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強 王 莉
(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1)
某市中小學校教室衛生的調查與分析
羅 強 王 莉
(山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1)
目的 調查和分析大同市中小學教室衛生情況,根據調查結果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給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方法 抽樣選取近六年(2008年至2014年)大同市所建造的中小學校10所,然后隨機在每所學校中抽取6個教室,對這60個教室的衛生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結果 60個教室中采光系數合格的有53個教室,合格率達到了88.33%;窗地面積比合格的教室有57個,合格率達95%,教室的采光情況良好,而照明情況有待改善;中小學教室的人均面積符合國家標準;環境噪聲以及室內微小氣候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但是教室的課桌椅分配符合率不合格,情況不樂觀,需要得到學校的重視。結論 大同市中小學教室的衛生情況不是很好,尤其課桌椅分配符合率以及教室的照明情況等需要得到有關部門的特別重視,總之,大同市中小學教室的衛生情況仍然有待完善。
中小學;大同市;教室衛生;調查與分析
學生每天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呆在教室中學習,教室衛生對學生的身體健康影響是非常大的。良好的教室衛生一方面可以確保學生健康成長,另一方面還可以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提高學習效率。為了更好地優化學生的學習環境并保證學生身體健康,我們對大同市近幾年新建的中小學教室衛生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希望對中小學生預防近視眼以及一些其他的疾病有所幫助,報道如下。
1.1基本資料:本次調查采用的分層整群抽樣方法,一共抽取了10所近六年以來大同市新建的中小學校,再于每所學校中再抽選6個教室,其中小學5所30個教室,中學5所30個教室,所有教室都是向南采光,我們對這60個教室的衛生情況進行了監測。所監測的項目包括了教室的采光和照明、教室人均面積、課桌椅分配符合率、黑板平均照度、環境噪聲及室內微小氣候等。
1.2方法[1]:于今年冬至前后采用學生身高及課桌椅型號測量尺、遮光板、鋼卷(直)尺、照度計、普通聲級計、溫濕度計、便攜式空氣質量分析儀等監測工具對上述幾項監測項目進行監測,測量的時間選在上午,并且選擇在陰天下進行監測。根據《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 50033-2013)和《采光測量方法》(GB/T 5699-2008)對教室的采光和照明進行監測;教室人均面積依據《學校衛生綜合評價》(GB/T 18205-2012)及《中小學校設計規范》(GB 50099-2011);根據《學校課桌椅功能尺寸》(GB/T 3976-2002)和《學校衛生綜合評價》對課桌椅分配符合率進行監測;按照《采光測量方法》、《學校衛生綜合評價》以及《中小學校設計規范》對黑板進行監測;教室的環境噪聲和室內微小氣候的監測依據分別是《公共場所噪聲測定方法》以及《中小學教室換氣衛生標準》。
1.3評價指標:GB/T 18205-2012《學校衛生綜合評價》作為本次監測的評價標準。

表1 教室采光和照明合格的教室數量

表2 教室一般情況及黑板衛生情況合格率的調查分析表(%)
1.4統計學分析:本次調查所得的數據均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然后數據錄入采用EpiData3.1進行。
教室的采光情況:60個教室中采光系數合格的有53個教室,合格率達到了88.33%;窗地面積比合格的教室有57個,合格率達95%;后墻反射比合格的有13個,合格率只有21.67%;有19個教室的黑板反射比合格,合格率為31.67%。教室的照明情況:課桌面平均照度合格的教室有18個,合格率為30%;黑板面照度均勻度合格的教室有9個,合格率為15%;黑板面平均照度的合格率達46.67%;所有教室的照明燈的懸掛高度都滿足相關的規定;而燈管的排列方式合格的教室卻不到一半。具體情況見表1。
教室的人均面積及黑板衛生情況:小學教室中人均面積符合率為30%,中學教室人均面積的符合率為43.33%。具體情況見表2。
課桌椅的分配符合率:課桌分配達標率為15%,分配符合率不小于80%的教室共有9個,其中中學有6個,小學有3個,達標率分別為10%和5%;課椅分配達標率為13.33%,分配符合率不小于80%的教室共有8個,其中中學5個,小學3個,達標率分別為8.33%和5%。可見,中小學教室課桌椅的分配符合率非常低。
教室環境噪聲和室內微小氣候:所有的教室均符合標準,受到外界環境噪聲的影響非常小;教室二氧化碳合格率為95.6%。
教室是中小學生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教室的衛生情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影響是非常大的,教室的采光情況直接地影響了學生的視力以及學習效率[2]。總之,相關國家監測部門應該認真地對中小學衛生狀況進行監測,這對于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通過本次調查發現,大同市2008年至2014年這六年間所建造的中小學校的采光情況、環境噪聲以及室內微小氣候等方面基本上是符合國家的標準的,和以前的學校相比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教室的照明情況卻不容樂觀,主要是因為學校燈管的排列形式不恰當或是學校為了節約成本將燈管的安裝數量縮減。據調查,中小學教室的人均面積不符合國家衛生要求,大部分的教室都有出現人數超標的現象,教室擁擠一方面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會使前排學生離黑板太近,從而致使學生的視力變差。另外,教室的課桌椅分配符合率基本上處于一個很低的水平。課桌椅與學生身高的相符度對學生的視力、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學校使用過大號或較小號的課桌椅,會對學生的脊柱和坐姿產生極大的不利影響[3]。因此,在教室課桌椅這一個方面上,學校以及教育部門應該給予高度的重視。
綜上所述,中小學生處于成長發育的階段,教室的衛生情況會對他們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學校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標準,從而避免學生因為教室不良的衛生環境而受到傷害。尤其是在配置課桌椅時,學校要針對學生的身高及發育情況來配備。總之,學校、衛生部門及教育部門應該高度重視中小學教室衛生,給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好的環境。
[1] 葉廣俊.現代兒童少年衛生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6-29.
[2] 周瀟瀟,梁鴻鏢.臺州市2013年中小學校教學環境衛生監測狀況[J].中國學校衛生,2014,35(10):86.
[3] 李凱,徐正龍,張頻.張家港市中小學校教室衛生監測結果[J].職業與健康,2012,28(15):114.
R126
C
1671-8194(2015)35-02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