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騰 崔柏濤(長春農村物權融資登記托管交易有限責任公司,長春130022)
長春農村物權公司對黑龍江省克山縣農村土地流轉情況的調查
◎ 馬騰崔柏濤(長春農村物權融資登記托管交易有限責任公司,長春130022)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范運行。在此機遇下,2013年經長春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長春農村物權融資登記托管交易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長春農村物權公司),是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旗下控股公司之一。公司是集辦理農村各類產權登記、信息發布、政策咨詢、物權交易、土地流轉、融資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市場平臺。致力于為農村集體和廣大農民提供專業化優質服務,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為了做好有關農村物權及土地流轉等服務,滿足農民對土地流轉方面的政策咨詢和業務發展等方面的需求,2014年 9月24日,公司專業人員赴黑龍江省克山縣進行土地流轉工作情況調查,從獲得的具體調查情況中分析認為,農村土地流轉工作離不開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還有相關市場平臺的規范運作以及對農民的貼心服務。
隨著農村稅費改革政策實施,國家相繼減免和取銷了農業稅,并對農民予以補貼,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種糧積極性、克山縣緊緊抓住農村稅費改革的有利契機,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實施土地流轉,發展規模經營,使農村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農民收入持續增加,為加快發展現代大農業和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至今,全縣共流轉土地218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72.2%,規模經營194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64.3%。
一是大戶經營。即以熟悉農業種植技術并具備一定資金實力的農民通過租賃承包的形式承包農戶流轉的土地并實行規模經營;二是專業合作社經營。即一方面由多戶農民聯合向工商部門注冊登記成立專業合作社,整合農民手中土地,實施規模經營;三是股份合作經營。由能人帶動成立土地經營股份公司,農戶以土地、資金和機械入股,年終按股分紅;四是集體經營。即村集體依托集體機耕隊或農機合作社將本村農戶土地反包后統一經營;五是企業化經營。即企業以長期租賃、價格機動的形式承租農戶承包地用作原料基地。
一是壯大機械實力,加快農技推廣,解決流轉后地怎么種的問題。一方面加強農業機械化建設。幾年來,克山縣緊緊抓住國家和省扶持組建農機作業合作社的有利契機,采取上級扶持、財政匹配、信貸支持、民間幫扶、農民自籌等措施,先后組建了26個農機作業合作社。
二是發展勞務經濟,健全社會保障體系,解決流轉后人往哪里去的問題。規模經營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流轉土地后的農民干什么,怎么去增加收入,以達到使農民轉出土地后既能增收,又無后顧之憂的良好效果,這個問題在克山縣得到有效解決。那就是通過加快勞動力轉移、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為土地流轉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是加強組織引導,強化全方位服務,解決怎樣規范管理流轉的問題。成立領導組織。縣、鄉、村均成立了土地流轉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具體責任,并制定出臺了《關于促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推動土地規模經營的意見》,實行縣鄉領導包扶責任制。
一是規模經營和產業化步伐明顯加快。由于土地使用權適當集中,打破了傳統的一家一戶小而全的種植模式,區域化、專業化、集約化的規模經營快速發展。
二是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全面提高。以往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土地浪費現象嚴重,利用率極低,全縣僅耕地塹溝就有20多萬條,致使近2.8萬畝耕地不能產出。實施土地流轉后,實現了連片經營,這些塹溝隨之徹底消失,2.8萬畝塹溝全部成為實實在在的耕地。
三是科學種田水平極大提升。土地流轉后實現連片種植,充分發揮了大機械作用。
四是農村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隨著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的興起,農村生產力得到有效釋放,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本地轉移勞動力中,除一少部分被雇傭繼續為土地規模經營者出賣勞務外,絕大部分離土不離鄉發展起二三產業,或去異地務工創業。農村產業結構明顯優化,勞動力布局有效調整,農民增收渠道不斷拓寬。
五是農民收入和集體收入顯著增加。在增加農民收入上,農民可以從土地租金、外出務工、從事畜牧養殖或發展二三產業等方面實現增收。
一是必須堅持 “依法、自愿、有償” 的流轉原則?!耙婪ā笔乔疤幔白栽浮笔腔A,“有償”是條件,三者內在統一,缺一不可,尤其是農民的主體地位必須得到尊重。愿不愿意放棄土地經營權,采取哪種方式流轉,應該由農戶自主決定。只有按照農民意愿,從農民利益出發,積極為農民提供信息、提供法律服務,維護合法權益,才能使土地轉讓農戶真正托底,使受讓者完全放心。
二是必須加強土地流轉的規范化管理。盡管土地流轉發展較好,群眾認可度普遍提高,但從實際看,還有一些因土地流轉問題而發生的各類矛盾糾紛,給社會穩定帶來不良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流轉平臺就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切實加強對土地流轉的規范化管理,為流轉雙方提供必要的優質服務,積極做好合同簽訂、合同鑒證和糾紛調解,最大限度地維護雙方利益,才能確保土地健康、規范、有序流轉。
三是必須建立健全配套的服務體系。要想使土地流轉效果更好,經濟效益更高,還必須建立相應配套的服務體系,如農機服務體系、農技服務體系、勞轉服務體系、金融服務體系、合作組織服務體系等,從而真正為流轉雙方提供必要的、全方位的優質服務,切實滿足他們的各種需求,只有這樣,才能使流轉雙方沒有后顧之憂,才能有效地促進土地大規模流轉。
四是必須樹立典型以試點帶發展。由于各地土地流轉基礎不同,所以工作中不僅要講究方法,而且還要有突破。在土地流轉方式上,選擇土地流轉工作有一定效果和實踐經驗的地區,先做好一個試點,讓農民對土地流轉的好處看得見摸得著,親身感受到實惠。激發農民對農村土地流轉的熱情,使流轉步伐不斷加快,土地流轉規模與日俱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