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亞蘭 蔡 華 穆道鳴
紅藍光交替照射聯合丹參酮治療面部尋常痤瘡療效觀察
霍亞蘭 蔡 華 穆道鳴
我們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利用紅藍光交替照射聯合丹參酮治療面部尋常痤瘡患者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 84例尋常痤瘡患者均來自皮膚科門診。根據患者的條件及要求,分成兩組。治療組41例,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齡12~36歲,平均19.7歲,病程24天至3年,平均2.9個月。對照組43例,其中男21例,女22例,年齡13~41歲,平均20.6歲,病程20天至4.2年,平均3.2個月。所有患者皮損形態有粉刺、炎性丘疹、膿皰、結節及囊腫。病情分度依據pillsbury分類法。治療組:I度(輕度)13例,II度(中度)15例,III度(重度)8例,IV度(重度~集簇性)5例。對照組:I度(輕度)15例,II度(中度)12例,III度(重度)10例,IV度(重度~集簇性)6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情及病程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排除標準:(1)治療前3周內接受過抗生素、維A酸類、性激素、糖皮質激素等藥物治療;(2)使用過光敏性藥物、患光敏性疾病、光敏性皮膚及精神病患者;(3)妊娠及哺乳期婦女;(4)有皮膚癌傾向者;(5)免疫缺陷性疾病患者;(6)高血脂、肝腎功能異常者;(7)治療期間不能遵醫囑配合治療者。
1.2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用紅藍光治療儀,以LED(發光二極管治療頭)為光源,其中藍光波長為415± 10 nm,輸出強度40 mW/cm2,標準劑量為48 J/cm2,紅光波長為630±10 nm,輸出強度105 mW/cm2,標準劑量為126 J/cm2。按要求,照射前戴好防護眼鏡,將儀器面罩對準患者面部,垂直距離25 cm左右,照射20 min,1周治療2次,先藍光照射1次,繼而紅光照射1次,8次為1療程。治療組在紅藍光照射基礎上聯用丹參酮膠囊(河北興隆希力藥業有限公司)口服,4粒/次,3次/d,連續服用4周,4周后評價療效。
療效判定標準:皮損減少率=(治療前-治療后)皮疹數/治療前皮疹數×100%。痊愈為皮損減少率≥90%以上;顯效為60%~89%;好轉20%~59%;無效為<20%,總有效率=顯效率+痊愈率+好轉率。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
治療8周結束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5.11%,對照組總有效率為63.33%。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顯著性(χ2=4.85,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結果,見表1。

表1 治療組與對照組的療效比較
不良反應:所入選病例治療中,面部照射紅藍光治療尋常痤瘡未發現有嚴重的不良反應,少見且較輕微的反應包括:面部紅斑灼熱感、干燥繃緊感等。全部患者的不適都為自限性或外用維生素E乳膏即可消除。
丹參酮在中藥丹參中的含量較高,有較強的生理活性,是丹參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經臨床證明其具有抗菌、抗炎和類雌性激素樣活性,可抑制皮脂溢出,對多種感染性疾病有效。1,2
紅藍光治療尋常痤瘡的機制是由于尋常痤瘡丙酸桿菌代謝過程中,產生原卟啉IX,受到波長為(415 ±10)nm的藍光光照射后,原卟啉IX受激發與氧氣反應產生具有細胞毒作用的單態氧,3破環胞膜導致以下作用:殺滅尋常痤瘡丙酸桿菌;破壞皮脂腺;作用于角質形成細胞減少毛囊堵塞;抗炎修復。而波長為630±10 nm的紅光穿透較深,有利于改善深部組織血液循環,加速炎癥消退,同時可以促進皮膚膠原的重整和組織修復,促進傷口愈合和嫩膚。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輕微,紅藍光交替照射聯合丹參酮治療面部尋常痤瘡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
1周華,沈永年,吳紹熙.丹參酮治療尋常痤瘡及對皮脂和丙酸桿菌的影響.中華皮膚科雜志,1992,25(1):3.
2周展超,鄭家潤,徐文嚴.安替舒通及丹參酮抗金黃地鼠皮脂斑增生的研究.中華皮膚科雜志,1997,25(1):3.
3Nouri K,Villafradez-Diaz LM.Light/laser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acne vulgearis.JConsmet Dermatol,2005,4(4):318-320.
(收稿:2013-02-28)
新疆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皮膚科,新疆克拉瑪依,8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