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
(齊齊哈爾市昂昂溪區文體中心,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31)
城區文化館免費開放的推進與思考
吳紅
(齊齊哈爾市昂昂溪區文體中心,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31)
文化部、財政部出臺的《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2011年底之前全國所有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實現零門檻的進入,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實行全部免費開放,所提供基本的服務項目全部免費。對此我們必須及時更新觀念,創新理念,免費開放的思想意識必須跟進,使得這部分公共資源可以惠及廣大百姓。
免費開放;創新理念;完善服務
文化部、財政部出臺的《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2011年底之前全國所有的公共文化館實現零門檻的進入,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實行全部免費開放,所提供基本的服務項目全部免費。“三館”免費開放將有力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近期,我們對全區群眾文化活動情況進行調研。結合我區實際我們將從下幾個方面來推進文化館免費開放。
1.是理念創新。樹立“免費服務”的理念。“免費服務”是文化館服務群眾的嶄新理念,要求文化館實行零門檻進入,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轉變思維方式,創新工作理念,改變原來的“以文補文”的觀念。同時,在組織機構上利用我區文藝骨干充實我們的輔導隊伍,為免費藝術培訓和公益文化活動打下良好基礎。
我區有開展音樂、舞蹈等門類活動的條件,嘗試舉辦短期培訓,已培訓了200多名學員。經過實踐,我們摸索出一套成熟可行的運作模式:制定培訓計劃、公開報名、按時授課和成果匯報。
2.是載體創新。推出各種特色免費藝術培訓。公益培訓分別以我區的花枝俏老年舞蹈團和楓林合唱團為主,面向全區尤其是老年人員招收學員,鼓勵各類民間藝術團體16余支、技術骨干30余名加入其中。培訓內容涵蓋了秧歌、攝影、器樂、舞蹈、美術、書法等8項。我們還充分利用現有的社區活動陣地來彌補沒有專門活動場所的不足。花枝俏舞蹈隊、楓林合唱團經常參加市、區的各類文藝比賽,義務為全區居民表演各類文藝節目,現已發展到300余人。
3.是品牌創新。建黨九十周年我們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創新節目大比拼,效果顯著。為配合全市綠博會專場文藝演出,我們不斷調整節目,按照綠博會的主題創作了具有我區特色的作品,其中《說唱表演——贊古城》、《夸夸咱們的當家人》等創作作品受到好評,演出獲得成功。
1.是堅持文化輔導員下基層。我館堅持實施文化輔導員下派基層,充分發揮我館人才優勢,派出文藝輔導員對文化薄弱社區進行文化進行藝術輔導。輔助基層單位組建了各種文藝社團,如我們指導的昂區花枝俏舞蹈隊,輔助建立了楓林合唱團等文藝團體,常年指導老年書畫協會,滿足了全區人民的文化需求。
2.是開展流動文化系列活動。一方面開展流動演出,充分利用“元旦”、“春節”、“五一”、“八一”等重大節假日,組織館文藝積極分子等創排精彩節目下基層進行流動演出,豐富轄區居民的節日文化生活。一方面立足基層,走進社區,擴大對象群和輻射面。我們以昂區太平洋廣場社區為根據地,向周圍社區輻射,以“政府廣場”活動帶動全區廣場活動。配合文化指導員進社區活動的展開,陸續舉辦文藝演出數十場,提高了群眾參加文化活動的積極性。
3.是走出去為農民服務,努力拓展公共文化服務空間。第一送戲下鄉。克服經費、人員、環境等困難,堅持每年下農村演出,每年演出節目20多個。先后與10多個部門聯合組織開展農業強區、計生普及、農業科普等專題文藝宣傳巡回演出。第二送文藝輔導下鄉,注意“種”文化。制定了鄉鎮、村文化站和文化室的輔導培訓規劃,發展鄉村文藝骨干,充分利用我區的13家農家大院組織舉辦農民文藝分子骨干培訓班,已培訓學員50余人。第三扶持鄉村文藝組織發展,注意培養農村文化土壤,制定“樹百名民間藝人、培訓千名文藝骨干、萬名文藝愛好者”的奮斗目標。至今已在2鎮都組建了文藝演出隊,發展農村文化大院13家、農村文化戶示范戶50多個。
我館組織創作了一批富有時代精神、高水準的作品,獲得多項全國大獎。如舞蹈《草原》、《無疆的野馬》分別榮獲全國推新人大賽銀獎,攝影作品《風雪同路情依依》、《冬日暢想曲》、《凈鶴白雪戀蘆花》分別榮獲全國群文系統書法美術攝影大展金獎。一大批文藝骨干迅速成長,已經成為我區群眾文化活動的主力軍。
文化館實現免費開放,大力發展公益事業,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克服許多困難,但只要努力,就一定會迎來全區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此應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免費開放工作。
1.要進一步給力宣傳,讓“免費開放”家喻戶曉,讓廣大群眾充分享受公共文化服務。要充分運用網絡和當地的廣播、電視等形式,向全區人民廣泛宣傳。經常組織相互學習、觀摩,及時總結推廣好的做法和經驗。利用各級有關文化館免費開放服務的年會、學術交流等平臺,充分宣傳展示自己的特點、亮點。
2.要進一步拓展服務領域,實現服務均等、普惠、多樣化。拓展免費開放的基本服務項目和靈活掌握免費開放的時間,在服務上要放開手腳。適時組織好農民工、農家書屋管理員培訓。主動深入基層,指導農家書屋、鄉鎮綜合文化站、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圖書室搞好日常管理和建設工作,進一步提升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滿足群眾需求。
3.在免費內容上拓寬。增加時政法律科普教育及公益性講座等內容。
G242
A
1005-5312(2015)05-01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