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露
愛的旅程
●李露

我的兩個雙胞胎兒子,自打能獨立坐起來,就開始互相搶玩具。家里的玩具多為朋友贈送,很少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于是他們總要搶對方手里的玩具;而且,就算一模一樣的玩具,他們還是要搶對方的——別人手里的,才是最好的,這大概是人性。
老二性格沖動又急躁,出手(嘴)又快又準,有一段時間,老大手臂上一溜都是老二的牙印。我們試過制止他,也嘗試過提高聲調批評他,但都沒什么效果。
好在,等到他們會說話的時候,情況有了改觀。他們開始學會了談判。比如:弟弟看中哥哥手里的玩具,會自己找一個來,對哥哥說:“換!”雖然老大多數時候不愿意換,最后還是會陷入爭搶的舊戲碼。但有了交換的意識,畢竟是好的開始,隨著他們逐漸長大,愿意和平交換的概率也有所增加。
快到兩歲時,他們已會大體管理和分配玩具了,弟弟喜歡綠色,那綠色的玩具就都是弟弟的,哥哥喜歡紅色,就揀紅色的;弟弟喜歡小熊,就抱著小熊睡覺,哥哥喜歡小馬,小馬就放在哥哥枕頭邊。再大一點兒,他們又學會了等待。哥哥想要弟弟的玩具時,只要跟他說“弟弟先玩—下,過一會兒就給你”,老大就會等著,小的呢,興趣也不會持續太久,不會老霸占著。
哥哥性格溫和憨厚,在跟弟弟競爭時總是落下風,但唯有一件事,哥哥絕不相讓,總是占了絕對的上風——但凡出門,只要媽媽在,總是要媽媽抱,不容弟弟爭奪。有段時間,只要弟弟一靠近媽媽,他就變得跟怒目金剛似的,又哭又推又搡??墒牵幸淮?,弟弟病了,需要媽媽照顧,他突然好像懂事了,雖然之后還是依戀媽媽,但他好像也明白:媽媽不只是他一個人的。
兄弟倆種種習慣和規則的習得,我不太確定是否跟我有兩個孩子有關;但他們去外面玩的時候,比起別的孩子,確實更少些占有欲,更少侵略性,也更樂于和人分享。
自私是本能,是原始的動物性,分享則是人的社會性。常常有朋友困惑,我們也在教孩子學習分享,可孩子就是不愿意?;蛟S因為,那樣的教育只是單純的教育,并沒有落到實處,面對疼愛他的大人,孩子不可能體驗到真正的競爭。父母不會真的跟孩子分享,總會讓孩子享用最好的東西。要讓小朋友學會分享,或許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多跟其他小朋友相處。只有跟同樣的人共處,才更容易學會建立規則,習慣分享。
養育孩子是一個漫長的旅程,艱難的旅程,可是,也必然是溫馨的旅程,愛的旅程。
(摘自《南都周刊》2015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