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娟
2.8億元投資碳循環國際公司,李書福意欲何為?
這一次,李書福將投資目光瞄向了甲醇能源汽車。
7月3日,《汽車觀察》記者獲悉,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宣布將對冰島碳循環國際公司(Carbon Recycling International)進行總額455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2.8億元)投資。
據了解,該項投資計劃將分步實施,首次投資后三年內將追加購買碳循環國際公司的股權。吉利集團將成為碳循環國際公司的重要股東,并派駐董事會成員。合作雙方十分看好甲醇作為清潔、可持續燃料在中國、冰島乃至整個歐洲的市場前景。
此前,吉利收購英國錳銅控股100%的股權后,又收購了英國一家電動車研究公司Emerald Automotive,主要研發方向是電動汽車。而這次吉利聯手碳循環國際公司的目的是升級甲醇能源汽車。吉利在新能源車方面全方位布局的舉動,引起了業界關注。
看好甲醇
在我國,甲醇汽油在2012年初由工信部發文在山西、上海、陜西開展試點。目前,國內真正進入全面推廣階段的省份也只有山西、陜西,甲醇汽油在全國市場的推廣進展并不快。一方面,甲醇汽油被定義為替代能源而不是新能源,政府對其的推廣態度有點模糊。在甲醇汽油標準方面,國家目前只頒布了《車用燃料甲醇》、《車用甲醇汽油(M85)》兩個,而《車用甲醇汽油(M15)》以及產品研發、調配、經營、裝卸、試點、示范等各環節的標準都遲遲沒有出臺,嚴重影響到甲醇汽油的推廣速度。另一方面,甲醇汽油及甲醇汽車市場化推廣應用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產品鏈和供應鏈脫節,終端不通則用量受阻。當前,甲醇生產企業、甲醇汽油銷售企業、油品銷售加注企業還未能形成有效的聯動運作,但是徹底放開又與石化系統有明顯利益沖突,這也是阻礙甲醇汽油發展的最大阻力。總體而言,我國甲醇汽油產業發展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應用規模和甲醇汽車生產規模還不夠大,推廣區域還不夠廣,產業總體規模還很小,遠不能滿足交通石油替代能源的發展需。
相較于傳統汽車,甲醇汽車有著很明顯的優點。甲醇由于含氧量高,能充分燃燒,可以提高燃料的辛烷值,抗暴性好,燃燒熱效率高,通過增加壓縮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較同型號汽油發動機高10%。因此,甲醇汽車尾氣中的碳氧化物、氮氧化物及可吸入顆粒物等污染物較傳統汽車的排放大幅減少。
不僅如此,由于甲醇燃料的主要成分為碳、氫還有氧,燃燒后排放物為二氧化碳和水,完全可以進行再循環利用。因此,與其他新能源汽車產品相比,甲醇汽車的能源循環利用率會更高。與傳統汽油柴油車相比,甲醇汽車也具有顯著的經濟性優勢。
由此推斷,甲醇在新能源車技術路線中扮演的角色將會越來越重要。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解決方案主要集中在混動、電動和燃料電池等,對甲醇的開發利用比較遲緩。不過就經濟價值而言,甲醇車相比汽油車可以節能近四成。
關于甲醇汽油車的經濟價值,有人算過一筆賬:按目前的燃料價格,使用甲醇汽車,平均每公里燃料成本為0.39元左右,而同款同排量汽油車的每公里燃料費用約為0.65元左右。照此計算,甲醇車可以節能40%,按每車每年運行9萬公里計算,每車每年可節省燃油成本2萬多元。
從去年開始,工信部調研指出,甲醇作為車用替代燃料,技術上已不存在大的障礙,下一步甲醇汽車將加速推廣,并提出深化甲醇汽車試點、推進甲醇汽車車型公告,加強甲醇汽車標準體系建設,制定甲醇汽車加注體系建設規范,完善甲醇汽車生產及運行管理制度等。
吉利在甲醇汽油車的開發上走在了這股風潮中的最前沿。據了解,吉利汽車從2005年開始就以M100甲醇作為燃料,按照新車開發流程和現行的汽車標準,全新開發甲醇發動機和甲醇汽車,已經在中國取得了初步成果。到目前為止,已經研發出1.5L和1.8L兩種排量四款發動機,搭載于多款車型,并實現了產業化。是國內乘用車企業中屈指可數的多地試點推廣甲醇汽車的企業之一。目前,吉利海景SC7甲醇轎車已在山西、陜西、上海和貴陽進行推廣和示范運營。
全球謀劃
雖然吉利汽車以甲醇為原料的車型早已問世,但這次李書福投資的這家冰島公司掌握了一門“獨門秘籍”。199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喬治·A·奧拉,曾提出一項利用二氧化碳提取可再生甲醇的設想。該冰島公司通過研究將該設想變成了現實:在一種金屬催化劑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氫氣可生成甲醇和水,甲醇可用作燃料,甲醇燃燒后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放到空氣中。如此往復,只要空氣不竭,就取之不盡,業內也稱“空氣燃油”。相比不可再生能源,這種技術甚至能帶來“能源革命”。
對于此次投資行為,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公開表示:“吉利集團致力于通過多元化的新能源解決方案,最終實現汽車零排放的長遠目標,甲醇汽車是我們多元化的新能源解決方案之一。碳循環國際公司在清潔甲醇技術和價值鏈的上下游擁有豐富的經驗,我對雙方的合作感到十分振奮,本次合作也是我們對全球可持續發展承諾的重要體現。”
據了解,冰島的甲醇燃料技術世界領先。對于此次吉利投資的碳循環國際公司的背景,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在冰島雷克雅未克成立的碳循環國際公司,是冰島首家擁有通過采集二氧化碳合成清潔甲醇燃料技術和工廠的企業,其技術原理是:收集破壞地球環境的二氧化碳與氫合成甲醇,甲醇燃燒后又變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可電解得氫),完全可以形成循環。冰島國際碳循環公司已利用這一技術,成功制取甲醇,并已建立年產4000噸甲醇的工廠。
打破該技術壁壘或許只是此次投資的目的之一,從長遠來看,拓展歐洲市場或許是吉利此次投資行為的又一重大意義所在。
目前,吉利甲醇汽車英倫SC7的銷售城市集中在我國4省1市,包括山西晉中、陜西寶雞、貴州貴陽、甘肅蘭州以及上海。入股之后,冰島將成為吉利汽車全球戰略的重要一環,也是冰島本土市場乃至歐洲市場的重要輸出地。
“甲醇汽車產業鏈布局的完成,有助于我們將先進的甲醇汽車技術推廣到歐洲。”李書福說。記者了解到,雙方計劃一起探索在中國推廣清潔甲醇燃料合成生產技術,同時研發并推廣100%甲醇燃料汽車在中國、冰島和包括歐洲在內的世界其他地區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