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明
(浙江省建德市文化館,浙江 杭州 311600)
新常態下推進文化養老工作的幾點思考
周福明
(浙江省建德市文化館,浙江 杭州 311600)
老年人是一個特殊群體,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口大國,已經步入了老齡化國家的行列。新常態下老年人追求的不只是物質生活的富裕,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提高,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日趨高漲。然而,我國的老年文化建設與人口老齡化發展和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完全適應。因此,推行“文化養老”理念,建立“文化養老”工作機制顯得尤為重要。
推進;文化養老;理念
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是慰藉人們心靈的重要內容之一。“文化養老”是指政府、社會或家庭在為老年人提供物質贍養、生活照料的基礎上提供的一種精神慰藉。它使老年人有積極向上的健康精神追求,使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身心更加健康。“文化養老”也是以文化為主線、以活動為載體、以愉悅為目標,使老年人心悅身健、安享晚年。因此,老年文化事業的發展是文化養老基礎。當今的老年人,擁有穩定的養老物質保障,追求身心健康、延年益壽已成為老年人的共同愿望。而當代中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時期,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逐步占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對此,筆者就所在地域實情淺析新常態下的文化養老建設,以供商榷。
(一)基本現狀
近年來,黨和政府雖然高度重視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推進老年文化建設,老年文化事業得到較快發展,老年文化活動蓬勃開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得到較大改善,基本文化權益得到較好保障。但老年文化建設與人口老齡化發展和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完全適應,文化養老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二)存在的問題
縱觀現狀,目前仍存在文化養老理念淡薄、老年文化建設的社會氛圍不夠濃厚、公共文化設施為老年人服務功能有待進一步完善、老年人均等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尚需進一步提高、對老年人特殊文化需求關注不夠等。
(一)正視人口老齡化社會現實,樹立積極的文化養老理念
理念是工作的先行,也決定著工作的成效。人口老齡化是中國的基本國情,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一項關乎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任務。據《2013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3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突破二億,由于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迫切需要重視和加強老年文化建設。將老年文化納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各級政府部門和群文工作者只有樹立積極的文化養老理念,增強老年文化觀念,營造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氛圍。
(二)培育老年人文化養老意識,增強老年人參與文化活動熱情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老年人,盡管物質生活上沒有后顧之憂,但精神上面臨社交圈子越來越窄,活動距離越來越短,生活越來越封閉,逐漸被排斥在主流社會之外,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特別需要得到外界的幫助和關愛。為此,要使老年人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幸福,要在基本滿足老年人物質需求的基礎上,還必須提升養老服務層次和服務水平,使待遇養老逐漸向文化養老轉變。首先,注重培養老年人文化養老的積極心態,讓老年人樹立文化養老的自我意識。其次,激發他們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以經常性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為他們暢通訴求表達渠道。再次,還要完善語言溝通、感情交流機制,努力充實他們的精神生活,愉悅他們的精神世界。
(三)加強文化養老基礎設施建設,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文化權益
時下,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都能看見政府投資建造的健身器材、文化禮堂、文體活動室、健身房等文化娛樂活動場所,這些設施的建成使用,有效地為豐富城鄉居民的業余文化生活,尤其是為老年人提供了健身娛樂場所,愉悅了老年人的身心。尤其是當前我省全面展開的農村文化禮堂的建設,為老年人開展文化活動提供了便利。然而,新一代老年人更重視科學、追求長壽、愛好文體活動,向往高質量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對此,應充分考慮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文化養老的要求,將老年文化建設納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城鄉規劃。以公共財政為支撐,按照城鄉文化設施用地要求,遵循公益性、基本型、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快老年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城鄉公共文化設施的適老功能,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可及性。新建或改建的文化設施,須符合涉老工程建設標準和無障礙設施建設標準,能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和特殊需求,配備老年人的文化體育用品,建造老年人活動場地,為老年人參加文化體育活動提供便利,切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文化權益。
(四)加大文化養老服務供給,滿足老年人精神生活需求
如今,在城市鄉村都先后建起了村級文化活動室、文化中心、圖書室、老年大學等面向老年人的文化活動場所,現在我省在城市鄉村又建起了文化禮堂,為老年人開展學習、培訓及舉辦活動提供了便利,加之“三館”向社會免費開放政策的實施,更進一步為老年人涉及文化、陶冶情操、提升素質起到了積極作用。拿筆者所在的建德市來說,2012年城市總人口是50.7萬人,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9.6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18.91%,高于全國、全省和杭州地區的平均水平。針對現狀,僅憑現有的文化供給,就無法滿足老年人文化需求。只有為老年人特別是農村老年人開辟更多的文化活動場所、增加更多的文化服務項目、讓老年人享有更多場所的免費服務,各公共場所要因地制宜為老年人開展活動提供便利,才能不斷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文化生活需要。
(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目前,我們建德市老年人主要集中在廣場、公園等開展舞蹈、健身操、扭秧歌等文化娛樂活動,搓麻將、玩撲克老年人群也屢見不鮮,但各種組織開展的文化休閑娛樂活動缺乏持續性、周期性,尚未從真正意義上體現關愛老年人,關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沒有從根子上把加強老年人文化建設,使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新時期和諧文化建設內在要求放在重要位置。必須加強公共設施和文化娛樂場所建設,充分發揮文化工作者職能,加強對老年人文化活動的指導、輔導與培訓,定期開展文學藝術講座,提升老年人的文藝素養;組建老年舞蹈隊、戲劇隊、腰鼓隊、健身操隊、器樂隊等形式多樣的老年文藝團隊,積極創造條件,為老年人開展文藝活動搭建平臺,經常性地開展豐富多彩、適合老年人特點的知識型、休閑型、保健型文化體育活動,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文娛活動,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六)建立老年文化建設長效機制,促進文化養老事業穩步發展
建立文化養老建設長效機制,統籌安排老年文化建設工作,是人口老齡化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文化養老建事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工作機制,投入保障機制,發揮協調職能,確保老年文化建設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同步實施,促進文化養老建設事業穩步發展,從而一方面必須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做好老齡工作,使老年人更好地服務于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局;另一方面則通過重視老年文化生活,逐步加大對老年文化設施建設的投入,擴大老年人文化供給范圍,舉辦形式多樣的老年文化活動,積極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和城鄉一體化建設,不斷豐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幫助他們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讓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度過多姿多彩的晚年時光。
總之,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推行“文化養老”理念,加強老年文化建設,健全老年文化服務機制,推進文化養事業老發展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局面的重要舉措。社會各界要加強宣傳引導,關注老年文化建設,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完善老年文化服務體系,加快發展老年文化事業,用文化滋潤老年人,讓每位老年人在文化養老中越活越年輕、越活越健康、越活越風采。
G122
A
1005-5312(2015)17-01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