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姣
(江西師范大學 科學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27)
淺談視覺傳達設計中漢字圖形化的審美意趣
鐘姣
(江西師范大學 科學技術學院,江西 南昌 330027)
漢字圖形化在視覺傳達的設計中主要是以漢字的形狀和含義作為設計創意的基本點。通過文字不同的含義及其不同的結構和形狀進行創意設計,可以將漢字的美與韻味以另一種方式展現在眾人的眼前。本文主要從當前漢字圖形化最為常見的設計方式來討論漢字圖形化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審美意趣。
視覺傳達設計;漢字圖形化;審美意趣
我國的漢字隨著五千年的歷史發展和時代變遷已經具有了相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國人對于中國漢字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和審美,最能夠理解感受漢字中的魅力。設計者將漢字圖形化,將漢字作為現代設計中的一個設計元素,是以一種創新的角度來看待事物。市場對設計要求的不斷變化,設計者對漢字的創新設計,讓文字已經突破了其自身承載文化的使命,實現了圖形化的轉變,滿足了當下視覺傳達設計中的個性化和文化性的要求。
我國漢字是從象形字演變而來,所以在對漢字圖像化設計時要注重漢字的整體結構。所謂“書畫同源”,故而漢字本身就具備了一定視覺傳達的效果,這也加深了漢字符號化的意義。自古以來我國就非常注重漢字的形態藝術,從而衍生出了許多不同的字體和漢字風格。漢字圖形化就是以漢字結構作為基礎,通過替代法將漢字的一部分或一些結構用其他的圖形或符號來代替,在保證漢字本意沒有任何改變的前提下所進行的文字設計。在對漢字的結構或形態進行替換設計時,要保證漢字圖形化的整體和諧,不要有違和感,注重保持漢字自身的美感,做到變而不亂。
如在對“游泳”進行圖形化時將“游泳”中的三點水常常會用三滴水珠來替換,讓人一看便會想到人在水中游泳的姿態。又如在王紅衛的《道》海報中用八卦的圖形與月球進行巧妙的結合,以黑色作為整個海報的底色,使得整個海報構圖大氣,意境深遠。對“道”字的形態和結構進行巧妙的設計,以月亮的陰晴圓缺很好的表現了道家中的“道法自然”“月滿盈缺”等思想。
中國漢字的筆劃融入了中國墨法的使用,創造出了我國漢字獨特的視覺特征,一橫一豎,一撇一捺都有講究。古人研習書法,注重的是用筆的起承開合,收放自如,或蒼勁有力,或雋秀如眉,每一筆都講究著“意象傳神”“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對漢字圖形化時要注重漢字筆畫與設計內容的統一契合,不要僅僅只是停留在對文字的簡單運用,使整個設計構圖空洞乏味,沒有足夠的藝術感染力和美感。
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可以采用中國水墨的構圖方式,以字為畫來傳達設計的理念和意義。如寧大鵬的《永不止步》所用的構圖就是我國古代最常用的留白方式,將“永”第四劃和第五劃換成一個跳躍的人物造型,即保留了“永”字自身的含義,也塑造出了一種堅忍不拔、永不止步的精神和形象。整體構圖干凈簡潔,“不止步”三個字仿若古人印章與設計思想遙相呼應。又如在對“山”字進行漢字圖像化時,設計者采用中國水墨畫方式來設計。三豎畫為三種山峰,以勾、皴、擦、點、染的技法將三座山峰畫的栩栩如生,在將底部一橫畫為河流,如此一個“山子”便成了一副山清水秀的山水畫了。
視覺傳達設計是無法脫離空間而存在,它必須要在一定的空間環境里才具備意義。視覺傳達設計多設計二維空間和三維空間,運用一些視覺原理營造出一種錯覺來加深漢字圖形化的圖像視感。將漢字作為一個空間進行創作,用具有象征意義的物象進行構圖以此來表現設計的含義。
如在我國年畫的設計中,就有不少的設計者將“福、祿、壽”等代表吉祥含義的漢字圖像化。將漢字的輪廓作為設計的空間,用桃花、牡丹、錢幣等同樣具有祝福意義發熱物象來填充整個漢字輪廓。當然在進行填充的時候要注意留白,注意構圖,注意整個畫面呈現出一種吉祥如意、歡喜喜慶的感覺。如此,這樣的漢字圖像化就真是“近看是畫,遠看是字”了。
中國的漢字藝術有著和中國山水畫一樣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審美。將中國漢字進行圖像化不僅是現代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也是傳承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以現代多種的設計方式來展現中國漢字另一面,展現出中國漢字不同的美,以如此具有文化氣息的方式表達設計的理念,讓更多的人領會到中國漢字的美,認識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1]楊自珍.淺談中國傳統元素——漢字在現代書籍裝幀中的運用[J].藝術科技,2014(03).
[2]張帥,鐘正武.中國民間裝飾字體在禮品包裝設計中的運用[J].中國包裝工業,2014(13).
[3]田志涌.漢字元素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包裝工程,2013 (06).
[4]馬麗娜.淺談現代平面廣告設計中的中國元素[J].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1(28).
[5]崔蒙,楊光,高蓮萍.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標志設計中的運用[J].大眾文藝,2015(22).
J292.1;J524
A
1005-5312(2015)32-00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