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勵

摘 要:2010年我國正式發布《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指出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是我國物流行業的首要工程。為保證農產品的流通質量,創造經濟價值,會增加能源需求,造成能耗和CO2排放量的增多。我國重視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在低碳思想的指導下,從宏觀的國家政策引導、加強環保認知,中觀的優化冷鏈物流行業、設立企業激勵指標,微觀的規范冷鏈物流操作、發展低碳能源技術三個方面,在保障農產品冷鏈物流供給質量的同時,降低冷鏈的能源消耗,減少CO2的排放,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真正地實現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關鍵詞:農產品冷鏈物流;低碳化;政策引導;產業優化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21-0028-03
我國農產品的種植資源非常豐富,農產品的產量穩居世界前茅,并且呈現逐步增長的趨勢,是名副其實的農產品大國,而且農產品的對外貿易供給量也呈逐年增加的趨勢。現今,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費者偏好發生改變,相關統計數據指出,近十年來我國居民的農產品需求量穩步提升,我國居民的消費結構已經由傳統、單一的以糧食為主的消費模式轉變為以水果、蔬菜、水產品、蛋禽類等農產品為主的多元消費模式。今年,我國政府更是提出“土豆糧食化”,要大力發展土豆產業。可見,農產品在日常生活當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快速增長的農產品供給和需求,推動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發展,而滯后的流通領域已經成為滯約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0年我國正式發布《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明確指出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是我國當前的首要工程,確保農產品從供應源頭至銷售終端的所有流通環節都有冷鏈技術的支撐,始終處于適宜的環境當中,保障農產品新鮮、安全、及時、保質、保量的供給。
哥本哈根的“全球氣候大會”上,我國政府做出了承諾,到2020 年,我國單位GDP的CO2排放將比2005 年下降40%~45%,說明以低碳化為標志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成為我國今后發展的重要方向,發展低碳產業勢在必行。眾所周知,物流是第三利潤源泉,但同時也是能源消耗大戶、CO2排放大戶和廢棄物排放大戶。在低碳思想指導下,平衡物流服務質量和成本,利用政策支持和科學技術,提高物流水平,降低能源消耗,減少CO2排放量,降低對環境的破壞,低碳物流成為必然選擇。
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工程是我國當前的一個重大項目,農產品在冷鏈流通過程當中,為了保證農產品質量,創造經濟價值,會增加能源需求,造成能耗和CO2排放增多。我國應重視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在低碳經濟思想指導下,平衡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質量和成本,在確保農產品冷鏈物流供給質量的同時,降低冷鏈能源消耗,減少CO2排放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強調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經濟、社會與環境效益,農產品冷鏈物流實現低碳化是我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農產品冷鏈物流低碳化
農產品不同于普通產品,具有易腐性、易損性、季節性、地區性等特點,在流通過程當中,如果操作不當會造成農產品品質發生惡變,產品經濟價值降低,所以農產品的流通環節更為重要。農產品冷鏈物流即為保持農產品的優良品質,使用冷鏈技術手段,使農產品從產地采摘開始,經過流通過程中的加工、儲存、運輸、配送和銷售環節,直到最終送達到消費者手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當中,最大程度地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降低農產品的損耗,有效地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主要包括農產品冷凍加工、冷凍貯藏、冷鏈運輸配送和冷凍銷售四個環節。
“低碳化”主要指在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研發、制度創新、產業轉型、能源開發、觀念普及等多種手段,有效地實現經濟運作過程當中的低碳化,盡可能地減少經濟運作過程當中高碳能源的需求與消耗,減少CO2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達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
農產品冷鏈物流低碳化,指在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運作過程中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通過政策制度創新、規范冷鏈物流操作、冷鏈技術改進與新能源研發等手段,減少農產品冷鏈物流過程中的資源浪費、能源消耗與CO2排放,在保證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水平的基礎上,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真正地實現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二、農產品冷鏈物流實現低碳化的必要性
1.符合全球經濟發展的趨勢
全球氣候變暖,各國都開始重視環境保護,低碳物流是基于此而提出的,適應低碳經濟發展的有效舉措,農產品冷鏈物流作為物流行業的一個重要分支,如何實現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節能減排日漸得到重視。
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的普遍關注,各國農產品的貿易環境壁壘逐漸興起,特別是農產品綠色貿易壁壘,已經造成我國農產品的出口直接和間接損失達100億美元左右。由此可見,低碳化為我國農產品的國際貿易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與機遇,農產品冷鏈物流實現低碳化是適應全球一體化的必然選擇。
2.保護生態環境,推進可持續發展
為了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農產品從供應源頭至銷售終端的流通過程中都需要有冷鏈技術的支撐,農產品的冷凍加工、冷藏運輸、冷凍貯存,以及在農貿市場、超市的農產品包裝和冷凍銷售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排放大量的廢棄物,增加CO2排放量,破壞生態環境。
有效地實現農產品冷鏈物流低碳化,從農產品的采摘、加工、倉儲、運輸、配送、消費等多個環節加強節能環保處理,可以較大程度地降低對能源的需求,減少CO2等氣體的排放,保證生態環境質量,推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提高農產品價值,實現經濟效益
通過對農產品流通過程中投入物的控制來對農產品進行品質管理,能有效地提升農產品品質,實現綠色營銷,規避農產品國際貿易的綠色壁壘,提高了農產品的品牌競爭力,可以提升我國農產品的品牌價值,提高低碳經濟背景下農產品的經濟效益。
農產品冷鏈物流低碳化在保證農產品品質的基礎上,降低能源消耗,減少CO2排放量,保護生態環境,提高了農產品的社會價值。
4.促進我國物流產業發展
農產品冷鏈物流低碳化,關注農產品流通過程中的能源消耗、CO2的排放,以及冷鏈物流過程中各環節造成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等,重視物流產業與資源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實現農產品冷鏈物流能夠與環境承載力相協調。基于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通過物流標準化、制度創新、技術研發、規范操作等,推動物流產業發展。
三、農產品冷鏈物流低碳化實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起步較晚,冷鏈技術和基礎設施、設備水平相對落后,冷鏈物流服務質量偏低,成本較高,不能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同時能源浪費嚴重,CO2和廢棄物排放量高,與我國推行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背道而馳(見下頁表)。
四、冷鏈物流實現低碳化的對策研究
1.加強環保認知,宏觀政策引導
根據農產品冷鏈物流低碳化實現過程中存在的宏觀問題,首先,我國需要加強政府、企業在冷鏈物流和低碳環保方面的認知程度,從根本上提高農產品冷鏈物流低碳化的認識程度,真正地實現低碳環保觀念全民普及;其次,我國需要審視農產品冷鏈物流政策法規的問題,制定農產品冷鏈物流和低碳物流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引導農產品冷鏈物流向低碳化的方向發展,做到有法可依、有規可循;再次,政府需要健全農產品冷鏈物流操作體系,實現標準化,制定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的能源消耗和CO2排放參考標準,完善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低碳化的監管體系,對農產品冷鏈物流進行全過程的監督和管理;最后,運用低碳化的發展思路對農產品冷鏈物流進行整體的、集約化的規劃設計,將低碳化真正落實到農產品冷鏈物流過程各個環節當中,提升農產品低碳物流的經濟發展效益,加強政府引導,大力宣傳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在相關政策的扶持下,利用現有優勢和市場機會,穩步大力發展我國的農產品冷鏈物流,突出我國農產品的低碳品牌優勢,擴大農產品的出口。
2.優化冷鏈物流產業,激勵企業升級
根據農產品冷鏈物流低碳化實現過程中存在的中觀問題,首先,需要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基礎設施和設備,提高農產品低溫加工的保鮮技術,確保農產品在流通過程的冷鏈技術的支持,為農產品的冷鏈流通創建良好的硬件和軟件基礎,促進冷鏈物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其次,應對我國農產品冷鏈物流“小而散”的局面,政府要有相關的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鼓勵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進行重組,整合社會物流資源,構建冷鏈物流園區,做到現有資源的有效利用,實現規模經濟效應,推動農產品物流企業向集約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最后,政府需要建立補償激勵機制,對實施低碳物流的企業采取鼓勵政策,引導企業向低碳物流方向發展,走節能減排之路,調動企業采取低碳物流的積極性,淘汰造成環境污染嚴重的農產品企業。
3.規范冷鏈物流操作,發展低碳能源技術
根據農產品冷鏈物流低碳化實現過程中存在的微觀問題,首先,我國需要完善冷鏈物流操作,建立標準化和現代化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操作體系,構建全國冷鏈物流系統網絡,合理配置冷鏈物流設施和物流節點,構建冷鏈物流園區,優化冷鏈物流運輸路線,真正地實現空間效應和時間效應的有效結合,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資源浪費、能耗和CO2排放,保護生態環境;其次,在冷鏈物流操作過程中,采用綠色化的包裝,合理規劃裝卸搬運,提高運輸工具的效率,減少不合理的現象發生,減少資源的浪費;最后,改善農產品冷鏈物流業的能源結構,逐步建立低碳能源系統,發展可再生能源技術、節能減排技術,以建立高效暢通的農產品低碳物流。
五、結論
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是我國當前的一個重大項目,農產品在冷鏈流通過程當中,為了保證產品質量,創造經濟價值,會增加能源需求,造成能耗和CO2排放的增多。我國應重視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在低碳經濟思想指導下,從宏觀的國家政策引導、加強環保認知,中觀的優化冷鏈物流行業、設立企業激勵指標,微觀的規范冷鏈物流操作、發展低碳能源技三個方面,在確保農產品冷鏈物流供給質量的同時,降低冷鏈能源消耗,減少CO2排放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破壞,真正地實現農產品冷鏈物流的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參考文獻:
[1] 岳鑫.低碳經濟下的低碳物流[J].中國經貿,2010,(12).
[2] 李燕紅.低碳經濟下物流企業發展前景初探[J].財經界,2010,(9).
[3] 李楊,韋恒.我國農產品低碳物流的問題與對策[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2011,(6).
[4] 楊雨薇.國內外低碳物流研究綜述[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1,(3).
[5] 尚婭,曹瓊英,王玲玲.基于RFID的熱點特色農產品低碳物流發展模式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12).
[6] 唐建榮,徐媛媛.基于低碳視角及CLPV理論的農產品物流發展戰略[J].經濟產業,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