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積極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統籌協調各方資源,為信息進村入戶營造良好的推進氛圍。
積極營造推進試點工作氛圍
一是組織動員試點市縣廣泛參與。在南安會議召開之前,遼寧省兩次召開5個試點市(沈陽、大連、丹東、錦州、阜新)參加的信息進村入戶試點工作部署會,充分探討如何落實好試點工作的總體要求;南安會議之后,遼寧省農委及時傳達會議精神并部署工作任務,積極開展信息站點的遴選工作。二是組織召開省農委專題辦公會。2014年9月22日,省農委召開專題辦公會研究遼寧省信息進村入戶試點,就組織領導、機構建設、資金投入、運營主體等多項工作安排部署,辦公會號召委內相關處(室)積極支持配合信息進村入戶試點工作。三是加強基層調研銜接及發動工作。信息中心有關負責人先后多次赴錦州北鎮市、阜新阜蒙縣、丹東東港市就信息進村入戶事宜與試點縣(市)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進行業務對接,基層黨、政負責同志均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為下一步深入開展奠定了基礎。四是形成遼寧省“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運營方案。遼寧“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將分3期完成,全省最終實現每個行政村建設1個益農信息服務社,并切實開展好“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和信息化體驗培訓服務”,建設資金總投入保證不少于5000萬元。
整合各方資源,成立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推進聯盟
以市場化理念,充分吸引電信運營商、平臺電商、金融服務商、信息服務商等企業參與信息進村入戶試點工作。一是與電信運營商的合作。遼寧省農委和省電信繼南安會議期間簽署協議后,去年,在省農委和省電信集團共同組織下,錦州的北鎮市、阜新的阜蒙縣分別與兩市級電信運營商就“農技寶”推廣應用正式簽署了合作協議,并組織開展農技人員培訓,配發手機,安裝使用“農技寶”等新型服務工作。二是與金融服務商的合作。省農委與省銀聯、省農行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特別是與省農行的合作,實現了在益農信息社里嫁接入惠農卡金融服務,可使農業信息服務更有針對性和操作性,有效促進信息流和資金流有效融合,提升農產品和農資的電子交易水平。三是與供銷、郵政等部門合作。供銷部門和郵政部門是服務三農的傳統行業,在信息化時代加強農業部門合作,共同推進益農信息社建設,讓益農信息社承載供銷社和郵政在農村基層的服務職能,可實現資源互補。經過多次溝通、交流與兩個部門均達成合作意向。四是與信息服務商合作。加強與12316服務平臺開發商和信息服務商合作,在南安會議上,分別與太谷雨田、沈陽金騰科技簽署合作協議,將12316作為信息進村入戶服務的基礎。
組建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運營主體,探索運營機制
聯合政府涉農部門及其他積極參與進村入戶項目的社會力量,共同推出益農信息社運營主體。一是組織召開信息進村入戶運營主體征召會。2014年10月20日,遼寧省農委召開信息進村入戶運營主體征召會,會議發布了對運營主體的具體要求。遼寧“信息進村入戶”聯盟供銷社、銀聯、郵政、農行、3家運營商等代表出席會議,另有11家企業參加應征,對運營主體進行遴選確認。二是確定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運營主體。2015年1月21日,遼寧省農委組織召開“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運營主體審查與運營方案匯報會。擬共同投資組建運營主體的發起單位遼寧神州信達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國商業網點建設開發中心雙方代表進行方案匯報,確保投入不低于5000萬元。推進聯盟單位代表對遼寧省“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運營方案表示認可,愿意在資源對接、業務合作等領域共同努力。三是組織打造信息進村入戶超級平臺。以現有12316平臺為主體,實現數據集中和安全保障,整合各類服務資源自有平臺及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組建統一的綜合服務平臺,用以搭載信息進村入戶各種應用和服務,為萬村“益農信息社”提供管理和運營支撐。平臺的三大支柱包括金融服務支撐、電商服務支撐和咨詢服務支撐。
(本刊記者劉月姣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