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林生
9月19日,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局、財政部等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2015年東北地區國家臨時存儲玉米收購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稱,經國務院批準,2015年國家繼續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實施玉米臨時收儲政策。
記者查閱對比2013年、2014年政府公布的玉米收儲政策發現,今年的玉米收儲政策在收儲主體、收購價格和收購時間上有較大變化,同時對玉米收儲質量如何把關,以及對不達標玉米如何處理等也做出了詳細規定。
從今年玉米的收儲主體來看,陣容再度擴大。2013年收儲主體只有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2014年為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紡集團公司,但中糧集團、中紡集團收儲規模分別按500萬噸、100萬噸掌握;今年為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紡集團公司、中航工業集團公司,其中中糧集團、中紡集團、中航工業集團收儲規模根據企業倉容、管理能力等下達。
其次,今年的玉米收儲價格大幅下調,各主產區下調幅度為220—260元/噸。
再次,今年的玉米收購時間相對較長。2013年和2014年有關收儲政策的文件制定時間分別為當年的11月22日和25日,今年為9月17日,而收儲政策的執行時間全部為當年的11月1日至次年的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