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步華
提到數學,許多人的腦海中不禁與枯燥、乏味、嚴肅等詞匯相聯系。事實上,數學絕不僅僅是一種“思維體操”,也不僅僅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工具。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數學的文化功能正不斷凸顯,數學是一種文化也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數學文化是對數學知識、理論、運用、方法等方面的高度概括。同時,數學文化彰顯著數學思想、精神與品質,對一個人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數學文化是一種傳承
數學有著悠久的歷史。以我國古代數學專著《九章算術》為例,它分別對平面幾何圖形面積的計算、比例、體積計算、方程、勾股定理等方面做出詳盡的闡述,對世界數學史有著深遠的影響。縱觀目前小學各個版本的教材,我們不難發現,編者在數學知識、體系的編排上都做到了數學文化的傳承。教者只要很好地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便能讓自己的數學課堂真正地傳承數學文化。
例如,教學“字母表示數”一課時,許多教師善于創設情境,通過生活中、學習中的實例讓學生懂得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用來表示數,然后在初步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學會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數量之間的關系。教學中,教師所舉的例子緊扣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但是這樣的教學略顯單調。同時,用字母表示數這一知識點對于學生本就陌生,因此他們在參與、互動方面顯得有所不足。我們可以從“數的起源”入手,借助生動有趣的數學歷史瞬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上,把數學史與數學課堂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一步步引導學生了解字母表示數的意義。這時的數學課堂,不再是簡單生硬、抽象枯燥的字母不停反復地放映,而是打開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心靈之窗、樂趣之門。他們開闊了視野,驚嘆數學原來可以這樣學,震撼之余也更能感受到數學的智慧,以及傳統文化的博大。
當然,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根據教材的需要穿插一些數學知識、數學歷史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解數學知識,一定要注意處理好與教材的關系,切不可喧賓奪主、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