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慶芳于 飛
氟芬那酸丁酯軟膏聯合光子治療儀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
盧慶芳1于 飛2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指帶狀皰疹痊愈1個月后皮損部位仍有頑固性、持續性的劇烈、難以忍受的疼痛,是帶狀皰疹常見的后期并發癥,好發于老年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病程可達數月甚至1年以上,1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本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應用5%氟芬那酸丁酯軟膏配合光子治療儀照射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61例,取得較滿意療效。
1.1病例資料 納入標準:符合《臨床皮膚病學?中PHN的診斷標準,2且疼痛時間持續1個月以上者。排除標準:同時接受其他方法治療的患者。選擇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皮膚科門診PHN且堅持完成治療的患者117例。其中男48例,女69例。年齡18~70歲;病程1~12個月。117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61例,其中男33例,女28例;年齡18~70歲,平均59.9±9.1歲;皮膚損害愈后神經痛病程1~12個月;疼痛部位:頭面部神經痛3例,胸背部神經痛18例,腰腹部神經痛14例,骨盆部神經痛12例,四肢部神經痛14例,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跳痛、針刺樣疼痛或灼痛,疼痛評分為7.21±0.97分。對照組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齡20~68歲,平均60.1±8.9歲;皮膚損害愈后神經痛的病程1~12個月;疼痛部位:頭面部神經痛2例,胸背部神經痛18例,腰腹部神經痛11例,骨盆部神經痛10例,四肢部神經痛17例。同樣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跳痛、針刺樣疼痛或灼痛,疼痛評分為7.52±0.98分。兩組年齡、病程、發病部位及疼痛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差異。
1.2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5%氟芬那酸丁酯軟膏(商品名:布特,同聯集團沈陽抗生素廠)均勻的搽于患處,輕微摩擦至軟膏完全吸收,30 min后再用Carnation系列光子治療儀(深圳普門科技有限公司)治療。光源材料屬于高光功率半導體固態冷光源,波長640±10 nm,皮下3~5 cm直接照射患處。光照與皮損距離20 cm,有效照射面平均光密度為70 mW/ cm2,每次治療單元時間10 min,每日1次,連續4周。對照組采用維生素B12500μg肌注,每日1次,吲哚美辛25 mg、維生素B120 mg,日3次,配合光子治療儀照射,日1次,連續4周。
1.3臨床療效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4周觀察療效及不良反應。通過VAS評分法3評價止痛效果,即0分:無痛;3分以下:輕微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影響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疼痛強烈難忍。顯效:VAS評分0~2分,疼痛明顯恢復;有效:VAS評分4~6分,疼痛部分恢復;無效:VAS評分7~10分,疼痛無恢復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病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通過SPSS 13.0軟件包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雙側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以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前疼痛評分分別為7.21± 0.97分和7.52±0.98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和對照組的評分值分別下降至2.77±0.76分和3.96±0.87分,治療組治療后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不良反應及轉歸:治療結束后繼續隨訪1個月,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復發 2例(3.28%)和 8例(14.2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過程中兩組均未發生不良反應。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一般認為本病與病毒侵犯脊髓神經后根的神經節,引起的神經組織內炎性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神經纖維粘連及疤痕形成等有關。1
5%氟芬那酸丁酯軟膏是非甾體類外用藥,具有較強的抗炎活性,其抗炎機制主要是在機體細胞內阻斷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及白三烯等炎性介質,從而達到抗炎、止癢、鎮痛的作用。25%氟芬那酸丁酯軟膏對血管通透性、急性炎癥及遲發型變態反應均有抑制作用,其毒性低,很少發生皮膚刺激,也無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不良反應。3光子治療能增加白細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自體消炎,可改善微循環,提高細胞攜氧能力和細胞有氧呼吸作用,加快細胞新陳代謝。同時,紅光能夠穿透深層組織,使病損處巨噬細胞釋放相應細胞因子、生長因子等促組織修復物質,4提高細胞活性和降低炎癥部位5-羥色胺含量,達到止痛療效。5本文中治療組治療后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治愈率較對照組高,復發率低。
1張冬云,張麗,張春敏,等.急性期帶狀皰疹患者神經電生理改變與后遺神經痛的相關性分析.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1,33(2):146-148.
2王玉文,蒙秉新.糖皮質激素降階梯療法治療慢性濕疹臨床療效觀察.臨床皮膚科雜志,2011,40(5):303-305.
3蔣昕,陳韻如,邱威.氟芬那酸丁酯軟膏聯合鹵米松乳膏治療慢性濕疹110例.皮膚病與性病,2011,33(3):164.
4楊燦.紅光聯合藥物治療帶狀皰疹神經痛臨床觀察.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1,(21):76-77.
5賈敘鋒,傅麟煒,楊鈺鑫,等.Carnation 33光子治療儀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河北醫學,2010,16(9):1065-1067.
(收稿:2015-05-18)
1棗莊市皮膚病性病防治院,山東棗莊,277500
2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三工種局醫院,山東德州,25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