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玉溪師范學院,云南 玉溪 653100)
中國原創音樂劇中民族舞蹈的運用
李娟
(玉溪師范學院,云南 玉溪 653100)
舞蹈作為音樂劇的三大元素之一,是音樂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我國原創音樂劇的舞蹈的創作一直是一個明顯的弱項,文章從音樂劇的作用談起,分析了音樂劇中舞蹈的特點,并給出了相關建議,以不斷提高我國音樂劇的水平。
音樂劇;民族舞蹈;中國原創;運用
1.通過舞蹈抒情。音樂劇是通過劇中音樂節奏的變化來表現劇情的沖突,舞蹈演員通過肢體和面部表情來表現內心情緒和情感的變化。如果能夠將民族舞蹈融入到音樂劇中,更能夠在文化上引起共鳴,使觀眾感同身受,充分發揮出民族舞蹈作用。
2.舞蹈推動情節的發展。民族舞蹈在音樂劇中最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通過舞臺上舞蹈演員的形體表演,來推動情節的發展,我國音樂劇中《五姑娘》的成功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劇中民族舞蹈的運用,在整部歌劇中共出現了春牛舞、插秧舞、養蠶舞、背磚舞四種民族舞蹈,民族舞蹈串聯了整個音樂劇的主線,成為音樂劇的主要表現手法,表現劇中人物之間情感糾葛,制造戲劇沖,并制造出強烈而生動的效果,推動劇情的發展。
3.民族舞蹈能夠突顯人物的性格。舞蹈可以將音樂劇中的人物性格更加鮮明生動的表現出來,在1982年中央歌劇院創作中國首個音樂劇《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在這部劇中,很多民族旋律成為當時社會上廣為流傳的音樂,通過表演者的舞蹈表演,人物形象被人記住,舞蹈超越了其他的表達形式,直接將其呈現在觀眾面前,直接體現了民族文化的精華。
1.音樂劇舞蹈的多樣性。一部音樂劇中常常會溶入很多的舞蹈風格,常用的舞蹈元素有芭蕾舞、踢踏舞、爵士舞、華爾茲、民間舞、拉丁舞、流行舞,這些不同風格的舞蹈在音樂劇中的溶合并不是隨意的加入,他們為了劇本服務,不論是什么風格,什么民族的舞蹈都要按照音樂劇的要求進行編排。這樣才能保障在音樂劇中的每個舞種間融洽的溶合,舞蹈元素的多樣性也是音樂劇舞蹈的一個主要的創作特點。
2.音樂劇舞蹈的戲劇性。舞蹈推動情節的發展、制造戲劇沖突,充分的證明了舞蹈在音樂劇里的戲劇性。很多音樂劇通過舞技的對決來展示幫派勢力,精彩絕綸,高技巧的舞蹈競技可以代替毆打場面,更突出派別間尖銳的矛盾和氣氛。與語言相比更加的直接,更具有視覺沖擊力、說服力和藝術欣賞力舞蹈在音樂劇中起到了突出戲劇效果的作用。
3.音樂劇舞蹈的原創性。音樂劇的舞蹈根據劇本要求原創的,音樂劇舞蹈的原創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建立在舞蹈元素的多樣性的基礎上。音樂劇中的舞蹈創作利用多樣性的舞蹈元素,對人物和劇情進行獨創、編排,創作出符合人物性格特點和人物情感的舞蹈。所以說,音樂劇的舞蹈是原創性的舞蹈,這些舞蹈能啟發人的靈感,帶給人新的思考。
4.音樂劇舞蹈的服從性。舞蹈是為音樂劇劇本服務,舞蹈的編排要根據音樂劇劇本、音樂、背景、人物性格等來進行。舞蹈、音樂、人物、劇情、背景是音樂劇劇本的支點,也音樂劇的重要鏈條,在音樂劇中他們相互連接、相互支撐,共同發揮作用。
1.立足于民族性。音樂劇劇本的創作即可以是原創也可以是改編,改編的劇本的創作更加容易,人物性格特點,情節戲劇沖突都比較完善;具有中國特點和民族風情,能夠很好地體現我國觀眾的人生觀、價值觀、能引進觀眾共鳴,抓住觀眾內心情感有利于民族文化傳承,我國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其自身特點,因此各民族的舞蹈、生活、文化都可提煉出豐富的舞蹈元素,加上國外文化的不斷涌入,中西文化的交流更加頻繁,因此我們要立足于本民族,不斷創新摒棄傳統的不和適宜的創作方式,不斷吸取傳統文化的精華,立足于民族性。
2.現代元素的融合。如何融合現代舞蹈元素是我國音樂劇舞蹈創作的一大難題,因此音樂劇的創作人員應該打破傳統觀念,用新方式來創作和演義。首先劇本的創作要不斷的融入現代元素,人物形象的設計在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基礎上,用現代的眼光和手法來修改音樂劇劇本。其次,舞蹈的創作要不斷的融入現代元素,將現代舞蹈元素的形式應用到音樂劇的表演上,這樣可以更加深刻的表現劇本內容,推動劇情發展,烘托氣氛,突出戲劇效果。現代元素并不只是外來的,新形的,所謂的新是改變,而不應該單純的新生事物。
3.培養音樂劇的舞蹈復合型創作人才。人才的培養對于我國音樂劇的發展至關重要,音樂劇的復合型人才要具有舞蹈編導能力、舞蹈技能、掌握音樂知識能力、演員素質能力、導演能力等,具有不斷學習的精神以及對本民族文化的熱愛。總之,音樂劇需求的復合型的人才,這樣的人才既能掌握各種藝術門類知識和技巧,又能夠在此基礎上提煉出最善長、最突出的專業能力,無論是創作者還是表演者,還是音樂劇本身的表現形式,都需要復合型的人才。
音樂劇舞蹈的編創需要多方配合,協調發展,我們對不同風格舞種、劇本和舞臺等將音樂劇所要表現的形式演繹出來。舞蹈在音樂劇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是我國的音樂劇中舞蹈的運用卻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相關人員不斷學習音樂劇、研究音樂劇,這樣才能為我國音樂劇的創作盡一份力。
[1]張濤.中國音樂劇本土化趨向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3.
[2]賀汨江.解析音樂劇《媽媽咪呀!》中的舞蹈編創整合理念[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3(05).
J722.22
A
1005-5312(2015)08-0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