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雨
從未奢望過作文教學中能收獲精彩,想著的只是小心地努力呵護著學生們未泯的表達欲望。萬沒想到一節從失敗中走過的作文課,竟能讓我與精彩不期而遇,更讓我幸福的是學生們跨越了作文難的門檻,“習作”變“喜作”已然不再是奢望。
本學期的第一篇作文是《觀美景,寫感受》,是寫自然景物的一次練筆。學生們貧乏的語言積累、留心觀察的缺失,讓原本難寫的作文變得更難。我熟知教學此類作文的難處,在備課時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后,我才有勇氣站在講臺上講這一課。上課時,學生們對解題、明確要求、交流選材范圍等一系列過程沒有絲毫的畏難,都能積極參與。當我問到“誰來說說你所看見過的美景”時,孩子們的目光開始躲閃了,只有幾個人試探著舉起手,課堂氣氛變得沉悶了。我理解學生們此時的沉默是無話可說,我知道如果這樣下去,這節課一定是失敗的。我試著借助范文,開拓學生的思路。舉手回答的孩子多了幾個,可我還是看到了一言不發的學生們眼里的茫然與無助,我想到不能讓學生去承受“無話可寫,生編硬造”的愁苦,理智告訴我這節課不能繼續進行了,只能以失敗來結束。但想想備課時所付出的努力竟是徒勞,心中不免有些失落。掩飾著內心的失落,在即將下課的短短幾分鐘內我開始調整本次作文教學的策略。望見窗外金燦燦的斜陽,我想到了讓學生親自去觀察,于是對學生們說:“這節作文課,我們先不急著下筆寫??纯创巴獾年柟?,我想傍晚的落日一定很美。放學后我們一起去觀察日落后再寫吧!”學生們如獲救般一改剛才的沉默,紛紛表示贊同。有一名學生站起來有些懷疑地問:“老師,你肯定能去嗎?”
我告訴孩子們:“當然,老師陪你們一起去看,晚飯后,我們就約定在環城路的空曠地方見面吧??纯凑l觀察到了日落的美?!甭犖疫@么一說,學生們頓時來了興致,天真的小臉上洋溢著不加掩飾的驚喜。我猜想這次觀察活動一定能成功。
晚飯后,我如約去看日落。孩子們早早就來了,見到我都爭著描述自己所見到的美景。此時,語言表達對于孩子們來說已經沒有了課堂上的那份羞澀。我伸出食指做了一個“噓”的手勢,告訴孩子們:“大家不要爭,有同學說時,我們可以在傾聽中分享啊,不要驚擾了勞累一天的太陽公公。”此時天地間沐浴著太陽的金光,一種雄渾的自然之美震撼了我的心,我想孩子們也會被這種美包圍著。我指著被陽光染紅的云,輕聲對孩子們說:“你們看這里的云好美呀,真有些說不清像什么?!币娢矣龅絾栴}了,孩子們紛紛發表高見幫我解決。一個男孩說:“那朵云像一只可愛的海龜,還像一把大笤帚,在打掃天空呢。這一定是太陽公公派來的?!蔽矣痔崾竞⒆觽儯骸按藭r的太陽好像和午間的不一樣啊!”孩子們又一次打開了話匣子,一個孩子說道:“是呀,陽光不那么強烈了,不過,感覺自己像被這燦爛的金黃包裹著。”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孩子們:“被這金色陽光包裹的何止是你呀,還有大自然的萬物呢,不信,我們轉過身來看看夕陽下的萬物吧?!毕﹃杻A瀉下的光芒,真是一種極致的美。孩子們發自內心地說出了“哇,樹林和草地都好美呀”。一個女孩說:“老師,我經??催@片樹林,卻從來沒有發現如此時這樣美,我都不知該用什么語言描述了?!薄叭绻荒鼙磉_,就盡情地來享受吧。我們一起閉上眼睛,聽一聽、聞一聞、摸一摸吧?!焙⒆觽兇藭r真的被調動起來了:“老師,我仿佛聽到了落日下花兒的低語?!薄拔曳路鹇劦搅藰淞种袠淙~那淡淡的清香?!薄拔曳路鹈搅岁柟獾臏囟?,暖暖的?!焙⒆觽冋f得很起勁,我只是認真聽著,不時地點點頭。當太陽要接近地平線時,我被那放大的極致的紅色、綻放的大美震撼了,感慨地說:“孩子們,記得《使至塞上》中的‘長河落日圓這句詩嗎?詩中所描述的也就如此景吧!美的瞬間常常不奢望永恒的眷戀,太陽要去山那邊了?!焙⒆觽冮_始盯著不斷變化的太陽。這一次,我沒有再引起話題,因為不忍驚擾周圍的寧靜。那輪漸漸隱去的太陽盡展的自然之美足以愉悅我們每個人的眼,凈化每個人的心,此刻只需靜靜地享受著這自然之美。
第二天重新開始的作文課上,學生們與我交流的話多了起來,爭著搶著說自己眼中的日落美景,偶爾還“語出驚人”呢!我真的驚喜于學生們如此地“活躍”。此時,作文于他們而言就是一種傾訴的方式,是一種快樂的體驗。當我讓他們寫草稿時,孩子們埋著頭、專注地寫著。沙沙的筆觸聲,此刻聽起來是多么悅耳。看著學生們有如此的熱情,我開始得意于自己陪學生一起看日落的提議。我決定等學生寫完作文后,也陪著學生一起改作文。
第二節作文課時,我先給學生出示了一篇自己正在修改的教學隨筆,告訴學生紙上涂抹和字跡過密的地方是我修改時留下的痕跡,并舉了幾個例子來說明修改作文的好處。接著我又教給學生一些修改作文的方法,最后與學生約定靜下心來修改彼此的文章。我邊修改自己的文章,邊偷偷地看孩子們的反應,學生們都在“忙著”呢。我相信這次又做對了!交流匯報時,我先讀了自己修改的文章。學生受我的鼓勵,也紛紛站起來交流自己修改后的作文??粗鴮W生們的表現,我沒有像以往一樣把作文草稿收上來對其進行“二次加工”,而是告訴學生修改后可以直接抄在作文本上。因為學生們從心底蹦出的語言已無須我再修改,在他們不吐不快的表達欲望引領下創造出來的一定是屬于自我的佳作。
批閱學生作文時,我的預想應驗了。我喜不自禁地在每個本子上寫著發自內心的“美言”。此時批閱作文于我而言是一種享受。原來“喜作”并非奢求,只要師生牽手,踐行“功夫在課外”,讓作文回歸表達的真實,就可以讓“習作”變“喜作”。幸福之余,心底似乎有所觸動,只能讓不停止的反思陪著自己慢慢去領悟。
(作者單位:大慶市肇源縣三站鎮中心小學)
編輯/趙卓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