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捷 余富梅
增強主流媒體在輿論監督方面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潘捷 余富梅
長期以來,傳統主流媒體尤其是具有強勢地位的機關報、電臺、電視臺一直發揮輿論監督的主導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轉型和新媒體的發展,傳統主流媒體在輿論監督方面的強勢地位受到網絡等新媒體的挑戰。那么,如何更好地發揮傳統主流媒體的資源積聚優勢,增強主流媒體在輿論監督方面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需要我們每一位傳統媒體從業人員深入思考。
與傳統主流媒體相比,網絡等新媒體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聞報道的嚴謹性和權威性是傳統主流媒體的固有優勢。由于人們對傳統媒體接觸的時間要比網絡媒體的時間長,很多固定人群還會把傳統媒體作為有影響的、值得信賴的媒體。對網絡上一些輿論監督的焦點事件或問題,傳統媒體進行選擇、放大、調控規范網絡信息傳播,能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這就需要傳統主流媒體做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將提升輿論監督高度的優勢,充分發揮、確立傳統主流媒體的優勢。新媒體尤其是網絡媒體報道的真實性、準確性和權威性常常遭人質疑,尤其是各種論壇中謠言和小道消息不絕于耳,這在很大程度上讓受眾對網絡等新媒體產生不信任感。而傳統媒體的報道更具有專業性和針對性,報道的質量也更加嚴謹和規范,所以更容易形成高質量的輿論監督效果。
其次,應提高傳統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和說服力,堅持傳統主流媒體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要想提高傳統主流媒體的社會公信力,必須充分發揮傳統主流媒體輿論監督的主導作用,加強傳統主流媒體理應具備的社會責任感。傳統主流媒體及其從業者必須反省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重新挽回其在廣大受眾心目中的形象。
第三,傳統主流媒體的優勢還體現在新聞報道的深刻性和延續性,要加強這種優勢。網絡等新媒體輿論監督中的情緒性言論較為突出,存在不少發泄情緒的偏激言論,甚至有進行謾罵和人身攻擊的帖子,輿論監督有時會偏離正確的方向。而傳統主流媒體憑借其權威性和影響力,更有利于把握輿論監督的正確方向,使得輿論監督朝著嚴謹、科學的方向良性發展,起到更加積極的作用。
第四,應想方設法增強公開意識,提高傳統主流媒體傳播的透明度。輿論監督的主體是黨和人民群眾,新聞工作者在輿論監督工作中只是扮演社會輿論“傳達者”的角色,而非“監督者”的角色。或者更形象地說,新聞工作者只是扮演一個具體執行人角色,是黨和人民群眾實施輿論監督的“代言人”。在進行輿論監督的時候,受眾有權知道事件的發展過程和結果,傳統主流媒體應積極向受眾公布受眾想了解的事項。
第五,應增強參與意識,為受眾提供更廣泛的對話空間。傳統主流媒體的受眾參與度往往低于網絡等新興媒體,若要加強傳統主流媒體的輿論監督,積極提升受眾參與度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傳統媒體應就更多的內容,采取更為廣泛的形式吸引受眾參與事件發展以及節目的制作和播放,借此讓更多的受眾發表自己的看法,讓大眾的聲音通過傳統主流媒體更好地表達出來。這樣一來,傳統主流媒體不但成為廣大受眾心目中真正的輿論監督平臺和渠道,同時也能夠真正承擔起傳統主流媒體理應承擔的社會政治角色,讓更多的受眾真正離不開傳統主流媒體。
要想發揮好傳統主流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還需要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進行有機結合。比如傳統主流媒體可以引用一些網絡等新媒體曝光的事實清楚的案例進行深度剖析、評論甚至辯論來更好地引導社會輿論,讓網絡熱炒事件也能在傳統主流媒體的大眾平臺上傳播,形成傳統主流媒體和新媒體的良性互動,形成互相協作的滾動報道、深入報道模式,共同促進輿論監督的發展進步。
傳統主流媒體也可以開辦一些微博、微信平臺甚至網絡電臺、網絡電視臺,在新媒體平臺上,發揮自身優勢,讓受眾更好地參與到輿論監督中去,讓受眾針對熱點、難點問題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獨到看法,提出各種意見、建議。同時,對可能出現的輿論監督方面的熱點問題,制訂應對預案,不要等網絡炒得很熱后才被動跟進。
(作者單位:鷹潭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