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明宏
摘 要:小學數學題目眾多,開放題占有一席之地,開放題是學生學習新知、發展能力、掌握技巧的重要途徑,它可為學生提供數學探究與交流的機會,還可使學生在新知探求中感悟到學習的快樂。為此,設計開放題是每位數學教師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開放題;設計技巧
開放題的出現,可以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與技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和功能,讓學生的數學知識探求有路可循。
一、從學生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問題情境
開放題的設計技巧之一可以從問題情境著手,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學生比較熟悉的問題情境,這樣學生就有信心、有能力去克服、解決它。例如,有關“鐘表”的學習中,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開放題:“你們喜歡看《動畫樂園》欄目嗎?這個節目幾點鐘開始?誰能把這個時間在鐘表模具上展示給大家?”另外,還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富有新意的問題情境,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設計,促使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數學課上,每一個學生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愿望,那便是他們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數學知識的探求者、揭秘者。所以,我們在布置數學任務的時候,設計的“開放”題目一定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親身感覺到數學就在他們身邊,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開放題目的解決過程中去。
例如,在學習“加、減法簡便計算”的內容時,學生對于數學中“多加應減,多減應加”的思維方式不能理解,不清楚。所以,可以鋪設學生到超市購物的生活情境,小紅帶121元錢去超市買面粉,一袋面粉95元,她給售貨員100元,售貨員找給她5元,小紅兜里還剩多少元?要求學生依據情境列式,有121-100+5、121-95、100-95+21等等,然后讓學生進行對比,就會明白多加應減,多減應加之道理。
三、培養學生思維的寬廣性和靈活性
開放題的設計還要著重培養學生思維的寬廣性及靈活性。寬廣性主要表現在對開放題多思路、多層次的思維。解題時,將題的問題逐步拓展開,讓學生的解題思維有序地遷移,使學生能夠有能力去解決“開放”類型題目。
在解問題時,可以由一個問題逐步引申出一連串的問題,要求學生敏捷地選擇解題方法,從而避免學生無從下手的弊端。這樣就可以將學生思維進行拓展,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而思維的靈活性表現在解題時的隨機應變,能依據題目的變化,選取合適的解題方法,達到思維創新之目的。
參考文獻:
莫遠婷.小學數學開放題設計舉隅[J].基礎教育研究,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