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入高二,媽媽就一直當著我的面吐槽我的數學老師。原因是我高一時的數學老師調走了,學校安排了一個年輕的新老師。開學報到那天,我媽見過他一次后回來就直搖頭:“這老師太年輕,一看就沒經驗,高二這么關鍵,可容不得一點差錯!”
然后,開學第一個周末,我一回到家,她就問:“你這個數學老師怎么樣啊?你們走班制不是可以有一次換班的機會嗎,不然你換個班吧!”一開始我還很耐心:“媽,人家雖然年輕,可也是名牌大學畢業的。而且這才幾天,哪能這么快就判斷?”老媽一臉的不認同:“會讀書和會教書完全是兩碼事。”還是我爸客觀一些:“先看兩個月吧,這才幾天?”
可我明顯感覺到,老媽先入為主的偏見絲毫沒有動搖。每次周末回家,她總要拐彎抹角地提上幾句“聽說你們另一個平行班的數學老師有15年的教齡。”“你們這個數學老師怎么不發校訊通?沒你以前那個老師好。”我試圖同她講道理:比如至少目前沒有明顯的失誤證明現在的數學老師有什么不好,而且,學習好不好主要是靠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最重要的是,這個班級的同學已經相處一年了,我的好朋友也在這個班里,轉到別的班去,我要重新融入那個班的學習氛圍,適應新環境也很費心力……可這些話,和我媽說不通,往往我才開個頭,她就噼里啪啦一串砸過來:“你讀書讀傻了?這么自以為是!老師多重要你知道嗎?媽媽可是為你好。”“和同學玩得好了好方便你聊天?我看你還是沒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我覺得我媽已經接近蠻橫了,我也變得不耐煩了,沉默以對。
不幸的是,開學的第一次月考,我們班的數學排名年級倒數第二。這下點燃了我媽的行動,她直接忽略我,打電話問學校關于怎么轉班的事了……我媽的態度這么強硬,我大概是沒有辦法抵抗了吧。可是,我真的很壓抑煩躁:我才是需要一天到晚呆在教室里的那個人,我已經17歲了,為什么就不能和我講講道理?讓我自己判斷好壞,讓我自己做選擇,真的不可以嗎? (戎 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