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十團菜籃子建設工作,堅持政府引導,實行規模生產,強化科技支撐,提高經濟效益,全團菜籃子工程建設逐步向規?;?、標準化、高效化發展。
十團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目前共建成溫室大棚406座,占地面積580畝。2014年共生產各類蔬菜2500噸,全部銷往阿拉爾市及周邊團場。
2014年,全團牲畜出欄6.2萬頭,同比增長3.3%。家禽出欄8.3萬只,同比增長6.8%。肉蛋總產4795噸,同比增長6.8%,鮮奶5200噸,同比增長1.1%。全團共有規?;膛鲆粋€,規模化豬場一個,規模化蛋雞場一個,育肥羊場一個。
民以食為天,食以菜為先。近年來,十團立足政策引導、科技推動、輻射帶動和產銷聯動,積極引導職工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推進菜籃子工程建設。主要做法有:
加大菜籃子基地建設。為發揮城郊優勢,優化經濟結構,2011年至2012年,十團投資1000余萬元在循環經濟示范區建成溫室大棚65座,占地面積240畝;2013年,十團繼續投資1000余萬元,建成溫室大棚300余座,目前大棚已全部投入使用。蔬菜種植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實行訂單種植,產品統一收購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種植的反季節蔬菜有黃瓜、辣椒、西紅柿、芹菜等。蔬菜基地依托養殖區發展,主要肥料為養殖區畜禽糞便及沼渣、沼液,病蟲害防治以生物技術為主,所產蔬菜達到綠色標準。
逐步建成加工存儲設備。2014年,十團投資600萬元建成凈菜包裝車間1個,冷庫2個,收購的新鮮蔬菜按照品質分級,進行清洗、包裝、儲存,大大提高了蔬菜品質。
蔬菜直銷,減少中間環節。2014年,十團成立副食品經營公司,在阿拉爾市設立惠香源、金香源等7個惠民副食品銷售超市,并投資100 余萬元在阿拉爾市綜合批發市場建立蔬菜批發門市部,形成了從蔬菜收購、存儲到銷售的一條龍體系,實行“產-供-銷”一體化經營模式,從而做到生產有保障、產品可追溯、銷售有保障的高效農業生產模式,減少中間銷售環節,讓廣大消費者得到實惠。
加大“藍泊灣”品牌建設。十團根據市場導向,按照基地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的要求,打造標準、安全、健康的蔬菜生產源頭,促進“藍泊灣”品牌一流化。通過對蔬菜種植環節的監管,維護并提升“藍泊灣”品牌形象,打造健康、綠色、安全的“藍泊灣”有機蔬菜生產源頭。
(本刊記者劉月姣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