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士兵突擊》里堅毅倔強的伍六一,他是《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的儒雅大將虞嘯卿,他是《戰雷》里的掃雷老兵林峰……他是邢佳棟,一個充滿了男子漢氣概的人。
1972年出生在山西太原的邢佳棟,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95班,2006年因出演《士兵突擊》中伍六一而被觀眾熟知,之后在多部電視劇中飾演軍人警察等角色,出演的電視劇作品有《我的團長我的團》《烈火紅巖》《緝毒精英》等。
片約不斷的邢佳棟很忙,忙著拍戲拍電影,還忙著客串真人秀節目《真正男子漢》,忙到只能在拍戲間隙見縫插針地接受我的采訪。但這短短的一個小時,依然讓我捕捉到了那份來自他內心的沉穩和堅定,感受到他對演員職業的熱愛,對每一個角色的用心。這就是他塑造的角色總能打動觀眾的原因吧。
記:雖然距離《士兵突擊》播出已經好幾年了,但是現在仍有非常多的人喜歡您主演的伍六一這個角色,您是什么感受?
邢:直到現在,對《士兵突擊》和伍六一,我都是心懷感激的。作為伍六一和觀眾之間的一個小零件,我既得到了伍六一的鞭策又收獲了觀眾的欣賞,十分幸福。最近,我在參加《真正男子漢》這個節目的時候,節目組也曾跟我講,有很多現役軍人都是因為看了《士兵突擊》才去當兵的,聽到的時候我也蠻開心的。
記:您拍了這么多軍旅題材的作品,感覺您和軍人特別有緣?
邢:是的。我有家人曾經當過兵。我的三個舅舅都當過兵。我的外公外婆都是老紅軍。
記:拍這類戲,是不是會特別辛苦?
邢:我從來沒有覺得拍戲是件特別辛苦的事情。演員這條道路是我自己選的,演戲既是我的工作又是我的愛好。所以我不會去想演戲是不是非常辛苦,這就是我應該做的。
記:您剛剛作為嘉賓參加了湖南衛視大型國防教育特別節目《真正男子漢》,您對這個節目怎么看?
邢:現在電視媒體對公眾的影響力其實還是挺大的,它傳播的內容會對老百姓產生深刻的影響。所以無論哪個節目,只要傳遞出的內容是積極向上,有一定審美價值的,那就是一個好的節目。這就是我對真人秀節目的認識,也是我對《真正男子漢》這個節目的看法。
記:那您覺得什么樣的男人算是真正男子漢呢?
邢:在8年前,我就回答過類似問題。我當時說,真正男子漢在不同人眼里會有不同的呈現。但現在的我可以說得更具體化一些:男子漢得有責任感;可以不富有,但得有風骨;可以不是最強有力的,但內心得是寬廣的,是善良的,是一個不斷挑戰自己的人。
記:那按您說的標準,您覺得自己算是“真正男子漢”嗎,如果說滿足這些條件是100分,您覺得您現在大概達到了幾分?
邢:戰勝自己,是沒有分數可言的。不管我現在拿幾分,我依舊會努力下去,也許我以后能得到200分呢?我剛才說的那幾點要求其實都必須貫穿人的一生,不只局限于當下,這就像“活到老學到老”一樣,永無止境。

很多東西都是機緣巧合
記:據說您母親是山西省話劇院的臺柱子,您從事表演是不是受了母親的影響?
邢:母親在山西省話劇院工作。在《立秋》這部話劇中,我母親一直是主演,直到她退休還被話劇院返聘回去指導其他演員。所以,我從事表演確實受了母親的一些影響,但是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我4歲半就上臺演過話劇。小時候,我們住的地方有個排練場,我和小伙伴們常常在那看自己的長輩演戲。剛好有一次在排練《西安事變》,有人看我老在那看戲,就讓我上臺試著表演,也沒想到我居然能把所有臺詞都背下來,所以之后我就跟著演了好幾場戲。
記:長大之后您就選擇電影學院,慢慢走上演員這條道路了?
邢:我們那時候的藝術院校招生是早于普通院校的,所以我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考試,沒想到就Pass了,之后通過了文化課考試,我就成了電影學院的學生。
記:畢業之后,您也經歷過到處找戲拍的日子嗎?
邢:剛畢業時,我四處奔波跑劇組,天天擠公交車,多熱的天也舍不得打車。1997年有個劇組招演員,我交了張照片。兩天后,我記得當時正要去廁所,傳呼機響了,我一看號碼,廁所也顧不得上了,趕緊飛奔下樓回電話。當時劇組打算讓我演男二號,我其實心里挺爽的,但嘴上還得裝:“那,可以吧。”之后那段時間我一年也能拍幾部戲,沒戲拍的時候,我就在中國國家話劇院幫忙,或者泡在書店看書,小日子過得挺愜意的。
記:演員經常會跨年代跨角色,可能前一部是軍官,下一部就要演平民,角色轉換的時候,會有一些困難嗎?
邢:這是“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嘿嘿。如果作為一個非職業的演員或者不太了解這個行業的人,會覺得比較艱難,因為要跨越年代,跨越角色,還要背那么多臺詞。但是我們從上大學開始就接受這樣的訓練,會有一些課程培養人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表現力。如果一個演員具備這四種能力,而且都發揮得比較好的話,駕馭起角色來就會比較專業。
記:一些同學在高中時想到未來總覺得一片空白,比較迷茫。您在高中時代也曾迷茫過嗎?
邢:我當時也迷茫,不過我們那時候沒有那么多選擇。很多東西都是機緣巧合。但是后來通過讀書我才知道,有時候迷茫是因為自己沒文化。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所以我認為迷茫的時候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為什么迷茫,再想辦法打開自己的視野,用開放的心態來對待事物,才能慢慢走出困境。
記:對中學生朋友有些什么話想說嗎?
邢:年輕人,要始終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進取心,用開放心態對待世界,多閱讀,多思考,長知識,長智慧。反思歷史,也要反省自己

反思歷史袁也要反省自己
記: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您拍了非常多和抗戰有關的戲,比如《我的團長我的團》《零炮樓》《橋隆飆》等,能談談您對抗戰勝利70周年的感想嗎?
邢:我認為在這個時間節點上,除了要反思人類為戰爭付出的代價,紀念勝利,我們每一個人都該思考如何為世界和平貢獻自己的力量,讓這個大家庭免于災禍和戰亂,永遠充滿著愛與關懷。
記:最近某些抗戰劇中有些過度夸張的情節,比如“手撕鬼子”之類,您是怎么看這種現象的?
邢:我雖沒有親眼看到這么夸張的電視劇,但也確實聽人說起過。我覺得電影、電視就是要記錄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類似題材劇作的背景一定要客觀、真實,在此基礎上,可以有一些藝術化的處理。但是我并不認為這些夸張情節是正確的藝術化處理,更不認為它有記錄歷史的功能。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像那種夸張得沒邊的東西,自然會引起群眾的懷疑和反感。
記:您會推薦中學生通過看電視劇來了解歷史嗎?
邢:電視劇不是歷史。看紀錄片,可能會增加大家對歷史的了解,提高對人文社科的認識水平,也會激發求知欲和興趣。但是,電視劇和紀錄片不同,電視劇只是個文藝作品,中學生們可以在不影響學業,不影響休息的情況下,當成娛樂和消遣,但別太當真,要學著培養自己的鑒賞能力,提高媒介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