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工學院遼寧撫順113122)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變化,企業生產經營的內外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企業要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不但要關注企業內部,也要時時注意外部環境。所以,戰略管理被廣泛應用。傳統的管理會計已滿足不了戰略管理的需求,為了能全面地為企業的戰略管理服務,戰略管理會計方法應運而生。戰略是企業的經營者為了將來的發展、同時保持企業的競爭優勢,將生產、營銷、財務等各部門合理整合,以探討客戶、企業和競爭者為中心,實時為企業經營者提供重要消息,以便管理者做出準確的判斷,從而達到企業制定的戰略目標。
我國企業的戰略管理會計研究水平還處于初始階段,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戰略管理會計必將在我國全面實施。原因在于:(1)隨著計算機的普及,新的管理理念和技術已經應用到了企業管理中,企業的制造環境發生了變化;傳統的業績匯報時間較長,在新的環境中,企業要求在第一時間得到準確信息,而傳統的管理會計不能適應企業制造環境的變化。(2)傳統的管理會計已滿足不了當今市場發展的需求。各項統計數據顯示,除了企業的財務指標外,其他指標同樣重要。而傳統的管理會計僅能把財務指標羅列出來,和企業戰略目標相關的其他指標,如客戶滿意度、產品價格等,都不能給予提供,這就容易使經營者忽視市場、經營戰略、管理戰略等。經營者在做決定時,難免出現封閉性、應變性和短期性的弊端,戰略管理會計正好解決了傳統管理會計不能解決的問題。
我國學者在借鑒國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戰略管理會計方法進行了深層的探討,已有部分企業實施了戰略管理會計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對戰略管理會計方法認識不到位,企業內外發展環境中存在著一些影響因素,阻礙了該方法在我國的應用。戰略管理會計在實施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戰略管理會計引入我國的時間不長,大多被規模大、經營意識強的企業所采用,戰略管理會計在目標、方法等方面的內部聯系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這就阻礙了戰略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此外,大部分企業的戰略思維較為薄弱,更談不上將戰略管理會計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在企業中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大部分企業偏重財務會計,而忽略管理會計,更談不上戰略管理會計。企業在會計機構設置上,仍然把主要資源用到財務會計中,使戰略管理會計當成了財務會計的附加品。由于戰略管理會計沒有好的內部環境,想全面開展戰略管理會計自然受到了約束。
企業的內部管理形式對戰略管理會計的工作內容及應用情況等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我國大部分企業的內部管理模式還沒有完全適應這一環境的變化,部分企業經營者為了經濟利益只看到眼前,完全不顧及企業長久發展,更不會考慮應用戰略管理會計。
在運用戰略管理會計中,企業的經營者及會計人員對戰略管理會計的理解不夠深刻、知識結構不合理、在專業教育方面認知少、缺少戰略思維,不能開展系統的研究。戰略管理會計涉及內容較廣,有會計學科、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科、宏微觀經濟學及企業文化等,戰略管理會計人員與以前的核算型會計人員相比要求更高,不僅要具有由此及彼、去粗取精的認知能力,還要把握經濟發展變化的規律;財務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管理會計與戰略管理會計知識,還應具有企業管理方面的能力,這樣才能做到事前預計和事中掌握。
戰略管理思想是在20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部分企業的戰略意識比較薄弱,不能將戰略管理知識運用在實踐中。資源配置不合理的現象在市場經濟初期極其常見,在戰略意識弱、缺少戰略思想的企業中進行戰略管理會計十分困難。
戰略管理會計方法在實際生產經營活動中,不同于傳統的管理會計方法,它需要面對動態的、不斷變化的環境。因此,必須了解動態競爭在企業中的重要性,用發展的眼光來制定企業戰略,從而創造戰略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的環境。
戰略管理會計沒有具體的模式,這就要求企業對自身的情況做全面的分析和規劃,采購系統所需要的計算機軟、硬件等,設計出個性化的適合企業業務管理的應用軟件。同時,為了達到良好的效果,企業需要對人員進行培訓,這些都需要企業的財力支出,這也是影響戰略管理會計推進的原因。
在實踐中,企業經營者長期固化的管理思維很難在短時間內有所轉變,在潛意識中并沒有理解應用戰略管理會計的重要作用,也就不可能督促企業的內部管理人員進行全面學習和開展研究。
1.加強戰略管理會計方法的理論研究。目前,我國還沒有完全搭建起完整的戰略管理會計理論系統,而在實施中,有的企業已經超前引入了戰略管理會計方法。理論知識的研究落后于當前企業應用需求,嚴重阻礙了戰略管理會計的應用與發展,推廣戰略管理會計可以在充分考慮自身條件的基礎上,有選擇地借鑒國外的研究成果,可以成立專門的機構進行戰略管理會計理論研究工作,吸引各領域知名專家和學者參予,對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逐漸完善戰略管理會計的理論框架。
2.打破傳統理念,大力宣傳戰略管理會計。戰略管理會計可以說是一種觀念,它是想將企業的管理者打造成具有創新、求異的改革意識和自強、務實的奮斗精神。優秀的企業價值文化與每個員工的理性思維觀念是分不開的,客戶的滿意、對別人的尊敬、不斷的努力,這樣的價值觀需要每一個員工所認知并運用到實踐中。因此,戰略管理會計方法的實施必須與運用者理性的觀念相匹配。
3.采取先試點后推行的實施方案。在實施戰略管理會計的過程中,須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可以首先選擇在經濟比較發達的省市或選擇一個管理制度完善、會計制度規范的知名企業應用戰略管理會計,在實際應用中積累經驗,彌補不足,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然后在某一行業或地區中應用,最后在全國推廣,達到理論與實踐“雙贏”的目標,充分發揮戰略管理會計的應用價值。
1.建立與戰略管理相匹配的組織結構。組織結構是企業資源利用和運作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組建起適合戰略管理的組織結構是實施戰略管理會計的首要條件。一方面,企業競爭力與公司戰略和組織結構是密不可分的;另一方面,企業的組織結構是實現戰略目標的基礎,不同的戰略類型,戰略管理過程也不同,它完全受企業的組織結構所牽制。而在戰略實施中,又要遵循“企業戰略決定企業組織結構”的原則,只有這樣,戰略管理會計才能有效的進行。
2.培養理性思維觀,建立現代企業文化。目前,很多企業都在建立自己企業的文化,將企業文化變成員工核心價值觀,為實施戰略管理會計營造良好的應用基礎。戰略管理會計打造的是一種企業文化,逐漸把非正式的文化塑造成能夠達到企業價值最大化的企業文化。良好的企業文化不但可以增加企業的凝聚力,更能激勵企業員工的創造性和奉獻精神。為此,企業必須培育永久性的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文化。
3.企業要培育動態戰略競爭力。企業經營者只有足夠了解動態競爭的特征,用發展的眼光制定企業戰略,才能面對企業動態競爭的形勢。創新是一種新戰略思維模式,也是戰略競爭力,不僅能使企業增加原有的競爭優勢,還能使創新的視野更加開闊,可以讓企業從任何領域的創新中都能取得新的競爭優勢。
1.加快電子計算機開發與應用的步伐。大多數企業的會計電算化僅限于記賬、算賬、報賬,企業網站信息的發布局限在對一些基本管理事項的通知,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沒有完全發揮出優勢,企業綜合管理水平沒有全面提升,造成企業軟件、硬件資源的嚴重浪費。戰略管理會計通過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各個方面信息進行整理,搭建起一個戰略管理信息資源倉庫,在管理者進行企業重大戰略決策時,戰略管理工作人員能將信息資源庫中的主要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并及時地給企業管理者提供信息支持。
2.加快信息技術在戰略管理會計中的應用。通過互聯網和計算機軟件的結合,使財務電算化和戰略管理會計電算化集成為一個新的系統,財務信息核算和有關數據結合到一起,變成戰略管理會計需要的材料,更能表現出戰略管理會計的優勢。建立企業計算機網絡需要投入一定的財力、人力,這需要經營者和專業人員的共同支持。
3.注重戰略管理會計人才能力的培養。(1)企業經營者與會計人員應參加繼續教育,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新的國家財經法規及審計、稅務、統計等方面的知識,在提高自身理論水平的基礎上,與實際工作相結合,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完善知識結構,更好地履行職責,提高業務能力。(2)計算機的廣泛應用要求會計人員要熟練掌握會計電算化的相關知識,掌握會計核算軟件功能結構、數據處理流程,學會利用計算機來完成財務分析、財務管理以及財務預測和財務決策,對網絡中搜索的各種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和歸納,改變單純利用計算機完成賬務處理工作的現狀,切實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為企業決策者提供及時、重要的信息。
通過對戰略管理會計方法在我國的應用研究,使企業管理者能夠充分認知到戰略管理會計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實踐中,不斷發現戰略管理會計方法存在的問題,加以分析并逐步完善,使其真正成為一套具有實際應用意義的管理會計體系,并順利推進,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