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課題組
電商浪潮:先行者的探索和轉型挑戰
——浙江電子商務企業重點調研報告
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課題組

為深入了解浙江企業電子商務(以下簡稱:電商)運營情況,按照國家統計局的統一部署,浙江調查總隊日前分別對杭州、嘉興、金華、衢州、麗水五個地區的24家企業進行重點實地調研。結果顯示,浙江電商正迅猛發展,并逐步滲透到科研、生產、生活等領域,農村電商也正悄然崛起,成為引領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
調研選取5個地區共24家具有一定規模的電商企業。從經營模式看,第三方電商平臺企業5家,如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B2B,B2C),浙江網盛生意寶股份有限公司(B2B)等;自營平臺企業7家,如浙江銀泰商務有限公司(B2C)、嘉興麥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B2C)等;其余12家均屬于電商應用企業(B2C)。這24家企業均為當地電商的龍頭企業,其營業收入、從業人員等主要指標占當地規上電商企業的比重較大,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電商圓夢青年創業。網上開店門檻低,一臺電腦,一根網線就可以起步,不用房租、不限地域、不用背景、不用找關系,要的只是一份智慧和一份堅持。調研發現,電商企業的主力軍是70后,從業人員平均年齡不到30周歲。眾多企業就是從小小的C店做起,從一無所有到銷售額超過千萬元,僅僅用了3-4年的時間。超乎想象的成長速度,顛覆了眾多傳統行業。如麗水歡樂寶貝玩具有限公司負責人是一位90后的年輕人,主要銷售當地生產的木制玩具,2013年的銷售額達800萬元,預計2014年銷售額達1300萬元;江山思遠商貿有限公司負責人是80后的青年,經銷產品從母嬰類擴展到當地種植的生鮮類、干果類農產品,網銷額連年爆發式增長,從2010年的70多萬元增長到2013年的6000多萬元。類似的故事在浙江數不勝數,遂昌的朱阿姨童裝有限公司、遂昌維康竹炭開發有限公司也是如此。
農村電商已悄然興起。據阿里統計,2014年天貓雙十一農村交易額占比達10%。2014年,阿里巴巴啟動了“千鄉萬村計劃”,其中浙江桐廬等縣的19個村成為試點。在“雙11”當日,這19個村累計達成1229個訂單,總金額20.98萬元,平均每店1.1萬元,平均每單171元。地處浙西南偏遠山區的遂昌,網銷網購成了當地農民的新時尚。“農民+公司+網絡”的一條龍銷售模式成為遠近聞名的“遂昌模式”。有人說,最古老的生態文明和最現代的信息文明、最傳統的農特產品和最時尚的營銷方式在該縣找到了最佳結合點。“生活要想好,趕緊上淘寶”、“打工東奔西跑,不如創業淘寶”,如今成了遂昌當地一個實實在在的口號。在另一個小縣城的江山思遠商貿有限公司,網銷獼猴桃2013年140萬斤,2014年180萬斤,以前幾毛錢一斤沒人收購的獼猴桃,現在收購價3-4元/斤;臍橙每天網銷1000多斤,以前1元錢可以收購好幾斤的臍橙,如今收購價每斤2-3元;薯條干以前收購價3-4元/斤,現在是7-8元/斤。從線下到線上,農產品的身價同樣漲了好幾倍,讓農民嘗到了“不增產也增收”的甜頭。
風險投資和信用貸款解決了電商企業的融資問題。與傳統企業不同,成熟的電商企業大多不存在資金周轉難的問題。調研的24家企業,當談及融資是否存在困難時,幾乎所有的企業都表示沒有困難。企業資金的主要來源除了風險投資外,還來源于淘寶、聚劃算、定單等信用貸款。這些貸款根據電商企業的等級、信用、定單等給予不同企業不同的貸款額度,在額度范圍內無需抵押,隨時貸隨時還,利率按天計算,非常方便,受到了電商企業的青睞。過去兩年內阿里巴巴給64萬家小企業貸款,平均每家企業貸款額為3萬-5萬元。
企業對未來預期較為樂觀。網上商店銷售產品種類豐富、款式新穎、更新及時、支付便利,使用戶得到足不出戶的購物體驗,吸引了眾多網購消費者。在談及對未來浙江電商產業的發展前景時,所有企業均表示出較強信心。過去浙江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于牢牢抓住了農村大包干、發展鄉鎮企業、加入WTO等幾次重大的歷史機遇,實現了經濟的一次次騰飛,現在浙江完全有可能抓住互聯網崛起的歷史機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大力發展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經濟,給浙江經濟再次騰飛插上“新翅膀”。
專業人才較為缺乏。電商是信息化與商務運營的有機結合,需要大量既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又精通現代商貿理論與實務的復合型人才。眾多電商企業處于城市郊區甚至農村,周邊環境配套還不齊全,受住房、孩子上學等諸多問題的影響,企業招才留才有較大困難。當問及“貴企業在電商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時,90%的企業回答了“專業人才短缺”。人才問題制約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傳統企業轉型困難重重。對于傳統企業來說,無論是主動進軍商務,還是被動的電商化,電商對于他們來說都是相當陌生的領域。從事電商所需的精力也遠比傳統線下渠道要大得多,累是傳統企業電商人員普遍的心態。調研企業中有7家企業正處于傳統轉型階段,如浙江昆侖電汽有限公司、浙江佰麗源服裝有限公司、浙江青蓮食品有限公司等,這些企業曾經有過輝煌的成績,但在談及進軍電商時,企業認為投入太大收獲卻甚微,但是又都明白加速電商化是傳統行業轉型發展的必然趨勢,傳統企業若不涉及電商領域,未來發展道路將更加舉步維艱。傳統企業想要涉水電商,老板的認知和心態轉變是應放在第一位的。對電商行業沒有抽絲剝繭的理解和認知,不能辨識電商模式宣傳中的水分和光環,不能認識到這個行業的商業本質與必然的發展階段,冒然涉足,十有八九難成功。
電商自營企業處于戰略虧損期。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盈利是企業追逐的終極目標。然而,調研的6家企業全線處于虧損狀態。2014年1-10月,6家自營電商虧損額達1.72億元,比2013年減虧4708萬元。自營平臺企業虧損主要與電商行業的自身發展特性相關,另一方面與目前電商行業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關。從行業發展特性看,電商企業是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實現商品、服務和資金的流轉交易,因此先期的技術投入構成了電商企業的主要成本;電商企業出于提升用戶體驗,保持競爭優勢的戰略考慮,紛紛自建倉儲物流配送體系,使投入成本劇增,這些成本都是需要企業在運營過程中逐年消化。
把他人的錯誤當作墊腳石。馬云說,阿里成功的營養就是這個時代很多人犯的錯誤。一個企業要成功,有她的機緣巧合,在合適的時間遇到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地點、有合適的產品等,這些因素不可復制,但是企業失敗的原因卻很多相同,研究學習他人的失敗教訓,避免同樣的錯誤再次發生,這樣企業成功的機會就會增加。
人才戰略。調研中發現一些企業在人才戰略方面有其獨到之處,歸納總結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1)校企聯合。學校根據企業的要求設計課程,培養企業所需要的人才。木玩世家在招聘高校畢業生的同時,與當地的職校聯合,在企業旺季,如雙十一的時候到企業實習,企業長期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選擇適合自己企業的畢業生;(2)內部員工定期參加有實戰經驗的專業培訓。遂昌維康竹炭開發有限公司定期送中層干部到阿里舉辦的培訓講堂,雖然培訓費相對較貴,但培訓效果令人滿意;(3)員工參股,讓員工感受到歸屬感;(4)5年或10年工齡以上的員工根據工齡的長短享受不同額度的無息貸款的福利。網盛和淘寶都采用第3和第4二條作為他們留才的策略之一。
品牌戰略。樹立品牌意識雖說是老調重彈的問題,可這也是所有成功企業永遠不變的法則之一。電商做得比較好的企業都非常重視創立品牌,培養忠實的客戶。如霞湖世家以孝之名,提出了爸爸裝的概念來創立品牌;維康竹炭在選擇產品時主要考慮消費年齡層和主打(主推)產品。企業負責人說,一個好的主打產品能帶動整個企業的發展。
要有廣闊的胸懷。馬云說,做任何生意,必須想到3個W,也就是3個win,第一個是客戶win,做任何事情首先客戶要贏;第二個win,是合作伙伴一定要贏;第三個是企業要贏。三個win,少任何一個win生意都無法做下去。20世紀是IT時代,拼的是智商,21世紀是DT時代,拼的是情商;20世紀是利己主義,21世紀是利他的世紀,只有真正做到利他的企業才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