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詩淇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巡視員廣德福(左一)、農業部原黨組成員、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會長張玉香(左二)、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張合成(右二)、農業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吳秀媛(右一)共同參觀第十四屆長春農博會四季更迭,金秋將至。長春再一次進入“農博時間”。8月14日至23日,第十四屆中國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交易)會(簡稱“長春農博會”)在吉林省長春市農博園舉行。
走進農博園,各種農業景觀令人眼前一亮。名優新特農產品展示區內重點展示國內外名優新特農產品、食品和現代農業發展成果。沙漠植物園內引進種植的朝霧閣、象腿樹、虎刺梅等150多種熱帶沙漠植物和小型多肉植物,向市民呈現了一場大漠奇觀。農博會還設有農業信息化成果展示區、現代種植業展示區、高新設施農業展示區、精品畜牧業展示區等共16大板塊,讓游客深刻感受到現代農業的魅力。
創意農業園內,展示了60多個觀賞性強的茄果類蔬菜和特色蔬菜品種,新建“中國夢”、“一路一帶”、“長吉一體化”等景觀小品,傳遞了吉林省和長春市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推進全面振興發展的新理念。
高新設施農業展示區主要包括6萬平方米連棟智能溫室和4萬平方米周邊休閑果樹區。休閑果樹區全面展示蘋果、李子、山楂、梨、桃等50多個我國北方特色果樹品種,打造以果樹為主的觀光帶。連棟智能溫室實現先進作物品種、栽培技術和設施設備的集成配套,融合觀光農業、創意農業內容,集示范性、觀賞性、科普性于一體。
世界農業風情園內,來自“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五大洲的特色植物,驚艷全場,引來參觀者拍照留念,并新增了歐洲城堡、非洲圖騰、海底世界等10組休閑娛樂主題景觀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