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設施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項目根據北京設施蔬菜生產實際需求和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建設目標,結合北京市“菜籃子”工程,貫穿北京地區設施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和產后各個關鍵環節。在產前,利用設施農業生產資源管理系統對設施、氣候、水利、農用物資等農業資源進行監測和實時評估,為農業資源的科學利用與監管提供依據;在產中,通過設施農業生產環境綜合調控系統實時監測設施內作物生長環境以及長勢信息,結合作物生長模型、生產經驗對獲取的信息進行分析、處理、挖掘和決策,指導設施蔬菜生長、生產環境以及水肥藥的合理調控,實時指導實際生產,提高蔬菜產量和品質;在產后,通過設施農業食品安全溯源管理系統將農產品與消費者連接起來,使消費者可以透明了解設施蔬菜從農田到餐桌的生產與供應過程,解決設施蔬菜生產標準不易掌控、品質不易評估和質量安全溯源等難題,終實現農業生產全程數字化管理的目標。同時,通過設施農業物聯網集中管理決策系統實時匯集各基地設施蔬菜生產過程中有關病蟲害的預測預報數據,經過系統分析和統計處理發布預處理結果,同時利用該系統將北京市農業專家納入服務平臺中為農業生產現場服務,為溫室管理者提供病蟲害防治,植物培育指導,生產過程指導等遠程專家服務,利用網絡把專家帶到各個田間地頭。
北京市設施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項目的投入運營,將是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化的助推器和加速器,將實現農業生產管理過程中對動植物、土壤、環境從宏觀到微觀的實時監測,定期獲取動植物生長發育狀態、病蟲害、水肥狀況以及相應生態環境的實時信息,并通過對農業生產過程的動態模擬和對生長環境因子的科學調控,達到合理使用農業資源、降低生產成本、改善生態環境、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的目的。以信息傳感設備、傳感網、互聯網和智能信息處理為核心的物聯網必將在農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并將進一步促進信息技術與農業現代化的深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