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家選,張東獻,郭延東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南陽473061)
高職高專醫學生臨床實踐學習現狀的研究
方家選,張東獻,郭延東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南陽473061)
高職高專;醫學生;臨床實踐;學習現狀
醫學臨床實踐學習是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向臨床工作過渡、實現醫學生就業準備教育以及職業定位的重要階段,是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抽象模式與具體思維結合的重要教學過程[1]。通過臨床實習,有助于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知識的融合,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臨床應用能力,使學生更快適應臨床工作的實際需要,對實現面向基層、農村和社區服務的技能型、應用型高職高專臨床醫學人才的培養目標具有重要意義,也一直是我國高職高專醫學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重要研究內容。因此,針對高職高專進行臨床實踐的學生開展問卷調查研究,對比分析當前高職高專醫學生臨床實踐的學習現狀,認清制約當前高職高專臨床醫學生實踐技能水平的因素,可為構建與高職高專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滿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需要的醫學專門人才的實踐教學體系提供參考,現將相關研究介紹如下。
1.1調查對象和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書面問卷調查的方式,針對我校2012級高職臨床醫學普通專科實習生以隨機抽樣的方法發放、填寫問卷,及時回收后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
1.2調查內容
結合高職高專醫學臨床實踐學習的特點,問卷內容主要涉及以下內容:(1)基本情況:主要包括專業、性別、實習醫院級別、科室名稱、帶教教師情況、實習時間等;(2)影響實習的主、客觀因素,實踐考核方式適應性、實習效果及專業技能掌握情況的調查;(3)當前高職臨床醫學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開展情況和建議。在搜集定量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對醫療衛生機構的實地調查獲得定性資料,其中以定量資料搜集為主。
2.1一般情況
本次調查涉及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學、中醫學、針灸推拿和口腔醫學6個專業,共發放問卷2 000份,回收有效問卷1 873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3.65%。被調查對象男女比為0.72∶1,實習生均在二級甲等以上醫院實習,在醫院實習時間最短5個月,最長8個月,平均為7個月。
2.2造成醫學生對實習缺乏興趣的原因(見表1)

表1 醫學生對實習缺乏興趣的原因
針對造成醫學生對實習缺乏興趣的原因調查顯示:61.83%的學生認為實踐機會太少,認為實踐機會多的學生只占2.67%。出現這種現象多與學生認為帶教教師不負責任或者對科室不感興趣等有關,但也受到帶教教師不放心、患者及其家屬不同意、擔心自己技術不行、實習進修人員多而輪不到自己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學生臨床實踐鍛煉環節,學校應當加強與帶教教師的合作協調,同時針對學生的專業興趣合理制訂實習計劃,積極進行引導,努力使學生對臨床實踐有全面的認識,并激發實習的興趣。
2.3醫院輪轉實習效果(見表2)

表2 醫院輪轉實習效果
在醫院輪轉實習的過程中,多達82.33%的實習生認為處理本科室常見病、多發病的能力一般或尚需教師進行指導。這說明在臨床實踐學習中并沒有達到高職醫學生臨床實踐技能中要求的對常見病、多發病熟練掌握的教學效果。究其原因,除了接近一半的學生沒有在進入新科室前做好準備工作外,多認為與學生在科室輪轉時間短有關系。當前,學生實習科室輪轉時間多為1個月,這對于學生全面了解更多的臨床疾病有幫助,但也造成了對某一科室相關疾病知識掌握不深入的情況,因此在安排轉科時可以適當延長單個科室的輪轉時間,建議以2個月為宜。
2.4理論教學與實踐技能掌握情況的相關性(見表3)

表3 理論教學與實踐技能掌握情況的相關性調查
關于“您對任課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滿意度”的調查顯示,90.28%的學生表示滿意,不滿意的學生占7.89%。而對“你認為在學校所學理論知識與當前臨床實踐關系如何”的調查,90.28%的學生認為有關系,其中60.06%的學生認為關系密切。這些都充分體現了高職醫學院校臨床課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教學管理過程中,一方面注重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另一方面注重探索醫教結合的新模式。
2.5現行教學大綱與常見病種的適應性(見表4)

表4 現行教學大綱與常見病種的適應性調查
在現行教學大綱與常見病種適應性的調查中,學生根據自己的臨床實踐體會,認為大綱與常見病種相一致的占88.36%,但認為完全一致的只占8.86%。這說明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在銜接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有待繼續完善理論教學內容,在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中需要緊密貼合臨床實際。
2.6實習前強化實訓對當前臨床實踐的影響(見表5)

表5 實習前強化實訓對當前臨床實踐的影響
在學校開展臨床類專業學生實習前強化實訓對當前臨床實踐影響的調查中,46.77%的學生認為影響很大,43.73%的學生認為影響一般。這說明開展實習前強化實訓對于提高學生臨床實踐技能水平的確有很大幫助,但強化實訓的效果還有待增強。因此,需要在后續的工作中合理規劃,加強指導,嚴格管理,為進一步增強臨床實踐技能培訓效果奠定基礎。
我國高職高專醫學院校擔負著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培養專業技能型、應用型醫療衛生人才的重任,注重學生基本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2]。臨床實踐學習作為高職高專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踐教學體系的主要環節,伴隨著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實踐教學改革的深入,迫切要求我們不斷完善實踐教學體系。通過對高職高專醫學生臨床實踐學習現狀的調查分析,我們認識到高職高專臨床醫學實踐教學技術的深入發展和教學理念、模式的不斷轉化,迫切需要建立起與當前高職高專臨床醫學發展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而臨床實踐作為重要的過渡階段,在不斷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力、滿足高素質技能型醫學人才培養中具有重要意義。面對臨床實踐中醫學生存在的專業認知、動手能力、理論知識、溝通能力、創新能力、自學能力不足等幾個方面的問題,需要我們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1)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優化臨床實習環境;(2)完善實訓平臺建設,創造仿真教學條件;(3)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實踐帶教水平;(4)規范臨床實習管理,完善實踐考核機制;(5)抓好崗前思想教育,端正實踐學習態度;(6)創新實踐教學方法,構建實踐教學模式。
[1]姜麗,熊立新.高職高專醫學生臨床實習質量監控探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14):77-78.
[2]唐秀榮,劉麗,幸坤艷,等.基于崗位的高職醫學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信息,2013(34):155.
G526.5
B
1671-1246(2015)20-0133-02
2014年度河南省醫學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重點研究項目(2014SJGLX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