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剛
(大慶歌舞劇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1)
關于舞臺音響方位設計的思考
徐剛
(大慶歌舞劇院,黑龍江 大慶 163001)
舞臺音響是舞臺綜合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演出進行中的主要環節。如今,觀眾對舞臺音響質量的水平要求較高,對劇場聽覺環境的條件也越發講究,然而這只是一種技術上的需要。在舞臺藝術的創作中,舞臺音響所要表現的絕不是一種簡單的再現還原,而是在技術的支持下去如何加強它的表現力和感染力,烘托舞臺氣氛、深化主題這才是它的宗旨。應該說它在舞臺美術的綜合藝術中需要與其他部分齊頭并進,融會貫通,為創造劇本所要求的規定情境而去展示它的藝術魅力。
舞臺音響;聲源;方位
戲劇藝術本身就是一個綜合性極強的藝術體系,它囊括著眾多藝術因素,而舞臺音響是這一體系中的支柱力量。人們幾乎認定離開現代音響技術的支持,戲劇演出就寸步難行,整個舞臺就會黯然失色。反過來說舞臺音響的存在也是戲劇藝術向前發展的產物,在現階段兩者互為因果,互為依存。
舞臺音響應包括:舞臺傳聲、擴聲、錄音、重放以及現場擬聲等,它們在戲劇創作和現場演出中是一個集藝術與技術為一體的綜合部門。就舞臺專業音響的技術指標和藝術效果來講,使我們深深感覺到重視舞臺演出的嚴謹性非同小可,不可忽視,這也正是舞臺藝術要求的基本準則。
作為現代舞臺美術的組成部分——舞臺音響以聲音的傳播表現舞臺環境的藝術內容。無論在寫實或寫意的任何形式中,盡管在處理手段和設計構思上各有不同,但一般都是以自然素材為原本而且對這些來自自然的聲響的保真度要求之高,表現之細非舞臺其他部門所比擬的,在演出中若有半點失真將會破壞演出的完整性和嚴謹性。
世界上任何物體發出的聲音都會來自一個相對的位置即聲音的方向性。從摹擬自然的聲響的角度來說我們所要談的只限于舞臺聲場和劇本所要求的范疇之內。在演出中觀眾會從舞臺視覺畫面的情境中去判斷聲源位置的參考點,會從他自身的位置上感覺出聲源與他的距離和方向,或通過距離和方向的條件反射而確定聲源響度的大小。反過來說到達觀眾耳朵里的音量大小可感覺出聲源與觀眾的距離和方向。對聲源的方向感是人和動物聽覺的自然生理反應,是判斷客觀環境的一種直接的生理功能。綜上所述:聲音的方向性是人們在生活中的正常生理反應,而藝術如實地反映生活也正是它的真諦所在。因而舞臺的藝術創作不能離開這個根本性的原則,我們之所以要研究舞臺音響的方位感就是要再現生活,尊重自然,使觀眾置身于一個如實反映自然并高于生活的藝術氛圍中去。
隨著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大功率高保真的音響設備層出不窮,在舞臺上凡有條件的地方保證高質量的擴聲重放已不足為奇。但有些專業團體卻忽視了這個問題,特別是在一些演出中根本不設舞臺效果音箱,將錄音的效果從前臺口的擴聲音箱中放出,使觀眾感到聲音方位和層次與舞臺畫面脫節,極不合諧,這種聲源方位的嚴重失真使演出的視聽效果扭曲變形。雖然目前的一般演出還達不到讓觀眾享受立體聲場的條件,但解決聲源的方向性問題并非難事。簡單易行的方法是:在舞臺臺后或側面加幾只音箱,根據設計要求按聲源的方向位置去擺放,并設幾路功率放大器去分別推出對應的音箱,在放音時利用調音臺上的全景電位器,在時間上做相對的調整處理(單設一臺調音臺或放音系統最為理想)。使舞臺音響效果產生方位和移位感。以上這種簡單的處理方法實際可行,彌補了聲源方位失真的缺憾。但在采集效果素材時應注意用多聲道的信號錄制,以便在日后制作編輯重放時更加得心應手。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水平的發展,音響的設備也隨之更新。音響技術和功能得到擴展,在戲劇藝術中的表現力得到提高。如從原來的電子管擴音機到晶體管功放,到后來的集成電路,電腦程控等,從老式的前置放大器到今朝先進的調音臺及其它先進的音響設備,使我們舞臺事業開闊了前景。同時,對我們從事舞臺音響的技師來說,要求越來越高了。舞臺音響的運用從完成舞臺拾音的基本傳聲到運用調音臺修飾聲音美化語言來揭示戲劇的意蘊,突出人物的鮮明個性。經過一個漫長的過程。戲曲舞臺音響作了大量的嘗試,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創造出了精品,如《正月里》、《鐵人軼事》、《秋天的二人轉》等。戲劇舞臺音響作為戲曲的組成部分,展現出了獨特的魅力。
當今的觀眾已不再滿足那些注重表演形式而不注重內容及生活性趣的戲劇,而渴望看到有血有肉的藝術作品。要創造出更多的藝術精品,給戲劇音響以更大的空間,創造出豐富多彩的舞臺音響技術。戲劇舞臺音響要不斷改革創新,既要符合時代特點,又要保持傳統戲劇精髓。
J813
A
1005-5312(2015)08-00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