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聊城大學傳媒技術學院,山東 聊城 252059)
綜藝電影折射中國電影市場亂象
楊陽
(聊城大學傳媒技術學院,山東 聊城 252059)
綜藝電影的崛起隱隱折射著中國電影市場的許多亂象。當粗制濫造的電影在影院大行其道之時,我們該以什么樣的標尺去約束和指責綜藝電影的異軍突起呢?綜藝電影不是電影,卻帶有一味迎合觀眾,對主演過度消費的“爛片”特點。中國電影市場正快速發展,過程總有偏離軌道的枝杈生出,我們保持信心,扎實了基本功,就不怕奇招怪式的挑戰。
綜藝電影;電影市場;粗制濫造
自從馮小剛導演在綜藝節目《我看你有戲》上炮轟綜藝電影,稱其為“中國電影的自殺”始,關于綜藝電影是與非的爭論便甚囂塵上。自2014年《爸爸去哪兒》大電影票房成功以來,相關討論一直存在,只是這次一貫以“小剛炮”聞名的馮導發聲,加之2015年春節檔《奔跑吧!兄弟》大電影和《爸爸去哪兒2》大電影的高票房成績,才在廣泛范圍內集中爆發了一場激辯。
這場爭論中有幾個關鍵問題,比如,電影的藝術屬性和商業屬性誰更優先?電影市場是否應該由票房主導?以及,綜藝電影算不算電影?針對每個問題,爭辯雙方分庭抗禮,似乎都有理有據,然而實際上每個回答問題的人都面臨著相當的困惑,因為綜藝電影的崛起并不是一個獨立事件,它隱隱折射著中國電影市場的許多亂象。
大家普遍有一個感覺,近些年來,中國觀眾成為龐大的消費主體,中國電影市場是一塊新鮮的蛋糕亟待瓜分,然而,看似電影事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卻是國產爛片的瘋狂涌現和觀眾的全民吐槽。歐美電影對國產影片造成強烈沖擊,以致國產影片在遭遇歐美大片集中上映時需要總局延遲外片上映時期來予以保護。國產片制作水平落后的原因不一而足,包括漏洞填不完且常語出荒唐的審查制度,整體創作人員創作能力落后,投資方盲從浮躁、投機心理主導,觀眾欣賞水平落后等,從最近的一些消息來看,廣電總局可能的內部腐敗也許也要負上一定責任。不難想象,在這樣一個利潤豐厚又不夠成熟的環境里,綜藝電影這樣討喜又新鮮的事物可以輕而易舉地分走一杯羹。
作為電影人,馮小剛導演的憤怒無疑是對電影藝術尊嚴本身的捍衛,但他的言論之所以引起爭議,就在于作為一名賣座的院線電影導演,其立場本身的藝術型不夠純粹。換言之,市場中的電影不僅僅是藝術,也是商品,它有自己的性格和倔強,但它也必須接受消費者的遴選。當粗制濫造的電影在影院大行其道之時,我們該以什么樣的標尺去約束和指責綜藝電影的異軍突起呢?
單就綜藝電影本身而言,其屬性我認為不能定義為電影,正如電影放到電視里播還是電影,反過來,綜藝節目放到電影院播還是綜藝節目,兩者之間本就存在互不相容的特質,雖然廣電總局立項時給幾部綜藝電影的許可都寫明的是紀錄片,但我想真正做紀錄片的導演們對此一定是嗤之以鼻的。《奔跑吧!兄弟》大電影在籌備之初曾邀請過專業的電影團隊參與構思,希望它能成為與十余期節目氣質不同的“電影化”產物,這一嘗試可以在其前期宣傳時看出來,彼時的宣傳海報上,主演們身著戲服,似乎正在參與一場神秘的叢林冒險,然而這種電影化運作導致整個節目趣味全無,結果是既不能適應電影模式,也不能體現綜藝效果,最終制作團隊放棄了這一打算,觀眾最終看到的效果是一部加長版的節目,那些電影化的劇情痕跡仍然保留,但在整個節目里顯得畫蛇添足。大電影最終的呈現效果相當令人失望,其內容甚至不如電視綜藝里的水平,更遑論作為電影進行評價。從屬性出發,可以推知綜藝電影的存在不會真正威脅到普通電影的發展。一方面,每年能達到現象級以形成足夠票房號召力的綜藝節目少之又少,且存在數量不穩定,另一方面,這種更多是快餐式的新鮮體驗也伴有極高的被拋棄的風險,由于其存在基礎就是無限迎合觀眾,一旦在這一點上做得不夠好,觀眾將沒有理由繼續為其買單。
然而問題并不僅僅局限在綜藝電影這一所謂“類型片”上。綜藝電影不是電影,卻帶有許多“爛片”的特點,除了前面所說的一味迎合觀眾之外,還存在對主演過度消費的問題。不可否認,演員是電影中至關重要的因素,好的演員有時可以成為影片質量的保障,從而進一步拉動票房,但當一部影片完全或主要要靠演員本身的粉絲數量刷票房時,這本身就是甩給影片的耳光。在演員明星主導的電影市場,劇情、制作統統被弱化,電影成為當紅明星搭配拼盤之后的一場走秀,比如郭敬明導演的“驚人巨作”《小時代》,全程消費演員顏值與私下宣傳動作,再如在《變形金剛3》里的超級醬油韓庚,全片出鏡2秒鐘,甚至才女徐靜蕾的新片《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都要從籌拍到宣傳全程攜帶吳亦凡。影片消費演員本也無可厚非,但這樣的影片數量擁塞影院,成為票房主流時,就真的需要引起警惕與重視。
如前所說,中國電影市場正快速發展,在這樣的擴張速度里,出現什么樣的新興事物都不奇怪。無論發展的軌道通向何方,永遠都會有偏離軌道的枝杈生出,對此我們要時刻反思,時刻調整。但更重要的,是保持信心,保持文化自信,保持創造自信。扎實了基本功,就不怕奇招怪式的挑戰。
J905
A
1005-5312(2015)08-01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