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愛軍
(珠海市文化館,廣東 珠海 519000)
如何發揮廣場舞在社區群眾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丁愛軍
(珠海市文化館,廣東 珠海 519000)
近年來,社區群眾文化取得了迅速發展,廣場舞作為群眾文化的重要代表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廣場舞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對促進社區和諧起到關鍵性作用。本文就如何發揮廣場舞在社區群眾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展開詳細論述。
:廣場舞;社區;群眾文化建設;作用
現階段,廣場舞作為新型舞蹈類型,與傳統形式的舞蹈相比較,具有難度系數相對較高以及受人民群眾熱烈歡迎的特點,已經逐漸成為一道風景線,在社會安寧與社會和諧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鍛煉身體,也在一定程度上為豐富人們日常生活以及發展群眾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①。但是,目前在廣場舞的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其健康發展。因此,相關人員要采取有效措施,盡快解決問題,確保廣場舞的規范化與科學化。
(一)廣場舞的基本內涵
一般情況下,廣場舞主要是指在民間興起的一種舞蹈形式,具有舞蹈動作簡單、沒有年齡與性別之分、適應人群相對廣泛以及不受場地與器材限制的特點。只要存在音樂,隨到隨跳,而且人人都可以跳,隨時到場以及離場,廣場舞沒有非常嚴格的動作要求。但是廣場舞應有整套的動作,主要目的是追求差異美,從而使全民都參與到鍛煉中去,實現全民健身運動的目的。
(二)廣場舞的歷史與來源
廣場舞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最開始是統治階級用來開展宗教祭祀的手段與形式,也是原始生活以及古代社會中常見的智力活動。據文字記載,廣場舞能追溯到戰國時期,而也有部分學者認為,廣場舞的前身是我國的祭祀活動,廣場舞的起源能夠追溯到相對更早的時期。總體來說,廣場舞來源于人類早期勞動中,隨時代變遷,發生意義上的變化,由之前早期生存性質行為發展成祭祀活動,再在傳承的基礎上,演變成現代化的廣場舞。
(一)廣場舞的地位與積極作用
廣場舞是體育健身以及文藝娛樂的完美結合,廣場舞既有與廣播體操作用相似的健身強體作用,還具有非常濃郁的文藝氣息,可以營造出相對快樂的氛圍,具有相對鮮明的藝術特點。廣場舞能夠使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愉悅,受到越來越多社會大眾的喜愛。現階段,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以及壓力的增加,人們為了在一定程度上舒緩工作壓力,開始選擇多樣化方式來解壓。而廣場舞作為一種常見的解壓方式,男女以及老少皆宜。首先,廣場舞可以鍛煉身體,使人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緩解記憶力以及壓力,健腦效果顯著,還可以增強體質,是一種對修養身心效果顯著的藝術舞蹈;其次,可以促進和諧,廣場舞作為社區群眾自辦的文化表現形式,在密切社會人際交往以及豐富居民精神生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最后,廣場舞的積極推廣有助于人們更專業的去學習廣場舞。此外,在一些地區,廣大人民群眾自發的把當地傳統民俗以及廣場舞進行結合,把山歌以及民族舞蹈等元素融入其中,從而形成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藝術表演形式,為廣場舞注入了活力,逐漸成為社區基層文化發展與建設建設的依托。
(二)廣場舞發展期間存在的問題
目前,廣場舞發展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1)廣場舞并不是由專門機構以及組織承辦的,僅僅是社區人們健身以及娛樂的活動形式,從主觀角度出發,對于科學健身的相關知識不足,而且對健身舞蹈的內容缺乏了解。從客觀角度出發,受社會因素的影響相對較大,社區群眾的生活節奏逐漸加快,在相對繁重的學習以及工作之后會出現身體疲乏的現象,從而使其參與到廣場舞中;(2)廣場舞的活動場所以及經濟困難是其存在的關鍵問題,隨著廣場舞規模的不斷擴大,現有的廣場舞活動場地逐漸顯得相對擁擠,而收費娛樂活動場所的價格又偏高,使得廣場舞活動受到限制。廣場舞的音響相對來說比較吵鬧,受到一些人的反對。大部分廣場舞場所都是在小區空地或者是在人行道上,從某種程度上講不適合大型文化活動的開展;(3)廣場舞通常情況下都是群眾跟著視頻進行學習,沒有接受專業化的培訓,部分舞蹈動作不能學到位,僅僅是簡單動作的重復,從而使得廣場舞蹈很難實現良性發展。
(一)加強廣場舞的積極創新,使其具有較強的生命力
為了使廣場舞得到長遠發展,要加強廣場舞在創作方面的創新,對于廣場舞創作人員來講,不僅要在日常創作期間加強藝術思維與藝術修養,還應不斷加強廣場舞舞蹈在創新機制上的管理,從而有助于創作出更加科學化的舞蹈作品。具體來說,在廣場舞創新以及發展過程中,創作人員應結合現階段實際情況,在不同階段不斷加強廣場舞的開展與創新,在日常發展過程中借助對生活的觀察,對實際生活中部分生活元素進行合理化的提煉,然后將其轉換成廣場舞的舞蹈題材,進一步加強廣場舞的藝術魅力。而對于一些有充足條件的廣場舞創作人員來講,需要在廣場舞創作期間不斷完善自己的創作團隊,借助廣場舞創作機制的完善,來確保廣場舞的藝術生命力可以源遠流長以及歷久彌新,從而增強社區人民群眾對廣場舞的實際熱愛程度。
(二)不斷提升社區人們對于廣場舞的參與度
在廣場舞建設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廣場舞的宣傳,加大宣傳力度,從而使社區人民群眾可以積極參與到廣場舞活動中。此外,社區廣場舞應具有內容健康以及舞蹈動作多樣化的特點,增強社區人民群眾的榮譽感以及社會責任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社區人們的生活壓力,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藝術修養。為了更好促進廣場舞的健康發展,一方面,要積極吸納各區有社會影響力的舞蹈老師加入到廣場舞聯合會中,并給予其相應的職務以及成立分會,有助于各地廣場舞活動的開展②。另一方面要積極鼓勵老師對學員的培訓,及時補充廣場舞的教師隊伍。此外,應積極組織相應的廣場舞比賽與表演,并且以公益活動為基礎,在一定程度上為廣場舞提供展示平臺。組織廣場舞名師團隊進行定期的創作交流,并廣泛開展相應的理論研討會,外出觀摩與學習,借助媒體宣傳不斷推動廣場舞的健康發展。
(三)加強廣場舞的社會自治管理水平
在廣場舞建設期間,要加強對廣場舞的引導以及規范,借助社會自治管理手段的創新,促進其快速發展。第一,社會自治管理首先要發揮相關協會的積極性組織作用,增強社區群眾的社會公德意識,做到不擾民。建立相關的廣場舞檔案管理制度、廣場舞登記備案制度、掛牌上崗管理制度以及星級評定管理制度等,降低投訴率③;第二,社會自治管理應加強社區群眾的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控制,盡量在不損害其他人利益的基礎上參與到廣場舞活動中,注重自身藝術修養的提升;第三,相關部門要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對目前廣場舞的健康發展加強引導與管理,例如出臺相應的廣場舞管理公約等,把廣場舞的管理權授予到所在的小區中,并規定廣場舞的負責人必須到社區居委會進行備案以及編號,服從社區的管理④。第四,政府在開展土地開發與建設活動期間,要預留出一部分的廣場舞活動用地,把居民活動中心設置為硬性指標,從而更好的配套跟進每一個社區管理⑤。目前,廣場舞僅僅是群眾文化活動的縮影,在文化建設過程中,應盡量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組織更多的健康向上以及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總而言之,廣場舞的又好又快發展有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提升社區群眾的綜合素質,滿足其精神需求,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引領廣場舞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的過程中,要針對廣場舞發展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通過加強廣場舞的積極創新、不斷提升社區人們對于廣場舞的參與度以及加強廣場舞的社會自治管理水平等措施促進廣場舞的健康發展,借助廣場舞體現出廣大社區群眾崇尚健康生活以及樂享文化的精神面貌。
注釋:
①林健.淺析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發揮的重要作用[J].大眾文藝, 2015(11):14.
②張海英.論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J].赤子(上中旬), 2014(16):176.
③曹秀琴.淺析廣場舞對社區文化建設的作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 (03):167,169.
④吳文婕.廣場舞對群眾文化建設的作用探討[J].音樂時空,2015(07): 118,138.
⑤金園園.探討廣場舞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大眾文藝, 2014(12):19-20.
J722.1
A
1005-5312(2015)32-01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