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
伊麗莎白的婚姻實驗
●暮雨

美國作家、《紐約時報》特約記者伊麗莎白覺得自己的婚姻生活很不錯,但還有待改進,因為丈夫丹·韋爾的很多行徑讓她心力交瘁。于是她對自己看似不錯的婚姻進行了一場改良實驗,并總結出影響婚姻的幾個“要素”。
美好的婚姻似乎就是韋爾夫婦這樣的:他們有穩定的經濟來源,通過多年職場打拼獲得了不錯的社會地位,有一雙可愛懂事的女兒。誰都會羨慕這樣的家庭。然而有一天晚上,伊麗莎白突然對生活感到極度恐慌:“為什么我們的生活如一潭死水?”順著直覺,她找出了種種不美好的地方。那些東西被掩蓋在兩個孩子、兩份工作、一棟房子的穩定幸福下。
“其實我之前也有過類似的念頭,那時我反駁自己,大家不都是這樣的嗎?可真正關心自己婚姻的人,不會錯過自己的直覺。”伊麗莎白說。
丹也贊成妻子提出的“改良婚姻”的想法。“第一步,我們列出了一個包含自身特點的清單,這些特點是‘你希望得到伴侶贊揚但對方卻從來沒有贊揚過的’。結果發現,我們經常都贊美錯了對方。”
孩子出生后,夫妻倆幾乎每天晚上都重復著相同的對話:你想燒飯還是想帶孩子?丹總是選擇燒飯,伊麗莎白一直選擇帶孩子。伊麗莎白知道,丹選擇烹飪只是為了排解他的焦慮。理論上,伊麗莎白尊重他的做法,甚至欣賞這種轉移情緒的方式。然而在實際生活中,他們仍然會沖突。“我們總是在爭吵、對抗,我們根本沒有心思去想對方需要的那些贊美。”那天晚上,當夫妻倆結結巴巴說出了對方想聽、自己卻一直忽略的贊美之詞后,他們發現自己似乎又多了解了對方一點兒。
兩個女兒出生后,伊麗莎白把大量精力都用在照顧孩子上。“所有家庭都如此,做父親的應該理解自己暫時被忽略的處境。”她這樣安慰不滿的丈夫。
婚姻的核心是什么?至少在丹眼里,不是夫妻關系。除了孩子,他覺得妻子對她的父母太過依賴,他們已經在伊麗莎白父母家度過了太多個周末。父親節的那個周末,伊麗莎白又帶著全家人去父母家過。周日晚上,伊麗莎白告訴丹她讓孩子們留下來。丹爆發了:“她們是我的孩子,你為什么總是把我當成空氣?我也有權利決定家里發生什么事。”他們在這次爭吵中第一次提到了“離婚”。雖然兩個人很快握手言和,但伊麗莎白不得不做出一些調整。“婚姻的核心是夫妻關系,但怎么能體現出這一核心?別讓兩個人之外的人和事主宰了你們的婚姻。”
丹曾嘲笑伊麗莎白的接吻方式。“這讓我覺得對于丹來說,我只是一個平淡而平凡的性伙伴。”而丹也嫉妒過妻子的前任們,他覺得那些人依然占據著妻子身體的一部分,從而把他擠占出去。在性的問題上,他們開始互相攻擊。
性愛不只是技巧、不只是身體上的放松與親密。在這次婚姻改良的實驗中,伊麗莎白總結:驅除無論是感情上還是身體上那些前任留下的印記,同樣重要。“你的身體比你的嘴更誠實。而伴侶在這點上是非常敏感的。”
伊麗莎白說:“當初之所以想要改善婚姻,是希望把亂七八糟的事情從婚姻中拿走,讓婚姻恢復激情和幸福。”婚姻改良計劃讓兩個人的關系乍看上去并沒有多少改變。但在某些細節上,能發現他們對對方有了更多了解,避免了一些沖突。
現在每天晚上伊麗莎白依然靠著丹坐在床上看書,而丹不會嘮叨對方看書的燈光太強,他拿了一個白色枕頭放在頭上,以擋住光線;伊麗莎白則開始看烹飪書和鍛煉手冊,自從明白丈夫對強壯的追求后,伊麗莎白覺得對方“充滿了生機和希望”,而不再是一個鍛煉狂人。
她也調整了對母親這個角色的定位,兩個女兒并不需要她隨時跟在身邊,她們更需要培養獨立應對將來生活的堅定性和適應性。這樣,她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與丈夫的單獨相處上。
韋爾夫婦對婚姻的態度,也是大多數夫妻的態度:起初,維系婚姻的是“實現愿望”的動力,這些愿望包括房子、驅散孤獨、擁有孩子等。當愿望實現,婚姻能繼續走下去,依賴于“欲望的滿足”:只要它能創造無窮的快樂、激情、親密還有伴侶的堅定承諾,就有存在的價值。可實驗結束后,伊麗莎白明白:維系婚姻,讓它不斷變得更好的,其實是夫妻倆的勇氣、耐心和決心。“勇氣讓我們能面對重重難題,耐心讓我們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而決心,是我們改良的動力。”
(冬之寒摘自《家人》201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