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閃爽陳曉奇沈波汝
(1.浙江省寧波市頤康醫院,浙江寧波315040;2.浙江省寧波市第四醫院,浙江寧波315700;3.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東陳鄉衛生院,浙江寧波315712)
全真一氣湯加味治療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
許閃爽1陳曉奇2沈波汝3
(1.浙江省寧波市頤康醫院,浙江寧波315040;2.浙江省寧波市第四醫院,浙江寧波315700;3.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東陳鄉衛生院,浙江寧波315712)
目的觀察全真一氣湯加味治療心力衰竭臨床療效,及其對患者心功能、血漿B型利鈉肽(BNP)的改善作用。方法6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為對照組(西地蘭)與治療組(西地蘭合全真一氣湯加味)各30例。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心功能相關指標及BNP水平變化,統計兩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結果兩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心功能各項指標及BNP水平較治療前明顯改善,且治療組改善優于對照組(均P<0.05)。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83.33%,高于對照組的70.00%(P<0.05)。兩組治療期間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結論應用全真一氣湯加味治療心力衰竭患者療效顯著且安全。
心力衰竭全真一氣湯加味西地蘭B型利鈉肽
心力衰竭主要是各種心臟疾病所致心臟舒縮功能不全,使心排血量難以滿足機體代謝需求,最終表現為體循環或(和)肺循環淤血的癥狀,其為心臟疾病終末期,具有較高發病率及死亡率[1]。臨床應用利尿、強心等聯合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力衰竭取得較好療效,但該類藥物存在較大副作用,且耐受性差。近年來中醫治療心力衰竭取得較大成就,積累了豐富臨床經驗,療效明確。本研究于西藥治療基礎上采用全真一氣湯加味治療心力衰竭,旨在為臨床應用提供實踐及理論基礎,不斷拓寬中醫藥的應用。現報告如下。
1.1病例選擇西醫診斷符合《內科學》[2]有關心力衰竭診斷及分級標準,并經彩超等確診。中醫診斷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屬心腎陽虛證。患者自愿參與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過敏體質、嚴重肝腎功能及內分泌系統等疾病、精神疾病、心功能Ⅳ級或重度心力衰竭等。
1.2臨床資料選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筆者所在醫院心功能分級Ⅱ~Ⅲ級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各30例。治療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齡52~70歲,平均(62.80±4.10)歲;病程1.3~7.9年,平均(4.60±1.60)年;心功能Ⅱ級14例、Ⅲ級16例;原發病為冠心病20例,擴心病6例,風心病4例。對照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51~72歲,平均(63.10±3.80)歲;病程1.2~8.0年,平均(4.70±1.70)年;心功能Ⅱ級13例、Ⅲ級17例;原發病為冠心病22例,擴心病6例,風心病2例。兩組原發疾病、病程及年齡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治療方法兩組均需嚴格控制原發病、誘因,并嚴格限制鈉、水攝入量,減少體力活動。對照組給予西地蘭(上海復星朝暉藥業有限公司,H31021070,規格為0.4 mg/2 mL),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稀釋后緩慢靜脈滴注,首劑0.4~0.6 mg,以后每2~4小時可再給0.2~0.4 mg,總量1~1.6 mg。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全真一氣湯加味:人參25 g,制附子10 g,炙黃芪30 g,熟地黃15 g,麥門冬15 g,白術15 g,牛膝10 g,五味子10 g,當歸20 g,赤芍15 g、茯苓20 g,桂枝12 g,生姜10 g,炙甘草15 g。由筆者所在醫院藥劑科統一熬制,200 mL/袋,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3周為1療程。兩組均治療3周。
1.4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心功能相關指標及B型利鈉肽(BNP)水平,統計兩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1)中醫證候積分及臨床療效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4]評價。2)心臟彩超觀察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如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短軸縮短率(FS)、E峰、A峰、E/A。于治療前、后分別抽取患者空腹、靜臥20 min后肘靜脈血液5 mL,離心處理(轉速1000 r/min,時間5 min)以分離出血清,于-20℃冰箱中保存待測。3)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患者血清中BNP濃度,范圍5~5000 ng/L,如檢測結果>5000 ng/L則按5000 ng/L處理[5]。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書執行,配套試劑為武漢伊艾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5療效標準顯效:患者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級。有效:心功能提高1級但不足2級。無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級或病情加重。總有效=顯效+有效。
1.6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1。治療前兩組中醫證候積分、BNP水平差別不大(均P>0.05);兩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BNP水平較治療前明顯改善(均P<0.05),且治療組改善較對照組明顯(均P<0.0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BNP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BNP水平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下同。
組別時間中醫證候積分(分)BNP水平(pg/mL)治療組治療前25.51±3.58830.98±21.42(n=30)治療后6.28±2.45*△498.68±30.48*△對照組治療前25.49±3.61831.11±21.38(n=30)治療后12.78±4.26*589.67±41.21*
2.2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見表2。治療前兩組心功能比較差別不大(P>0.05);兩組治療后心功能較治療前改善(均P<0.05),且治療組改善較對照組明顯(均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心功能比較(±s)
組別時間LVEF(%)FS(%)E(cm/s)A(cm/s)E/A治療組治療前(n=30)治療后對照組治療前36.52±2.8122.39±2.1250.82±4.62 47.95±4.21*△35.98±3.29*△61.92±5.39*△36.49±2.8222.42±2.0950.79±4.58 63.41±4.150.80±0.07 52.36±3.16*△1.18±0.09*△63.37±4.180.80±0.08(n=30)治療后42.79±3.02*30.98±3.22*57.46±5.17*57.32±4.68*1.00±0.07*
2.3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3。結果示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8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0%(P<0.05)。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4不良反應兩組治療期間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隨著老年人口地不斷增加,心力衰竭發病率也隨之增高,嚴重影響人類生命健康及生活質量,成為老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6]。臨床西醫治療主要采用利尿劑和洋地黃類藥物及血管擴張劑等,雖可取得一定療效,但藥物毒副作用較多,影響患者預后。心力衰竭可歸屬于中醫學“水腫”“心悸”等范疇,中醫學認為該病病機為本虛標實。初期大多是因心氣虛,日久心病及腎,命門火衰,最終加重病情。“欲補心者,必先實腎,欲補腎者,必先守心”[7]。本病治療關鍵在于益氣溫陽、交通心腎,只有陽氣充盛,運行暢達,臟腑生理功能才可發揮正常[8]。全真一氣湯加味方中人參、制附子、黃芪益氣健脾、溫補腎陽;制附子有效成分具有升壓、強心及抗心肌缺氧等效果;熟地黃、麥冬滋陰養津;白術補氣運脾;牛膝和五味子為引,通瀉水路;當歸養血活血,改善微循環;赤芍活血祛瘀;茯苓利水滲濕、寧心安神;桂枝溫經通脈、助陽化氣;生姜溫中散寒;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益氣養血、健脾利水、溫通經脈、交通心腎之功效。
本研究結果示,兩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積分、心功能各項指標及BNP較治療前改善,且治療組改善優于對照組,表明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全真一氣湯加味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及心功能。患者心力衰竭時,其心臟容量負荷將會過重,從而致其心室壓力及室壁張力增加,最終刺激患者心室肌細胞合成及分泌BNP,BNP具有利尿和利鈉及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等作用。近年來經研究發現[9],監測BNP水平可早期診斷心力衰竭,同時還可有助于觀察患者療效及預后,且BNP水平越高,病情就越嚴重。本研究表明,治療組患者BNP水平下降較對照組更為顯著,說明加用全真一氣湯加味治療療效顯著。治療組總有效率83.33%高于對照組的70.00%。兩組治療期間未見明顯不良反應,說明中西結合臨床療效顯著安全。
綜上所述,應用全真一氣湯加味治療心力衰竭臨床療效顯著且安全,同時可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BNP水平,提高臨床療效。本研究尚存不足之處,未對兩組具體心功能改善情況加以統計,同時本研究樣本數量有限,因此為得出更為準確的數據,尚需進一步深入研究。
[1]任培華,張志敏,譚瑋璐,等.全真一氣湯多糖對慢性心功能不全大鼠TNF-α和IL-6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14,23(10):1796-1798.
[2]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63.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63-266.
[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61-62.
[5]岳燕軍,董存元,陳素娟,等.血清BNP、cTnI及心肌酶譜水平檢測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海南醫學,2013,24(1):56-58.
[6]翟繼民,程林.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治療缺血性心力衰竭28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430-431.
[7]趙志強,毛靜遠,王賢良,等.病證結合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理法方藥芻議[J].中醫雜志,2013,54(7):561-563.
[8]張曉華,董巍,王麗婭,等.心脈隆注射液對急性心肌梗死介入術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2):205-207.
[9]劉秀敏,權曉慧,馬春艷,等.芪藶強心膠囊輔治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療效觀察[J].疑難病雜志,2013,12(4):270-272.
R541.6+1
B
1004-745X(2015)10-1866-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5.10.065
201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