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彬,戴 華,白麗麗*
(1.海南醫學院藥學院,海南海口571199;2.海南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海南海口571199)
糞箕篤(Stephania longaL.)為防己科千金藤屬植物,多年生草質藤本,廣泛分布于廣東、福建、臺灣、海南等我國南部地區[1]。在海南全省各地可見,生于村邊或曠野灌木叢中,是天然的南藥資源。全株可入藥,味辛、性平,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袪風活絡、抑菌、鎮靜和鎮痛等功效[2-3]。該屬植物富含生物堿,近年來對該屬植物的化學成分及藥理進行研究[4-8],但有關糞箕篤總生物堿含量的測定鮮有報道。筆者主要采用分光光度法,以鹽酸小檗堿為對照品,對海南糞箕篤根莖中的總生物堿進行含量測定,為糞箕篤及其千金藤屬其他植物的藥用開發與利用奠定基礎。
1.1 儀器 UV160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瑞利分析儀器有限公司);PHS-3C型酸度計(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B210S分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有限公司)。
1.2 試藥 鹽酸小檗堿標準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10713-201212,純度86.7%);糞箕篤藥材(采自海南文昌),經海南醫學院曾念開副教授鑒定為糞箕篤Stephania longaL.根莖,晾干粉碎后備用。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水為蒸餾水。
1.3 試驗方法
1.3.1 試液配制。
1.3.1.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在110℃干燥至恒重的鹽酸小檗堿對照品10.1 mg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至刻度,搖勻,按86.7%計算,即得175 μg/ml。
1.3.1.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糞箕篤粉末約2.0 g精密稱量6份,置于圓底燒瓶中,用85%乙醇回流2 h,濃縮后經氯仿提取,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低溫冷藏、備用。
1.3.1.3 顯色液和緩沖液的配制。按藥典方法配制溴甲酚綠酸性染料溶液,以及pH=5.4的檸檬酸-檸檬酸鈉緩沖溶液[9]。
1.3.2 吸收波長的選擇。精密量取鹽酸小檗堿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0.5 ml,置分液漏斗中,加檸檬酸-檸檬酸鈉緩沖液5.0 ml,溴甲酚綠溶液2.0 ml,搖勻,加入氯仿10.0 ml,充分振搖,靜置1 h,分出氯仿層,于200~600 nm波長范圍內進行掃描,同時以氯仿作為空白參比液。
1.3.3 方法學考察。
1.3.3.1 線性關系考察。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0.1、0.2、0.3、0.5、0.7、0.9 ml,加水 0.9、0.8、0.7、0.5、0.3、0.1 ml,按“1.3.2”項操作,充分振搖后,靜置1 h,分出氯仿層。室溫放置40 min后,在421 nm下測定吸光度值,同時以氯仿為空白對照。
1.3.3.2 穩定性考察。取供試品溶液,在室溫和室內光照條件下密閉放置,分別在0、5、10、30、60、120 min 時測定吸光度值。
1.3.3.3 精密度試驗。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0.5 ml,余下操作同“1.3.2”項,依次測得吸光度值,以空白溶液作參比。
1.3.3.4 重復性試驗。取供試品溶液6份,操作同“1.3.2”項,依次測得吸光度值,以空白溶液作參比。
1.3.3.5 加標回收試驗。取6份供試品溶液,分別加入175 μg/ml鹽酸小檗堿對照品溶液0.23 ml,依照“1.3.2”項操作,在421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值。
1.3.4 總生物堿含量的測定。取供試品溶液6份,每份0.5 ml,用氯仿定容至10.0 ml,按“1.3.2”項操作,分別測得吸光度值,根據標準曲線進行含量計算。
2.1 波長的選擇 取供試品與對照品在200~600 nm的波長范圍內進行掃描,結果顯示(圖1),鹽酸小檗堿對照品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均在421 nm處有吸收峰,而空白參比液在 421 nm處沒有吸收,故該試驗選擇421 nm作為測定波長。
2.2 方法學考察
2.2.1 線性關系的考察。精確量取對照品溶液,在421 nm處測其吸光度。以吸光度值為縱坐標、濃度(μg/ml)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圖2),得出線性回歸方程為A=0.074 0C+0.014 5,相關系數r=0.999 5,在濃度 0 ~15.75 μg/m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2.2.2 穩定性試驗。平行測定6次,得其RSD=0.20%(n=6),表明供試品溶液在0~120 min內基本穩定,滿足試驗要求。
2.2.3 精密度試驗。平行測定6次,得其RSD=0.16%(n=6),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2.4 重復性試驗。平行測定6次,得其RSD=2.20%(n=6),表明重現性較好,符合試驗要求。
2.2.5 加標回收試驗。由表1可知,該法回收率為102.75% ~103.57%,平均回收率為103.21%,RSD=0.30%(n=6),表明回收率較好,符合試驗要求。

表1 加標回收率試驗結果
2.3 總生物堿含量的測定 平行測定6份試液,由表2可知,糞箕篤根莖中總生物堿含量為0.38% ~0.40%,平均含量為0.39%,RSD=2.20%(n=6)。

表2 糞箕篤根莖中總生物堿含量測定結果
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糞箕篤根莖中總生物堿含量平均為0.39%,操作簡便快捷,靈敏度高,重現性好,測定結果準確可靠。溴甲酚綠顯色法測定總生物堿含量時,選擇合適的pH很重要,其他條件對測定結果影響較小[10],故該試驗參考文獻[9]選定pH=5.4。該方法與液相色譜法比較,具有所用儀器簡單、操作方便、耗時少的優點。
[1]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寫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三十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41.
[2]代正福,彭明,戴好富.海南中藥資源圖集 第1集[C].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0.
[3]馬養民.千金藤屬植物化學成分的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4,19(3):125-130.
[4]林啟云,謝金鮮.糞箕篤利尿、鎮靜及鎮痛作用研究[J].廣西中醫藥,2001,24(3):43-45.
[5]寧蕾,鄧業成,駱海玉.糞箕篤提取液抑菌活性初步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11(1):166-168.
[6]利奕成,楊珂,黃立,等.千金藤屬植物地不容和云南地不容中多糖和葡聚糖的含量測定[J].時珍國醫國藥,2009,20(12):2921-2922.
[7]黃建明,郭濟賢,段更利.RP-HPLC法測定千金藤屬植物中7種生物活性生物堿[J].藥學學報,1998,33(7):528-533.
[8]唐麗佳,張援虎,郝小燕,等.桐葉千金藤中蓮花烷類生物堿的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0,35(15):1973-1977.
[9]劉秀萍,黃祥衛,劉煒.小葉地不容中總生物堿含量的測定[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2011,24(2):174-175.
[10]孟祥松,時軍.溴甲酚綠比色法測定苦參總堿含量的研究[J].安徽醫藥,2007,11(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