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瑩
(臨沂大學教育學院,山東 臨沂 276000)
淺談美術教育對人的影響
楊瑩
(臨沂大學教育學院,山東 臨沂 276000)
美術教育即藝術教育,因此美術創造活動的開展方式關系著美術藝術的價值取向。藝術來源于人生,藝術也可以感染人生,藝術對人的影響具有必要性。在發達國家美術教育相當重要,德國、日本屬于經濟發達科技先進的國家,有能力多途徑支持教育,在美術教育方面著重投入。美術教育同樣可以塑造一個人的性情。因此本文將從美術教育對人的影響談起。分別從影響美術藝術思維培養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談起,簡單的從美術教育對人的心理影響,智力影響,情感培養談起。
美術教育;美術欣賞;美術對人的影響
1.美術是一門造型藝術,一個人不管是對美術的欣賞還是繪畫的功底,都必須通過自己大腦的思考和心里的感悟,只有這樣才能理解和掌握作品的內涵。美術教育既是抽象的又是形象生動的。人的心理變化是在不斷蛻變的,因此審美需求也在不斷提高。通過美術教育的引導從而引導心理的成長。
2.美術教育不僅僅是培養人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美術創造力。當前國外美術教育受到極大重視,不僅僅培育人們感受美,欣賞美得能力,更重要的是培育人們的創造力。人的創造力發揮著極大的潛能,一旦潛能被開發將創造無比巨大的金錢和精神財富。
3.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就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對大自然抱有熱情,滿懷希望的看待周圍的事物,必定走向良好的心理狀態。
1.蘊藏在美術藝術中的科學智力含量,本來就是美術教育價值系統中固有的東西,這在人類文明的早期,兩者就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它們曾在一段歷史時期內相對發生分離這已使科學家和藝術家感到寂寞和厭倦,所以近百年來,科學家便涉獵手藝術,不少藝術家也開始垂青于科學,結果大出所料,不僅有利于心理健康發展還促進了事業上的進步。因為美術教育還潛藏著多方面的知識系統,其中數學知識占有重要地位。要想擁有良好的繪畫技巧還必須擁有一定的數學功底。所以美術教育從另一個方面來說有利于人們智力的開發。
2.用藝術,諸如繪畫、書法等來表達博大深奧的自然科學將是現代社會科發展的必然趨勢,這種趨勢越演越烈,特別是當今世界一些高端知識領域,此種表現形式將愈來愈被人們所重視,因而,美術教育擔任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應當必需擺在國家發展的議事范圍之內。創造和超越是科學和美術的靈魂,科學和美術二者具有相似性。而美術教育對學生創造性的鼓勵、培養是潛移默化的,會自然而然的融入到大腦中,泛化到人類活動之中,對智力行為的提高顯而易見,包括科學的方方面面,去推動社會的發展。
3.美術教育在促進學生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創造力等發展都有突出的作用。美術教育通過繪畫,書法,雕刻,雕塑等課程引導學生由外而內地觀察事物,感知事物,使學生具有把握事物的形體、色彩、結構、質量等外部特征,直到全面感知一件事物的本質,或者一個物體的本質,進而提高學生對事物的感受力。另外,學生通過對事物形象深入細致的觀察又使他們的形象記憶力得到提高,也就是對物體的感知能力,形象記憶,從而提高智力發展。學生在理解、欣賞、創作藝術作品時,總是通過自己的想象、思索、體會藝術作品的意境,理解藝術作品塑造的形象和表達的內容。不同的人對同一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同一件藝術作品可以引起學生不同的理解想象,同一個內容可以通過不同的想象創造出不同藝術效果的作品。
1.美術作為表達孩子自身情感的一種方式,在生活中很常見。尤其是在大自然中深有體會。一朵小花、一片樹葉或一只小鳥,首先成了兒童繪畫的對象,因為它們輪廓簡單通俗,易于理解,幼稚的作品里充滿了兒童內心世界對事物的理解和情感,最美好的童真和單純。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對周邊事物的認知也不斷發生變化,不同階段,幼兒,少年,青年,壯年,老年,意識形態的表現方式各不相同,褒貶不一,現在的學生更是如此。人類活動不能只從理性上認識世界還要從感性上認識世界。通過美術的學習感知大自然的輪廓及內涵。萬物皆有情感,當一個人對任何事物抱有情感那么他便是一個有思想的人,將有利于愛心,同情心,責任感的培養。
2.因此,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審美引導是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也是當之務急的。一旦價值觀崩塌很容易形成犯罪。審美情感的認識,涵蓋著人們對事物的感知、認識、理解和表達,淺顯的說是一種情感釋放的需求,是人們對客觀現實的一種特殊的心理反映和情感闡述。一件優秀的美術作品,通常能讓觀者在接觸它的那一刻看見所表達的內涵,從而產生共鳴,如果符合自己的情感則相吸引,反之則本能的排斥,吸引則產生不能自控的異動心情,并隨即出現特有的、異樣的、豐富的情感心理活動,讓人產生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和遐想,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審美情感。它是審美主體對客觀審美對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做出的一種心理反應,表現為審美主體對客觀審美對象的一定的主觀態度及體驗。因此美術教育對人的影響是綜合的,多樣化的不是單一的。重視美術教育要從社會、國家、家長及個人做起。
[1]陳衛和.美術教育研究中的感性特征[J].美術學報,2005(04).
[2]錢初熹.以美術教育構建面向21世紀的創造力[J].藝術百家2010 (03).
[3]蘇鵬.淺談美術教育對人的素質的促動影響[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 2006(02).
G633.955
A
1005-5312(2015)17-02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