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增輝
(湖南信息學院,湖南 長沙 410051)
環境設計專業設計素描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周增輝
(湖南信息學院,湖南 長沙 410051)
設計素描是環境設計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本文通過闡述環境設計專業設計素描課程的教學現狀,分析設計素描教學改革的必要性,最終提出設計素描教學改革的種種舉措。
環境設計;設計素描;教學改革
環境設計又稱“環境藝術設計”,是指通過藝術設計的手段,對建筑室內外空間、園林景觀進行設計的一門實用藝術。設計素描是以黑白或單色的形式,對物體的比例、透視規律、空間體積以及內容結構進行繪畫表現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
我國的素描教學方法主要有兩種:第一是注重物體的體積、光影、空間、質感的繪畫素描教學方法。第二是注重物體的結構、透視、創意、表現手段的設計素描教學方法。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絕大部分的設計專業都開設了設計素描課程。但是,由于長期以來受傳統素描教學思路的影響,設計素描的教學還是存在著諸多問題。
首先,對設計素描課程的教學目標認識不夠準確。高校的素描教學,長期以來受傳統素描教學思路和高考素描教學的影響,過于注重對物體的體積、明暗、質感、空間感的描繪。這導致部分教師還是按照繪畫素描的教學方式來教授設計繪畫,沒有正確認識設計素描的教學目標。其次,設計素描的教學內容和手段比較單一。目前,很多高校設計素描的教學內容,還是和高考素描或繪畫素描沒有多大差別。這些教學內容和手段很難激起起環境設計專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生活空間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環境設計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環境設計要求設計師在空間中進行創意構思、布局、安排等,也要求設計師能通過手繪的形式快速的表達設計理念和思維。設計素描作為環境設計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不能“隨大流”的按照繪畫專業或普通設計專業的方式進行教學,它應該按照環境設計專業的特點,設置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方式,這樣才能為學生的后續學習打下更堅實的基礎。因此,探索出一種能適應環境設計專業需要的素描課程教學思路,打破一般設計素描教學的觀點和格局,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和創新能力,為環境設計專業學生能夠更好的進入將來的學習和工作進行教學改革已是刻不容緩。
(一)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崗位需求方面進行改革
環境設計相關崗位,要求學生掌握建筑、環境藝術的基礎理論知識,具有專業設計與實踐的基本能力,要求學生掌握環境設計表達相關技能與方法,包括徒手藝術表現、創意能力與工作方法等。通過分析環境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崗位需求,我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三個方面的能力:一方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空間感,環境設計不再是平面的藝術,它是空間藝術設計,教師要注重提高學生的空間感受和表達能力;一方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結構認識能力,要通過不斷的練習和嘗試來提高學生的構圖能力,最終提高學生的感悟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突破繪畫性素描的限制,要讓設計素描成為自己表達創意和構思的工具。
(二)通過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傳統素描課程的教學內容,學生通常要歷經石膏幾何體、靜物、石膏頭像、人物頭像、人體等教學內容。這些教學內容非常的系統,難度也是循序漸進的,但是對于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卻未必合理。傳統的素描課程教學內容,其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手繪能力和寫實能力,而非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我們在安排設計素描教學內容的時候,不應該再按照繪畫內容來進行區分,而應該按照環境設計的能力要求來安排。我們對環境設計專業設計素描課程的教學內容安排如下:形體結構訓練、空間結構訓練、黑白表現訓練、材質與肌理訓練、解構與重構訓練、想象訓練、裝飾訓練。在教學方法方面,傳統的寫生和臨摹的方法仍然可以使用,但是應該更多的加入討論、演示、實驗等教學方法。應該鼓勵學生通過書籍和互聯網查閱資料,通過溝通交流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創意思維和表現手法。
總之,環境設計專業的設計素描教學,應該摒棄傳統素描的教學模式,應該根據環境設計的教學目標、崗位對人才能力的需求、高校的教學條件和學生實際情況來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空間構成能力、想象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只有通過專業的教學安排和合理的課程設置才能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具有長久職業發展潛力的環境設計專業型人才。
[1]于濤.淺析環境設計專業設計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3(25).
[2]王亞英,郝雪鵬.設計素描概念初探[J].北京農學院學報,2009(01).
[3]牛勇.藝術設計專業素描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美術教育研究,2011 (06).
J214-4
A
1005-5312(2015)32-0202-01
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環境設計專業素描課程多媒體教學軟件的開發與應用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虛擬現實技術在高校素描課程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編號:XJK015CXX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