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梅 莫永珍
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
胰島素泵治療的護理指導
劉冬梅 莫永珍
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

莫永珍 高護系醫學學士,內分泌代謝病學專業碩士,主任護師;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護理部主任;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教育與管理學組委員,中華護理學會糖尿病專委會委員兼秘書,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老年醫療機構管理分會委員,江蘇省糖尿病護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中醫藥學會護理專委會常委,江蘇省醫院協會醫院護理管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護理教育雜志》編委,《實用老年醫學雜志》、《上海護理》審稿人;江蘇省科協首席科技傳播專家;獲衛生廳新技術引進獎二等獎一項,軟件著作權兩項;負責和參與江蘇省科技廳社會發展項目、衛生廳重大課題、江蘇省科技廳自然研究基金資助項目、江蘇省干部保健科研課題等多項省級、廳級科研項目;曾獲“江蘇省優秀護士”、“江蘇省最美、好護士”、中國糖尿病教育者認證項目“最佳教員”、“最佳貢獻獎”等稱號。
主要研究領域:基層糖尿病防治模式及糖尿病專科護士培訓項目的探索。
胰島素泵能夠模擬人體正常的胰腺分泌胰島素的生理模式, 通過一條導管與人體相連,向體內持續輸注胰島素,因此俗稱“人工胰腺”。

圖1 胰島素泵外觀

圖2 胰島素泵結構示意圖
胰島素泵的形狀和大小就如同我們曾用過的BP機(圖1),內部裝有一個放短效或速效胰島素的儲藥器,外部有一個顯示屏及一些操控按鈕,用于設置泵的程序,通過驅動馬達緩慢地推動胰島素從儲藥器經輸注導管進入皮下(圖2)。
胰島素泵模擬人體胰腺,每數分鐘就自動釋放微量短效胰島素,稱基礎率,使血糖在餐間及夜間睡眠期間保持平穩;進餐時,通過設置泵的程序(按動泵上按鈕)使泵迅速輸出較大劑量胰島素,稱大劑量,它能對付食物中所含碳水化合物量,因而能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狀態。(圖3)

圖3 胰島素泵工作原理
1. 降低血糖的同時,顯著減少血糖波動及低血糖的發生;
2. 明顯改善黎明現象所致的清晨血糖升高現象;
3. 減少胰島素的用量,避免過大劑量使用胰島素導致體重增加;
4. 幫助糖尿病患者在圍手術期等特殊健康狀況下控制血糖,減少低血糖的發生風險,促進機體恢復;
5. 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和滿意度:通過胰島素泵的治療,減少多次皮下注射胰島素給糖尿病患者帶來的痛苦和不便,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提高患者的自我血糖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質量。
胰島素泵確實是一個很好的治療糖尿病的方法,但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胰島素泵的使用和糖尿病其他治療手段一樣,也有其適應證和使用原則,不是什么樣的糖尿病患者都適合選用,更不是戴上胰島素泵就萬事大吉了。所以在選擇胰島素泵治療之前,首先要確定是否需要胰島素泵。
胰島素泵治療的適應證
(1)短期胰島素泵治療的適應證
● 1型糖尿病患者和需要長期胰島素強化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間
● 需要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的新診斷或已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患者伴應激狀態
● 妊娠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及糖尿病患者孕前準備
● 糖尿病患者的圍手術期血糖控制
(2)長期胰島素泵治療的適應證
● 1型糖尿病患者
● 需要長期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特別是:
- 血糖波動大,雖采用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方案,血糖仍無法得到平穩控制者;
- 黎明現象嚴重導致血糖總體控制不佳者;
- 頻發低血糖,尤其是夜間低血糖、無感知低血糖和嚴重低血糖者;
- 作息時間不規律,不能按時就餐者;
- 不愿接受胰島素每日多次注射,要求提高生活質量者;
- 胃輕癱或進食時間長的患者。
需要長期胰島素替代治療的其他類型糖尿病(如,胰腺切除術后等)。
不適合胰島素泵治療的人群及禁忌證
●不需要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
●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急性期、高滲性昏迷急性期
●伴有嚴重循環障礙的高血糖患者
● 對皮下輸液管或膠布過敏的糖尿病患者
● 不愿長期皮下埋置輸液管或長期佩戴泵,心理上不接受胰島素泵治療的患者
●患者及其家屬缺乏相關知識,接受培訓后仍無法正確掌握使用
● 有嚴重的心理障礙或精神異常的糖尿病患者
●生活無法自理,且無監護人的年幼或年長的糖尿病患者
胰島素泵治療的血糖控制目標
胰島素泵治療的目的與胰島素治療的目的一致。短期的胰島素泵治療,可按照個體化原則,根據不同患者和不同病情實現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標;長期的胰島素泵治療,目前在我國的相關指南中推薦見表1、2。
胰島素泵使用的胰島素類型
選擇速效人胰島素類似物或短效人胰島素,速效胰島素類似物效果更佳,常規濃度為U-100(100U/ml)。中效、長效、預混胰島素不能用于胰島素泵治療。
胰島素泵注射技術
(1)胰島素泵的注射部位

表1 中國1型糖尿病診治指南(2012年)血糖控制目標
首選腹部,其次可依次選擇上臂、大腿外側、后腰、臀部等(圖4),需避開腹中線、瘢痕、胰島素注射硬結、腰帶位置、妊娠紋和臍周2~3cm以內,妊娠中晚期的患者慎選腹部。

圖4 胰島素泵的注射部位
(2)植入部位的更換

鐘面法
●鐘面法:在肚臍周圍,模擬一個鐘面。變更植入部位時,從12點鐘位置開始植入,然后沿順時針方向變更植入部位至3點鐘位置、6點鐘位置等,依次類推。
放療期間,需補充足夠的熱量、維生素及蛋白質,為了避免食管粘膜損傷,應遵循少量多餐、循環進食的原則,使用粗細、硬度、溫度適宜的食物,細細咀嚼,慢慢吞咽,餐后飲用適量水,鼓勵患者多食用西紅柿、橘子、獼猴桃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多食用胡蘿卜、柿子椒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

表2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血糖控制目標
● M/W法:在肚臍一側想象出一個字母“M”形,另一側為一個“W”形。在一個字母的末端開始植入,然后沿該字母書寫的方向順序變更到每一個交接點。

M/W法
(3)植入部位的消毒
● 暴露植入部位;
● 油脂性或干燥皮膚,請清潔后再消毒;
●75%醫用酒精,以植入點為中心由內至外環狀消毒三次;
● 自然干燥。
(4)藥物的準備和輸注裝置的選擇
提前1~2小時將藥物置于室溫;根據患者的喜好和體形選擇合適的輸注裝置。
依次設置時間顯示方式;調整日期和時間;設置基礎率分段;設置餐前大劑量;必要時,可設置最大基礎率限制和最大餐前量設置及任何備選的功能。設置完畢后必須雙人核對!
(6)胰島素泵的安裝

將移液罩與筆芯瓶口連接

筆芯朝上,緩慢拉動推桿抽藥

排 氣

握住儲藥器逆時針轉動,然后垂直向上將其從移液罩和筆芯上拔出。

把輸注管路接頭裝到儲藥器上,通過順時針轉動將其固定

輕推推桿直到胰島素進入管內后即停止,以排出儲藥器頂部的氣

逆時針轉動推桿將其從儲藥器上拆下

馬達復位后,從儲藥器室頂部插入儲藥器

順時針轉動接頭1/2圈將其裝好,管接頭應與電池轉動帽槽平行。充盈導管,埋置皮下輸注裝置,開啟胰島素泵。
胰島素泵的日常護理
●每日監測并記錄血糖(SMBG)至少4次,其中包括睡前血糖;
● 必要時凌晨2~3時監測血糖或進行動態血糖監測;
● 定期檢查儲藥器內胰島素剩余量;
●每日檢查管道系統至少3次;
● 注射部位應經常輪換,建議3~5天輪換1次,如有硬結或疼痛要及時變更注射部位;
● 注意每次更換輸液管時必須先清洗雙手,再消毒清潔皮膚,無菌操作并選擇合適的注射部位;
●每日檢查注射部位周圍皮膚是否有皮膚改變:紅腫、皮下脂肪萎縮、硬結等;
● 通過注射針頭視窗觀察注射部位皮膚;
● 檢查輸液管路有無裂縫或連接松動,胰島素有無溢漏;
●定期清潔胰島素泵:軟布清潔;
● 胰島素泵需避免靜電、浸水、撞擊和磁場;
●根據要求,某些品牌胰島素泵需定期回廠檢測;
● 定期監測并記錄體重變化。
意外高血糖的處理
出現意外高血糖,需排除以下情況:
(1)電池:電力不足或電池失效。
(2)胰島素泵:關機后未開機或停機狀態未恢復;報警未解除;泵本身故障。
(3)輸注管路:更新輸液管時未排氣,導致無胰島素輸注;輸液管裂縫或連接松動,導致胰島素溢漏;輸注管路是否使用時間過長。
(4)儲藥器:儲藥器內胰島素已用完;氣泡阻塞儲藥器出口;儲藥器前端破裂,胰島素漏出,未能經輸入導管進入人體。
(5)輸液管前端:輸液管前端皮下胰島素輸注裝置脫出,胰島素未輸入人體;輸液管前端與輸液管連接處松動或破裂造成胰島素漏出。
(6)埋置部位:埋置部位感染、硬結、瘢痕、腰帶位置及處在腰帶摩擦處,胰島素未能被有效吸收。
雖然胰島素泵可以更加平穩的控制血糖,但是患者還要管住嘴、邁開腿。就像我們平時常說的治療糖尿病的五駕馬車(藥物、飲食、運動、糖尿病教育、監測血糖),一樣也不能少。
1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 中華糖尿病雜志,2014,6(7):447-498.
2 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胰島素泵治療指南(2014版)節選(上)[J].糖尿病天地(臨床),2014,8(8):353-359.
3 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胰島素泵治療指南(2014版)節選(下)[J].糖尿病天地(臨床),2014,8(9):404-409.
4 劉敏,尹士男. 2014年AACE/ACE胰島素泵管理共識聲明解讀[J]. 糖尿病天地(臨床),2014,8(11):485-488.
5 喻琳,張春燕. 胰島素泵的臨床應用與護理[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25:233-234.
6 李新艷,葛育梅,任偉. 胰島素泵持續皮下注射的護理[J]. 糖尿病新世界,2015,12:181-182.
10.3969/j.issn.1672-7851.2015.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