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姿穎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重慶 400000)
卡門人物形象分析
——評歌劇《卡門》
覃姿穎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重慶 400000)
文章對卡門人物形象的分析,通過分析歌劇中卡門的幾段著名唱段《哈巴涅拉舞曲》《塞爾維亞老城墻邊》,以及重唱《紙牌三重唱》的音樂表達和對演唱者風格把握的要求,充分解讀卡門人物的內心世界,重新揭示歌劇《卡門》的藝術價值。
卡門;人物形象
歌劇《卡門》是根據同名小說《卡門》改編的,小說是法國現實主義作家梅里美的代表作,講述了生性無拘無束的吉卜賽女郎從事走私的冒險經歷。作曲家比才將四個鮮明的人物性格放在他的歌劇里。
因比才的改革,使得法國的歌劇更加有力、熱烈而且戲劇化,在世界的舞臺藝術中也占據一重要席位。尤其他能夠將人性的善惡與沖突描繪得真實貼切,對后輩寫實派頗具影響力。而《卡門》粗獷的自然美,充滿了強烈的民間特點,熱情、奔放、獨具特色的音樂,都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卡門》不但對法國歌劇產生了深遠影響,而且直接促進了19世紀末真實主義歌劇的興起。
歌劇一共分為4幕,講述了一位煙廠女工吉卜賽女郎卡門有著放蕩不羈的性格,年輕美麗,征服了2個男人的心,一個是軍人班長唐豪賽,一個是斗牛士埃斯卡米奧,唐豪賽為她墜入情網并且舍棄了他在鄉村的情人-溫柔善良的米卡埃拉,并因為放走了與煙廠女工打架而被坐牢的卡門而受到懲罰,而直到卡門遇上斗牛士埃斯卡米奧的時候,她才意識到她遇到了真愛,義無反顧地放棄了唐奧賽,唐奧賽逼迫卡門屈服于他的愛情,卡門倔強的拒絕,最后死在唐約瑟的劍下。
(一)美麗是她的偽裝,邪惡是她的武器——《哈巴涅拉舞曲》
這一唱段出現在歌劇第一幕,卡門在第一次見到唐約瑟的時候,喜歡上他,對他進行挑逗所唱的一段。
《哈巴涅納舞曲》是卡門人物形象的一段代表唱段,突出了卡門人物的個性,熱情奔放,崇尚自由,關鍵是她有可以征服男人的美貌。從作曲風格上來講,節奏是歌曲的骨架,旋律是歌曲的皮膚,區中的西班牙民族音樂特點的節奏“”就能感覺到,極具誘惑力和挑逗性,給人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旋律朗1朗上口,每一句的小節奏都用了三連音,在詠嘆la muor的時候,旋律和法語語音音調的結合,使得整個音樂更加的浪漫多情。在表現人物內心方面,比才在歌劇音樂對比上花了不少功夫,歌劇至始至終都極具戲劇性,聽覺上和視覺上對欣賞者都有著大膽的沖擊力。卡門其實是一個不受約束的吉普賽女子,骨子里就帶著傲慢和對自由的向往。吉普賽人生活在當時社會的底層,他們沒有固定的居所,生活艱苦,沒有良好的教育,習慣粗俗,從她跟煙廠女工發生口角,她就在別人臉上劃下十字。但是生性樂觀,所以卡門這個人物的內心是單純的,情感的表達方式直接粗暴,可以說代表了這一個階層的女性人物形象。
《哈》這是比才專門為卡門人物寫得并專為卡門設計的“哈巴涅拉”,這段歌劇選段一共兩段,旋律相同,只是歌詞意思不同,歌詞lab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quenul ne peut apprivoiser.歌詞大意是:愛情像一個自由的鳥兒,誰也不能夠馴服它。表現了卡門追求自由,對愛情向往的性格。這句歌詞是歌曲的核心句,兩段歌詞幾乎在反復吟唱這一段旋律,但是每一句的歌詞含義不同,這要求演唱者非常熟悉歌劇內容,了解人物性格,充分挖掘人物內心情感。而這句歌詞“si tu ne mamies pas.je t’ai me.sijet’aime,prends garde à toi”“你不愛我,我倒要愛你,我愛上你可要當心!”這一句歌詞在段落的后半部分通過不同的旋律反復歌唱,充分表現出卡門性格當中叛逆不受約束一面,同時還有她刻畫中風騷多情的一面。
說卡門的邪惡并不只是因為她放蕩不羈。她的邪惡是因為毫無心機自然流露出來的對男人的挑逗,這種邪惡是讓人無法抗拒的美,是人性的使然。夏娃誘惑亞當偷吃了蘋果,從此人類有了羞恥心,從此懂得了害羞,學會矜持。而卡門則是因為她沒有“扭捏作態”的羞恥心,敞開心扉希望得到愛情。
(二)風騷多情,熱愛自由——《塞吉迪亞舞曲》
《賽》這段選段的情景背景是:卡門和煙廠女工發生沖突,被唐約瑟關起來受到懲罰,蘇尼哈審問她,她漫不經心的唱起一段小調,而后她想盡辦法搔首弄姿,引誘唐約瑟所演唱的一段,最后唐約瑟墜入情網,不能自拔,解開繩子放了卡門,而他卻受到懲罰,仍然在想念卡門迷人的身影。
《賽》在刻畫人物方面,比才運用了純粹的西班牙風格的音調、節奏來刻畫主人公這個熱情坦率、酷愛自由、敢愛敢恨的吉普賽女郎-突出響板節奏的“賽吉迪亞舞曲”。
從音樂風格上講,《賽》的節奏類型仍熱是傳統的三拍子,典型的舞步節奏,曲風很有情調,極具挑逗性,欣賞者仿佛身臨其境,男人女人互相調情,充滿了濃郁的西班牙民族音樂的風格,熱情洋溢,如一杯濃烈的紅酒,醉人心扉。
從整部歌劇來看,比才從作曲機房上對歌劇的音樂沖擊力,旋律的對比,節奏變化,西班牙民族音樂風格的運用,充分刻畫了卡門這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而卡門的內心世界可以用她在歌劇當中最著名的一句歌詞“要自由生,也要自由的死!”(Libre elle est nee et libre elle mourra!)來概括。“自由”是這部歌劇當中反復出現的主題,比才運用富有沖擊力和發展性的交響音樂,巧妙的牽引著劇情的發展,幾乎沒有留白的場景,這部法國喜歌劇的藝術價值非同凡響。
J83
A
1005-5312(2015)08-0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