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欽

庫爾貝牌鉛筆靜靜地躺在空白的畫紙上,光是凝視那修長的筆身和樸素的顏色,心中就會莫名的平靜,一瞬間,我仿佛忘卻了所有的煩惱。
用手輕輕地摩挲著筆桿,感覺略顯粗糙但還算平整,只有“Courbet”字樣處微微向下凹陷。不易察覺地,我的嘴角溢出一絲笑容,腦中又浮現出了居斯塔夫·庫爾貝,那個與鉛筆品牌同名的畫家。不,這個牌子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吧。庫爾貝是我景仰的畫家,我偏愛這個牌子的筆,除了它的質量好,應該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庫爾貝出生于法國東部奧爾南一個葡萄園主家庭。長大后,他被父親送到巴黎讀大學,早年學習法律,后來改學美術。23歲時他就已形成自己的作畫風格。之后木板枷畫展的反傳統精神,使他贏得了一大批激進青年畫家的擁戴。1872年,庫爾貝又投身偉大的巴黎公社運動。巴黎公社失敗,庫爾貝也隨之被捕入獄。1873年,經友人保釋,庫爾貝出獄,隨即流亡瑞士。既然喜歡庫爾貝,他的這些生平事跡我多少還是了解一點的。
看過《平靜的海》,就能感受到他集中于海天之間、不受約束的光線。海是綠色的,浪花折射出黃色和玫瑰色的光線,海岸邊有幾艘小船。天空明暗交接,露出一小塊青色,寥寥數筆,就使畫面充滿生氣。
不過,我真正開始喜愛庫爾貝,大概是從這句話開始的:“我希望永遠用我的藝術維持我的生計,一絲一毫也不偏離我的原則,一時一刻也不違背我的良心,一分一寸也不畫僅僅為了取悅于人、易于出售的東西。”明明有高超的技術,卻拋棄容易取得的成果,決意把世界畫成他眼中的樣子。他想用他的畫去對抗當時公認的程式,表現出與傳統俗套之作相對立的、毫不妥協的真誠的藝術。
庫爾貝就是這樣一個人呢!一個我似乎永遠也無法成為的人。
眼前的白紙上還一筆未動,卻顯得有些灰暗。曾經,我在什么也不用做的下午,在恰到好處的陽光下,線條就這樣從筆下流淌而出,匯成一幅畫。像那樣開心地畫畫,是多久之前的事了呢?它似乎很近,近得仿佛自己伸手就可以觸及,但當你仔細去回憶的時候,卻發現它只剩下一個模糊的影子。那時候的我一定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然會為想不到畫什么而發愁。
我,果然成不了一個好畫家……
轉頭看了看四周,房間里的擺設還是這樣,陽光也仍然恰到好處,一切似乎從未改變,又似乎變了太多。
心中突然涌起莫名的失落。
拿起筆,重重地往地上摔去,可以聽到筆芯斷裂的聲音,有些愧疚。
庫爾貝,我并非討厭你,相反地,我很崇拜你。所以,再也不忍用“你”去畫你討厭的那種畫。看著地上的鉛筆,我喃喃道:“對你來說,這或許是最好的結局……”
“在發什么呆呢,快點畫畫。這可是要去參加那個什么……哎,反正就是那個很有名的比賽的畫,好好畫,千萬不能錯過這么好的機會。”耳邊又傳來催促聲。
再次望向地上的鉛筆。是的,明明知道是徒勞……
搖頭輕笑,打開柜子,從里面拿出一盒庫爾貝鉛筆,挑了一支,默默地坐下,繼續自己那未完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