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恬
8月國內豆粕市場運行規律與7月極為相似,呈現先揚后抑的基本走勢。8月供需報告公布基本可作為一個行情分水嶺,公布前豆粕價格基本維持上漲趨勢,因前期市場普遍預期美豆新季單產和產量均將調降,故而上旬美豆表現堅挺,帶動國內豆粕價格上行。但報告出臺后令市場大跌眼鏡,與市場原來預期相悖,利空于整個豆類市場,加之下旬中西部地區天氣利于作物生長,導致美豆期貨持續走低,國內豆粕價格跟隨持續下行。與此同時,國內環境也是利空市場;進口大豆巨量到港,油廠開機普遍偏高,下游需求低迷,加之經濟大環境施壓市場等相繼影響,國內豆粕價格持續下行。不過,因天津爆炸、華北大閱兵及人民幣貶值等因素影響,8月下旬豆粕現貨表現較為抗跌,價格止跌企穩,步入隨盤震蕩通道。對于后市走勢,市場也是眾說紛紜,那么問題來了,9月豆粕市場到底如何運行?
8月豆粕價格行情回顧
截至8月31日,國內豆粕現貨均價約為2670元/噸,與月初價格基本相同,較上旬高點下跌130元/噸。從價格走勢來看,上旬維持上漲行情,主要因為市場普遍認為8月供需報告利多市場,導致美豆堅挺,帶動國內豆粕價格持續上漲。沿海港口主要地區豆粕出廠價格漲至2800元/噸以上,部分地區達到2900元/噸。隨著報告的意外利空,打了市場一個措手不及,加之國內供應充足、需求低迷,經濟大環境施壓等因素,豆粕價格再度步入持續下跌行情。但人民幣貶值及閱兵、天津爆炸等事件,一定程度上制約豆粕價格下跌幅度,部分地區的價格較為抗跌。分地區來看:華東主產區及中西部主銷區豆粕價格跌勢還是較為明顯,主要由于華東大豆供應充足,內陸銷區需求清淡。華北、東北等北方地區豆粕價格表現較為抗跌,由于天津爆炸及大閱兵引發的油廠停機及物流問題,導致市場供應偏緊所致。
成交方面:上半年因價格上漲帶動了一波補庫行情,報告出臺后,豆粕價格大幅下滑,市場普遍看空后市,因此下游采購心態較為謹慎,油廠出貨緩慢。部分企業看好9月市場,在8月底逢低補庫周期在20天左右,因此下旬低價位豆粕出貨情況略有好轉。
影響豆粕價格運行因素分析
影響9月國內豆粕市場運行的主要原因可分為:美農8月供需報告、人民幣貶值、豆粕供應狀況(大豆進口、油廠開機壓榨、豆粕庫存合同等)及豆粕需求狀況等。
【外圍因素的影響】
8月美農供需報告意外利空
美國農業部8月供需報告上調2015/16年度美國大豆預估單產、產量及年末結轉庫存。報告出臺前市場均預期單產將下調,預估區間為43.0-46.0蒲/英畝,然而報告顯示新季美豆單產46.9蒲/英畝,較上月預估高了0.9蒲式耳,完全出乎市場預料;因此2015/16年度美豆產量達到39.16億蒲,較上月預估38.85億蒲高出0.31億蒲,市場預估區間在35.70-38.85億蒲。本次報告明顯利空,給市場當頭一棒,CBOT大豆期價當天重挫6%,國內連盤更是急速下滑,國內豆粕現貨也跟盤大幅下調;主要沿海港口地區豆粕價格下調至2700-2800元/噸,跌幅在30-100元/噸。
美國天氣良好 南美大豆擠占市場
美國新季大豆產區天氣良好,截至8月23日,美豆優良率63%,去年同期為70%;且種植產區并無明顯災害,基本可以確定,天氣炒作環節結束。同時,今年南美大豆產量創紀錄,往年在7、8月完成出口銷售,而今年或將推遲。從大豆的進口成本估算來看:美西豆10月CNF379美元/噸完稅成本2939,美灣10月394完3052,巴西2月382完稅2994,阿根廷10月378完2931元/噸。很明顯,南美大豆價格優勢要高于美豆。這對于未來即將上市的美豆來講,無疑將會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從國際方面來看,未來美豆仍存在一定上行壓力,對國內豆粕也將形成打壓。
人民幣貶值致進口成本上升
近期人民幣連連貶值,若按照最近匯率進口大豆的話,每船成本將增加300萬元。我們也計算一下,假設外盤價格不變,按照5月初匯率6.13計算,預估大豆進口成本價在3150元/噸;當前匯率差不多在6.42,折算成本價格差不多在3300元/噸;這樣計算下來,一噸大豆里外里增長150元/噸的成本。盡管人民幣貶值不具備長期性,但仍增加了中國廠商的進口成本。對于油廠來說,大豆進口成本增加提振其挺粕意愿,最終會導致豆粕價格的上漲。
【供需因素影響】
進口大豆巨量到港 國內豆粕供應充足
海關總署公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7月份進口大豆950萬噸,6月份進口大豆809萬噸,1-7月份大豆進口總量為4466萬噸;去年同期累計為4168萬噸,同比增加7.1%。隨著進口大豆逐步到港,國內油廠開機率持續增長,導致豆粕庫存高企。截至8月30日,國內沿海主要地區油廠豆粕總庫存量85.03萬噸,較上周增幅0.55%,較去年同期下降3.35%。當周豆粕未執行合同330.81萬噸,較上周降幅1.51%,較去年同期下降7.20%。這一系列數據均表明現階段市場供應充足情況,而豆粕庫存的上漲還說明市場購銷清淡,下游企業采購謹慎,油廠出貨緩慢。
分地域來看,華北與沿海地區豆粕供應情況出現分化。因北京閱兵、天津塘沽爆炸等事件的發生,部分港口出現封港情況,因此華北部分油廠停機率下降,物流也影響出貨緩慢現象。而停機引起的市場供應偏緊情況,導致油廠挺價意愿較強,當地豆粕價格較為抗跌。而沿海地區油廠開機率穩定,大豆供應充足,豆粕供應處于寬松情況,豆粕價格受壓下跌。
生豬存欄企穩態勢 豆粕需求遠期利好
農業部公布的7月份4000個監測點生豬存欄信息顯示,生豬存欄環比上漲0.20%,同比下降10.43%,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0.59%,同比下降14.59%,育肥豬存欄環比回升0.29%,同比下跌9.94%。7月份生豬存欄結束了連續9個月的環比下跌,呈現企穩之勢,能繁母豬存欄連續23個月環比出現下降,仍舊沒有出現企穩之勢。這組簡單的數據直接說明了,現階段生豬數量較少,因此對豆粕的飼用需求有限。豬價的上漲的確可以帶動養殖戶(場)補欄積極性,但不論是補欄母豬或者仔豬,對未來生豬存欄的增長都需要一定周期,也就是說,價格上漲,存欄量企穩至飼用原料增加需要一定的轉導時間。預計四季度或明年,豆粕的飼用需求增長將會有所體現。
9月豆粕價格是漲是跌?
對于未來豆粕市場走勢市場也是眾說紛紜。首先從美豆方面的影響來看,盡管市場對美國8月報告的單產和產量預估數值存在質疑,但是從近期預測機構的產量預估來看,今年美國新作大豆的豐產的概率較大,加之南美大豆占據中國市場,導致美豆需求前景并不樂觀,將會壓制美豆期價,對于國內豆粕市場來說無疑起到一定利空影響。
從國內供應方面來看:目前港口進口大豆庫存高企,沿海地區油廠開機正常,雖然9月進口大豆總量會出現明顯下降,但從7、8月大豆進口情況來看,國內供應方面依舊呈現寬松局面。而華北地區因閱兵、暴漲事件導致停機的油廠也陸續開機,因此當地豆粕價格抗跌情況將有所減弱。不過我們需注意未來因出貨不暢而導致的油廠脹庫停機情況的發生。
從國內需求方面來看:盡管豬價不再出現前期那樣的大漲行情,但現階段玉米、豆粕等飼料原料價較低,自繁自養生豬盈利差不多在450-500元每頭。如此高的利潤,有利于促進養殖戶補欄積極性,帶動后期豆粕的飼用需求,特別是第四季度,豆粕飼用需求將有所改善,屆時價格也會水漲船高。
綜合來看,9月國內豆粕市場或將繼續維持弱勢震蕩格局,建議終端采購方追漲仍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