者也非常喜歡這樣的節目,因為節目中難免會選取明星家里進行拍攝,明星家豪華的裝潢也會成為裝修愛好者以及裝修從業人員的一大興趣點。很多裝修業的人在捕捉到明星家裝修的特點后,會將此作為一大賣點,事業有了新突破。除此之外,節目中出現的山清水秀的美麗風光也深深吸引了眾多旅游愛好者,不時出現的幾個唯美的畫面更是讓他們心馳神往,個別勤快的驢友早已寫完當地的攻略,可想而知,當地的旅游可能將因為這檔節目而大熱了。還有一些埋怨丈夫不會做家務的妻子,便將此類節目作為訴苦的依據,這檔節目的推出,讓他們有了將一部分家務推給丈夫的強力理由,看你們男人會做什么,這下了解到我們帶孩子的辛苦吧。同時,性格研究者也來勁了,他們的性格理論似乎又通過《爸爸去哪兒》找到了一個強有力的注腳,從第一期的節目來看,五個孩子屬于五種不同的性格,性格研究者又將大書特書。湖南臺固定的忠實觀眾90后、00后們看著《爸爸去哪兒》里的孩子們,眼前自己小時候的畫面歷歷在目,想當年我也那么活潑過、年輕過,不過明星的孩子畢竟是明星的孩子啊,哭起來也那么有范兒,抑揚頓挫聽起來就像是一首美妙的歌。
說到底,《爸爸去哪兒》第一期剛一播出就獲得了如此高的收視率,雖然與以上的不同群體的追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只要抓住孩子這個龐大的收視群體,其實一切也就順理成章了。現在的家庭,遙控器掌握在孩子手里,孩子選擇收看哪檔節目大多數家長只呢言聽計從,顯然這些親子節目給了孩子們收看節目的十足理由。如今的孩子們除了以前幾部動畫片翻來覆去的看個遍,幾乎沒什么可看的。加上現在的動畫片情節與他們的年齡段并不相符合,那他們還有什么選擇?現在的很多孩子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精神生活接卻非常單調,不僅適合他們的電視節目匱乏,連童話、童謠等領域也成人化了,所以有些孩子的嘴邊常掛著情歌的歌詞,不是他們早熟,而是他們沒歌可唱,以至于不得不如同快進鍵一樣跳過人生最寶貴的童年期,想想都是多么遺憾和無奈的事兒。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好的文藝作品,但是更離不開爸爸媽媽的關愛,不過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將孩子交給了爺爺奶奶來帶,自己則沉迷于職場的搏、業績的提升,與此同時,他們也喪失了人世間最美好的樂趣——親子之樂,有的孩子與父母身處兩地,還有的即使是生活在同一所大房子里,孩子也幾乎一整天見不到自己的父母,起床之前父母已經匆匆離開家上班去了,孩子睡著之后父母才疲憊地回到家,孩子、父母、爺爺奶奶,三者都失去了他們的年齡段里美好的東西。
希望親子類節目的播出能夠讓更多人幡然醒悟,看看如今的電視熱播節目也遵循了一個人的成長曲線,音樂類代表了一個人的青春期,相親類節目是一個人的青年期,而如今自然過渡到了婚后生活,因此親子類節目的確有著廣闊的想象空間。
G222
A
1005-5312(2015)17-013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