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哲新
(中國化工安徽省化工設計院,安徽合肥 230009)
市政給排水工程實現環保節能的措施探討
吳哲新
(中國化工安徽省化工設計院,安徽合肥 230009)
市政工程建設與城市建設和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它不僅僅是一道城市的風景線,更是考察一個城市及其城市化水平的標準。文章首先簡要闡述了市政給排水工程的主要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對節能環保技術措施在市政給排水工程的應用進行論述。期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對市政給排水節能、環保目標的實現有所幫助。
市政給排水 節能 節水 環保
大體上可將市政給排水工程的內容劃分為以下兩大類:即給水系統和排水系統。
1.1給水系統
在城市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很多資源都出現了短缺現象,部分地區都面臨著水資源危機。由于這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資源,所以在市政給水系統設計的過程中,要盡可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和重復用水率。各個地區因實際條件均不相同,為此,在給水系統設計中,要充分考慮本地的情況,在雨水充沛時,要積極儲水、存水,并在水資源充足的季節進行相關的用水活動,非用水項目則應放在干旱的季節進行。各地區的水資源分布情況并不均勻,基于這一特點,對市政給水系統的設計,要以優化水資源配置為前提,做好水量的預測工作,爭取實現水資源的供需平衡,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
1.2排水系統
市政給排水工程中,給水系統主要負責提供水資源,而排水系統的作用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工業生產廢水的排放、城市居民生活廢水的排放、防洪排澇等。要合理確定排洪規劃的重現期,通常應以10年一遇為標準。(2)排水系統規劃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對城市的污水處理能力予以充分考慮,并采取有效的技術手段實現節能、環保的目標。排水系統設計中,要選用合適的排水管網,并保證排水管的高程合理,由此不但能提升污水的排放效率,還能節約投資。(3)為獲取準確、可靠的計算數據,可運用圖形測量的方法確定排水管道的管徑和坡度,盡可能對排水和道路工程進行同期設計,這樣既能節約能源,又能減少相關資源的浪費。
2.1給水節水技術措施
我國的水資源雖然比較豐富,但由于人口較多,致使人均水資源的占有量較少。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在市政給排水工程中,必須采取先進的節水技術措施,有效節約水資源。減少給水系統的用水量是節約水資源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
(1)可實行分戶安裝水表。相關統計數據結果顯示,分戶安裝水表能夠節約30%左右的用水量,安裝水表的成本可在5年左右收回,同時還能緩解水壓力和供水量不足等問題。(2)衛生器具節水。應盡可能選用節水性能較好的衛生器具,并對沖刷水流量進行控制,如采取節流閥、減小配水管徑等方法。(3)控制非容積式衛生器具的使用時間。在對淋浴器、冷熱水龍頭進行使用的過程中,為減少調溫時的水量損失,可加裝自動調溫裝置。
2.2新型管材的應用

表1 節能環保型管材的特點
在市政給排水工程的建設過程中,污水管網的設計是重中之重,其直接關系到污水的回收再利用,對水資源的節約具有重要意義。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國市政給排水工程中的污水管道所采用的管材多以鋼筋混凝土管為主,在不斷的應用中發現,此類管材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接口部位容易出現損壞現象,一旦接口損壞,則會造成污水滲漏,會對地下水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極為不利。為此,在市政給排水工程的污水管道設計中,應選用節能環保型排水管材。此類管材的特點如表1所示。
由表1中給出的管材特點可知,在實際工程中,合理運用此類管材,能夠達到節能、環保的目標。
2.3環保型雨水口
雨水口既是市政排水系統中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市政道路中不可或缺的設施,其對道路的完好、城市環保以及安全渡汛具有直接影響。基于這一前提,應當選用帶有截污功能的環保型雨水口。為有效減少由地表徑流產生的非溶解性污染區進入到受納水體當中,我國現行的GB50014-2006(2011修訂版)中新增了雨水口應設置污物截留設施的規定。非溶解的污染物主要包括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泥沙、煙蒂等等,這些污染物由雨水口進入到排水系統中后,會造成排水系統局部堵塞,從而使過水斷面減小,由此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現象。具備截污功能的雨水口能有效減少進入排水系統內的污染物,掛籃由耐用性較高的聚丙烯土工無紡布制成,便于安裝,若是加入由共聚物制成的吸油棉條還能吸附雨水徑流中的油、碳氫化合物等物質。由于集水設施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此類產品也有多種規格,主要分為兩種,即矩形和圓形,前者可用于雨水口,后者可用于檢查井。應用時需要注意的是,要對其進行定期清理,以免影響雨水口的集水功能。
2.4太陽能技術
為了實現市政給排水工程節能的目標,可在實際工程中,合理運用太陽能技術,如將集熱板或是熱水箱安裝在建筑屋頂,使其直接對太陽能進行利用,以此來降低能耗。
綜上所述,市政給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重要環節之一,科學合理給排水設計,不但能為城市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而且還能節約資源、降低能耗。為此,在具體工程中,可應用節水技術措施、太陽能技術、新型管材、環保型雨水口等,確保給排水工程發揮自身作用的同時,達到節能、節水、環保的目標。
[1]龐波.從宏觀和微觀層面探討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與節能的關鍵要素[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10).
[2]肖振海.現代城市市政給排水規劃設計與節能問題分析探討[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14(6).
[3]盛陪基.給排水工程設計中的節能問題應引起重視[J].江西能源,2012(7).
吳哲新(1980—),男,安徽安慶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給水排水及環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