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國斌 趙紅磊 徐晶晶
丘疹型血管角化瘤1例
舒國斌 趙紅磊 徐晶晶
臨床資料 患者,女,28歲。左下腹散在丘疹5年。5年前發現左下腹散在丘疹有光澤,米粒大,無痛不癢、邊界清楚,無紅腫及皮膚潰爛,未作治療,近年來皮損逐漸增多,無任何不適,于2012年2月就診本院。體格檢查:一般情況好,淺表淋巴結無腫大,心肺(-),腹平軟,肝脾未及腫大。皮膚科情況:左下腹散在丘疹有光澤,米粒大,邊界清楚,最大丘疹周圍呈衛星狀分布細小丘疹,無紅腫及皮膚潰爛,皮膚皮紋正常(圖1)。輔助檢查:血尿常規正常,肝腎功能正常,癌胚抗原1.66 ng/mL。組織病理檢查示:鱗狀上皮乳頭狀增生,表面角化過度伴角化不全,上皮角延長,表皮內、真皮乳頭區及真皮淺層見多量血管增生,血管彎曲,大小不一,擴張明顯,間質少量淋巴細胞浸潤(圖2)。病理診斷:血管角化瘤。行二氧化碳激光治療,隨訪1年無復發。

圖1 左下腹散在丘疹有光澤,米粒大,邊界清楚,最大丘疹周圍呈衛星狀分布細小丘疹

圖2 鱗狀上皮乳頭狀增生,表面角化過度伴角化不全,上皮角延長,表皮內、真皮乳頭區及真皮淺層見多量血管增生,血管彎曲,大小不一,擴張明顯,間質少量淋巴細胞浸潤(HE,×40)
討論 血管角化瘤??煞譃?型,① 肢端血管角化瘤(mibelli);②陰囊血管角化瘤(fordyce);③丘疹型血管角化瘤;④局限性血管角化瘤;⑤泛發性系統型彌漫性軀體血管角化瘤。1丘疹型血管角化瘤又稱孤立型血管瘤,多發生于青年人,皮損常為單個,偶可為多個丘疹結節,直徑為2~10 mm,早期皮損為鮮紅色,質地軟,以后變藍色或黑色,并有角化過度,下肢最多,無自覺癥狀。本例皮損位于左側下腹部,為多發性丘疹,米粒大,質軟,光澤,臨床少見。組織病理特點:丘疹型血管角化瘤與肢端血管角化瘤、陰囊血管角化瘤及丘疹型血管角化瘤組織相基本相同,不是真性血管瘤。在真皮乳突層內毛細血管擴張,部分被延伸的表皮嵴包繞,晚期擴張毛細血管壁緊貼表皮嵴,有些完全被表皮嵴包繞,似表皮內血囊腫。偶見血栓形成和機化。部分病例真皮中部也可以出現血管擴張,但不累及真皮下部。血管周圍有時可有輕度炎癥細胞浸潤,彈性纖維斷裂。較陳舊損害表皮角化過度,棘層不規則肥厚。
治療:本例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療。
1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1610-1611.
(收稿:2013-08-24)
寧波市北侖區人民醫院,浙醫一院北侖分院皮膚科,3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