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輝
從寫生到創作
○朱輝

朱輝
1937年生于湖南衡陽,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文史館館員,2002年退休。曾任湖南師范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湖南省第四、五屆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曾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會全國高等師范院校優秀教師獎”“湖南省優秀教師獎”并記二等功。1964年,水彩畫作品《曬棉場上》《老船長》《煉鋼工人》入選第四屆全國美展,其中《曬棉場上》《老船長》為中國美術館收藏;1995年,“朱輝、殷保康、李朋林、張小綱四人水彩畫展”于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作品《果盤里的桔子》為中國美術館收藏;“文革”后,作品先后入選第六、七、八、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和全國第一、二、三、四、五、六屆水彩(粉)畫作品展覽,多幅作品入編《中國美術全集(現代卷·水彩)》《中國水彩畫圖史》《中國當代美術作品集》《當代中國水彩(粉)畫選》并為江蘇美術館、深圳美術館、印度尼西亞水彩畫研究會收藏;2006年,作品《紅辣椒、黃辣椒》參加“中國百年水彩畫展”;2011年,作品《草莓與橘子》等五幅作品參加“全國老水彩畫家經典作品邀請展”;2015年,作品《賣雞蛋的老大爺》《紅辣椒、黃辣椒》參加于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百年華彩——中國水彩藝術研究展”,其中作品《賣雞蛋的老大爺》為中國美術館收藏。出版有《水彩畫技法舉要》《水彩靜物畫教程》《朱輝水彩畫》《從寫生到創作——水彩人物畫》《朱輝水彩寫生作品集》等著作與教材。
1952年,當我還在湖南藝術學校第六班學習時,學校開設的課程中就有素描課、速寫課、水彩課等等,都是一些寫生課程。在當時的整個教學安排中,寫生教學所占有的比重可以說是很大的。正是通過這樣一些系統、嚴格的寫生訓練,使我對于藝術表現的一般規律、方法和技能有了初步的認識與掌握。
藝術學校畢業后,我走上了教育工作崗位,教學之余,仍是堅持寫生。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日后繼續升學作準備,二則是為了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繪畫技巧和創作能力。當時的想法,即使考不上大學,至少可以做一名反映校園生活的業余畫家。于是節假休息日,便常常約好學生或同事,為他們寫生畫像,有時還會邀上幾個意氣相投的畫友,一塊寫生。幾年下來,居然積累了不少寫生作品,偶爾,其中也會有一、二幅發表在《湖南日報》上。記得有一幅水彩人物寫生作品《少先隊員》入選了湖南省首屆美展,這是自己的繪畫作品第一次在展覽會上展出。
進入大學,寫生仍是自己所經歷的一種主要課堂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安排基本都是寫生課。期間,當我有幸到浙江美院進修時,學習也是以寫生訓練為主。每日上午在畫室畫素描或色彩人物寫生,下午到西子湖畔進行風景寫生,晚上,則多在學院圖書室翻閱書藉與畫冊,還曾經去上海、紹興、蘇州、無錫等地寫生。那時,記憶最為深刻的是印象主義畫風,在印象派畫家的寫生作品中,充滿著光與色的靈動和變幻,一切都顯得是那么的生氣勃勃,自己深感激動、振奮的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心中對于寫生的信念。當年畫的一些水彩寫生作品,如《西湖雨霧》《靈隱小徑》《陽光下》,曾入選了浙江美院舉辦的“江山如此多嬌”畫展,另有80余幅作品,則是組成了自己返湘后在湖南藝術學院美術系舉辦的生平第一個個人畫展——朱輝水彩畫進修匯報展。
此后五十余年的水彩畫藝術實踐與教學工作中,我始終將教學、寫生、創作與理論研究看作一個互動的整體,它們之間是一種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支持的關系。例如,寫生技巧提高了,示范能力強了,示范作品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肯定會好;而教學效果好了,為理論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為理論研究水平的提高又創造了可能;理論研究水平提高了,眼界高了,又促使創作更上一層樓。在這種良性循環的推動下,我的寫生經歷了一個由“崇法摹形”的習作階段轉化到融入主觀創作思維來進行寫生的創造階段的過程,由單純的感性寫生發展為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寫生,將整個寫生過程都當作創作過程來對待,既是寫生,亦是創作。
1979年到常德安鄉農村寫生期間,記得有一天,畫完一幅畫之后,回頭忽見一小女孩手挎提籃正站在自己身后陽光下,強烈的光影對比中,色彩十分含蓄也十分迷人。征得小女孩同意后,便立即為她畫了幅后來題名為《假日》的水彩速寫。因為擔心畫的時間久了,小女孩會離開,自始至終,作畫都是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下進行的,只求迅速把陽光下的色彩感覺表達出來。經過將近半個小時緊張的寫生,終于順利完成,逆光下小女孩那種怯怯的眼神,真是惹人憐愛。這是此次下鄉寫生畫得最得心應手的一幅,同時,也是我繪畫生涯中難以忘懷的一幕。
上個世紀80年代初,集市自由貿易剛剛興起,一日我去菜場買菜,見一白胡子老大爺正在賣雞和雞蛋,他那銀須飄逸的生動形象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常去買蛋、聊天的緣故,彼此就熟悉了,我便提出請他到美術系當模特,老大爺欣然答應。先是在教師進修室里做模特,后是在學生上課的班上做模特,久而久之,幾乎每學期都能在美術系大樓中見到他的身影,老大爺不經意間竟成了當時美術系最受歡迎的明星模特。請老大爺做模特畫寫生時,總是一邊畫,一邊聽他講故事,說笑話,有時還會唱上幾句花鼓戲,很是風趣。而一旦老大爺不說也不唱了,則保準會鼾聲漸起打起瞌睡來,所以畫畫時,常常還要安排一個人同老大爺聊天,以確保他情緒和動態的穩定,這也算是“名模”的特權吧。我曾經以老大爺賣雞蛋為題材畫過一幅創作,記得當初有了構思后,便將老大爺請來,并帶上他平時賣雞蛋的用具,依據生活中的場景布置在畫室里,然后,我便開始對景寫生,直至最終完成創作。在整個創作過程中,面對現實生活中的人與物進行創作寫生,不但畫起來心里踏實,而且,完成創作的信心也更充足。雖然畫面中的一切對象都是通過寫生完成的,但這種寫生又不同于一般的即興寫生,而是有明確的、整體的創作意識,指導著創作的每一個環節以及畫面上每一個細部的塑造,另外,同寫生對象的直接交流、互動,也更有利于畫面表現的深入和完整。
一件藝術作品的價值,并不取決于是寫生還是創作,而是由它自身的格調、內涵與藝術魅力,以及所展示出的材質媒介的美感和表現手法的獨到所決定。
從寫生到創作——現在回想起來,自己的藝術實踐與探索經歷中,因為寫生,而留下了多少幸福、美好的記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