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
(廣州大學,廣東 廣州 510006)
淺談端硯中的嶺南文化
王維
(廣州大學,廣東 廣州 510006)
嶺南是一片有獨特的地理、社會環境及思維方式的土地,因此形成了別具特色的價值取向和文化精神,而端硯也是嶺南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對嶺南文化的基礎介紹及對端硯的發展演變歷程的闡述,希望人們更多地了解嶺南文化,品味嶺南文化的獨特魅力。
嶺南文化;特征;端硯;傳承
嶺南文化是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祖國文化庫的珍寶,具有獨特的地域特色和研究價值,它以農業文化和海洋文化為源頭,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吸取儒、法、道、佛各家思想并融合海外文化,逐漸形成務實、開放、兼容、創新的特點。
在現代,粵劇、廣東音樂、粵菜等是嶺南文化的重頭構件,但作為嶺南文化的根基,例如地方傳統工藝與物產文化的端硯文化、石灣陶塑文化、廣繡廣彩文化、等也是不容忽視的。而端硯文化最為獨特。它的形成、發展與影響,無論在過去還是今天,它的意義遠超出了嶺南文化的范疇,其光芒最令人注目。
今嶺南文化專指南粵文化,廣東特色突出。據歷史記載,嶺南文化是基于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歷史條件產生的原生性文化,大概分為曲藝、建筑、美術、飲食四類。在近代,嶺南文化因受到多種文化思潮影響變得絢麗多彩。
嶺南文化的特征可以歸納為三大文化體系和四大文化特征。三大文化體系即多元文化、海洋文化和商業文化。四大文化特征,即兼容性、務實性、世俗性和創新性,在近現代文化發展中還增加了輻射性。嶺南文化的特征形成離不開中華民族文化特征的影響和交融。受文化體系的影響,嶺南文化既具有自然性、開放性、兼容性,又帶著功利主義、崇商崇利。其中兼容性是嶺南文化在歷史發展中反映出來最明顯的特性之一。只要不違背務實、信譽,允許事物有一定的靈活和變通。嶺南土著文化是代表了南越人的文化,它是南越人生活、生產中的事物、觀念以及禮儀、制度等方面的反映。在歷史文化發展中,嶺南文化代表了民間所需求的利益,為老百姓所用的,這就是民俗性??傊?,嶺南文化展現了深厚的人文素養,值得我們尊重和傳揚。
端硯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因產于端州而得名,且位居中國四大名硯之首,深受文人雅士的喜愛。除了它本身的實用價值,端硯還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端硯有著精美獨特的圖案和變化多端的構圖方式,它融合了歷史、文學、繪畫、書畫、雕刻等藝術。端硯以自然與工藝相結合的美和凝聚在其身上的嶺南文化的豐富內涵而充滿魅力。端硯不單作為造物方式具有文化意義,同時也具備作為工藝品的文化意義。端硯自唐代開采以來,其風格就在不斷地發展。它最初的造型是很簡單的,石面上無任何的圖案裝飾,顯得簡樸、粗陋。造型多以方形、箕形為主,這主要是古人席地而坐的習慣所致,便于在使用中移動與清洗。到唐朝中期,古人漸漸改掉了席地而坐的習慣,端硯手工藝人開始在端硯上雕刻祥云、仙鶴、梅花等花紋圖案,又在外形上打破了橫平豎直的造型,雕成花瓶、雙魚、瓜果等造型。
宋代因造紙業的發展,文人對于端硯的生產和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端硯已被視為第一硯,宋代端硯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在《端溪硯譜》中,還記載有海水魚龍硯、貨幣硯、桃核硯、太史硯等式樣五十多種。除此之外,還出現了類似百鳥爭鳴,以及描繪人們生活場景的完整圖案。
明清兩代,手工藝創作達到了巔峰時期,端硯工藝也到達了頂峰。硯臺不再是單純的實用文具,而成為極富審美意味的藝術品。明代端硯獨具匠心的設計,古雅大方的造型以及精致細膩的雕刻,都遠遠超越了之前的端硯。明末清初的硯大都重材質,整體素雅,以本色見長。其形制不大但落落大方,頗具儒雅之風。清代中期以后,硯多注重裝飾,硯式無定型,其紋飾題材內容豐富,出現了民間工藝與宮廷兩個制硯體系。明清時期的端硯因石構圖,隨形雕刻,不再有造型的限制,對端石巧色的利用,巧用石品花紋,如魚腦凍、石眼等,同時開始注重石皮、蟲蛀等運用,變瑕疵為珍品。從圖案上來說也是豐富多彩,裝飾圖案普遍含有吉祥的內容,尤其清代的圖案裝飾大部分是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及向往,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藝術生命力。
現代端硯所出現的作品基本上是沿用以往傳統造型圖案。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了新的拓展,涌現出一批又一批的端硯名家?,F代端硯重視裝飾,其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在繼承傳統端硯之動物類、植物類、山水人物類等裝飾紋樣外,還積極探索創新。各種創作手法和題材不斷涌現,展現藝術家的不同藝術追求和藝術特色。總觀整個端硯圖案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都充分地表現了嶺南文化的美。
端硯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從粗糙到細致的發展演變過程。嶺南文化的發展始終影響著端硯的發展,并一步一步引導著端硯的發展。各個時期的端硯作品它都傳達著一定的文化信息和社會屬性。它的圖案、造型不僅僅是為了純粹的裝飾,而是刻下了時代文化的印記,追求美的歷程和軌跡以及對嶺南文化傳承的體現。我們深信新時期端硯文化在嶺南文化中的光芒,將會更加耀眼奪目。
[1]李宗桂,張選群.嶺南文化的價值[M].廣州:花城出版社,2012.
[2]高敬.嶺南文化[M].北京:時事出版社,2013.
[3]王正光,歐忠榮.端硯—嶺南文化藝術圖典[M].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13.
J528
A
1005-5312(2015)08-0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