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平
摘 要:作為新能源的一種,風能具有可再生和無污染的特點。而我國的風能資源豐富,可以為風力發電提供一定的基礎。然而就目前來看,雖然我國的風力發電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同時也遇到了一定的問題。因此,基于這種認識,該文對我國風力發電的發展問題展開了研究,并提出了風力發電的發展思路,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能源 風力發電 發展思路 探索
中圖分類號:TM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9(a)-0194-02
相較于火力發電,風力發電具有能源可再生、無污染、單機容量小和可分散建設等多種特點。所以,隨著我國能源需求的逐漸提高,風力發電逐漸獲得了政府的支持和人們的關注。因此,有必要對風力發電的發展思路展開研究,從而為我國風力發電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指導。
1 我國新能源風力發電的發展現狀
1.1 各地的風力發展現狀
從能源分布角度來看,我國有著豐富的風能資源。根據風能資源普查結果,我國陸地風能離地10 m高度的風能開發量達到了2.53億kW,是世界五大風電國之一。而從國內的風能分布來看,風能資源主要在東南沿海地區、“三北”地區和內陸局部地區分布。受到風能分布的影響,國內各地的風力發展現狀也不盡相同。就目前來看,我國有10個省份的累計風力發電裝機超過了100萬kW。而在這些省份中,內蒙古地區的累計裝機容量最多,位于全國第一。而在甘肅、河北、蒙東、吉林和江蘇等8個地區,則建立了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基地。早在2010年,我國的第一座千萬千瓦級的風電基地在甘肅投入運營。而中國的首座海上風電場則是在上海建立,是亞洲的第一個大型海上風電場[1]。此外,近幾年來,各地政府都對國家的發展風電的政策進行了響應。而江蘇、甘肅、寧夏和山東等地區則出臺了發展新能源的計劃,并出現了產業投資現象。
1.2 風電行業的發展現狀
在《可再生能源法》等相關政策的引導下,風電行業的發展得到了推動。一方面,國內的風電企業的裝機容量得到了迅速提高。就目前來看,大多數投資風電的企業為國家電力企業。而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政府要求企業按照火電投資的5%~10%配備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為了滿足這一要求,國內的大多數火電企業在風力發電方面進行了投資。而由于風力發電機的需求有所增長,所以國內的風力發電機制造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在技術水平方面,我國的風電整機制造技術相對落后。就目前來看,國內大多數企業尚不具備獨立開發風電整機的能力,只能采用聯合開發和合資生產的方式制造風電整機。但是,在功率較小的風力發電機的生產制造方面,國內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針對1000 W以下的小風力發電機的生產制造,國內風電行業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出口能力。此外,在效益方面,國內的風電行業收益相對較低[2]。而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則與風電企業數量的快速增加有著直接的聯系。所以,在近幾年來,國內的風電行業出現了利潤集體下滑的現象。
2 我國新能源風力發電的發展問題分析
2.1 風電入網問題
就實際情況而言,國內的風電發展之所以相對緩慢,與風電入網問題的存在有著直接的聯系。在很多風電場得以建立的情況下,卻有不少的風電場處在閑置狀態,繼而導致了風電難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實際上,國內有將近1/3的風電裝機并網項目正處在空轉狀態,繼而造成了大量投資的浪費。而之所以會出現這些問題,則是因為風電上網難以實現。從政策角度來看,國家要求電網企業無條件接納風電入網。而由于風電的穩定性不高,容易對電網形成沖擊,所以很多企業不愿意接納風電入網。但是,如果電網運營商能夠為風機配備相應的調峰電源,就可以解決風電的不穩定問題[3]。然而對于電網運營商來講,這樣的投資會使企業的發電成本增加。因此,風電入網問題成為了一直困擾電力企業的問題。
2.2 風電企業競爭問題
在巨大市場需求的引導下,大批企業進入到了風電行業。在競爭的初期,為了得到更高的市場份額,一些風電企業通過將技術拿到國外賣來實現迅速生產,繼而造成了市場產能過剩,并導致了技術的流失。因為,風力發電機的生產相對容易,只需要按照圖紙將配件組裝就可以獲得風力發電機。但是,這樣組裝出的風力發電機難以達成生產標準,繼而容易出現質量問題。同時,很多廠家沒有掌握風力發電機生產的核心技術,所以難以完成機械維修。在這種情況下,聘請國外的專家到國內維修,則使企業遭受了經濟上的損失。此外,由產能過剩引發的行業價格戰,則直接導致風電行業內出現了惡性的競爭[4]。因此,近年來,國內的風電行業的整體利潤出現了下滑的發展趨勢。
2.3 政策障礙的存在
實際上,國家雖然出臺了一些政策支持新能源的發展,但是風電的發展仍然存在著體制性的障礙。在國內的多個地區,風電產業入不敷出的問題普遍存在,繼而導致了風電的發展相對緩慢。一方面,我國雖然有發展新能源的概念,但是風力發電卻仍然沒有獲得應有的戰略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尚沒有形成風電發展目標,也沒有進行戰略規劃的制定。而在經濟激勵機制和體制保障都沒有形成的條件下,國內的投資者很難對風力發電產生投資熱情。另一方面,政府尚沒有提出風電技術和設備產業化發展的措施。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投融資體制和政府的指導,國民對風電等新能源的認識不深,所以導致了風電的市場十分有限[5]。此外,國家也沒有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為風電的發展提供支持。
2.4 技術發展的制約
從世界范圍內來看,制約風電產業化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即為發電設備的國產化水平低。而在我國,這一問題也一直制約著國內發電行業的發展。就目前來看,國內市場仍然被進口設備壟斷,而國內的風力發電設備廠家則存在著高投入低回報的問題,繼而難以取得更好的發展。同時,由于發電設備較貴,風力發電的造價比火力發電要高。而導致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則是因為我國的風電技術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從發電機的設計制造角度來看,國內僅能生產最大單機容量為750 kW的風力發電機。在這種情況下,國內發電機生產企業只能與外商合作,繼而難以發展風力發電的核心技術。此外,在電網建設方面,國內的電網較為薄弱,風電最大只能占到電網比重的12%以下[6]。因此,想要促進風電的發展,就需要解決風電技術水平低下的問題。
3 風力發電的發展思路
3.1 遵循新能源的發展原則
在發展風力發電方面,需要遵循著新能源的發展原則。首先,需要遵循安全性原則實現風力發電。具體來講,就是要使風力發電裝置能夠滿足電力系統的負荷需求。而隨著負荷的變化,風力發電電源還需要與各類電源相互調劑,繼而確保整個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其次,要遵循鼓勵性原則促進新能源發電的發展。具體來講,發展新能源的目的就是利用新能源發電的清潔和可再生的優勢。所以,可以從減少電力企業資源消耗的角度為促進風力發電提供支持,繼而為電力企業的節能減排做出一定的貢獻。再者,為了促進風力發電的可持續發展,需要遵循經濟性原則發展風電。具體來講,就是以新能源發電總量為指導,研究風力發電的技術經濟特性,繼而實現風力發電結構比重的優化。此外,需要遵循協調性原則促進風力發電的發展[7]。一方面,需要加強風力發電與常規電源發展的相互協調,繼而使電力系統的調節能力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需要使風力發電與電網建設之間的關系更加協調,繼而促進二者的共同發展。
3.2 合理發展風電
在風電的開發方面,應該合理的完成各地風電的發展。首先,需要按照大中小、分散與集中和陸地與海上相結合的方式完成風電基地的開發,繼而完成國內八大千萬瓦級風電基地的有序建設。其次,需要促進內陸地區的風電發展,繼而使分散的風電資源得以有效利用。針對河谷和丘陵等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需要鼓勵地方政府發展風電。而這樣一來,中小型風電項目將得以發展,繼而使內陸地區發展風電的電力負荷近和電網接入條件好的優勢得以發揮。最后,針對海上風電項目,需要充分完成對海上資源的評估和實地勘探。同時,在對示范項目進行總結評估后,則可以有計劃的完成海上風電的建設工作,繼而推動海上風電技術的發展。
3.3 實現產業化的發展
風力發電的產業化發展,還需要從發展風電市場開始。首先,相關部門除了為風電企業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還需要求風電企業采購一定的風電。而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政府則需要實行多購獎勵和少購買處罰的辦法,繼而督促風電企業為促進風電行業的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其次,為了解決風電入網問題,發電行業需要同步完成風電廠和電網的建設。同時,為了實現風電上網,風電的上網電價應實行網內補貼。最后,政府需要完成對風電產業結構的調整,并督促其他企業進入到風電產業。而這樣一來,就可以形成規?;漠a業集群,繼而帶動風電產業的發展。
3.4 加強對行業市場的監管
為了促進國內風電行業的發展,相關部門還要加強對風電行業市場的監管。一方面,相關部門要建立公平開放的市場,以便為國內的投資者提供公平競爭的平臺。而為實現這一目的,則需要完成對風電體制的改革,繼而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為市場的公平競爭創造條件。同時,政府應該進行市場競爭主體的培養,并鼓勵多元化的投資,繼而使投資主體的積極性得以保持。另一方面,相關部門要規范風電市場秩序,并加強對風電建設的管理。而這樣一來,就可以使風電投資風險得以防范,并促進風電市場的有序發展[8]。在風電項目的管理上,相關部門需要根據全省電力發展規劃進行統一管理。針對違規項目,則需要及時完成項目的清理工作,繼而使風能資源得到合理利用。
3.5 獲得政府的扶持
就目前來看,想要促進風力發電的快速發展,還需要獲得政府的扶持。一方面,在風力發電上網價格上,為了使風力發電能夠與常規能源競爭,政府需要為電網企業提供一定的財政補貼。另一方面,在增值稅方面,風力發電產品不需要使用燃料和其他材料,所以不應該收取增值稅。而解決風力發電的稅負問題,則可以更好的促進風力發電的發展。最后,政府應該實行優惠信貸政策,以便使風力發電的市場競爭力得到提升。
3.6 促進風力發電技術的發展
在風力發電技術的發展方面,首先應該使風力發電設備向著國產化的方向發展。在設備和技術引進方面,企業應該通過收購國外風電裝備制造企業等方式獲得先進的風力發電設備的制造設計技術。而在與國外企業合資合作時,則需要采取技術入股和出資購買等方式縮短技術差距。在國產化發展方面,風力發電企業則需要致力于開發風力發電的關鍵技術,并做好樣機設備的制造和試驗,繼而獲得風力發電的核心技術[9]。同時,為了使風力發電機組向著國產化的方向發展,還需要實現產品的系列化和標準化。此外,為了獲得可持續的發展,風力發電企業應該盡量提高風力發電設備的制造質量,并降低設備的維護成本。
4 結論
總之,國內的風力發電已經逐步進入到了新的發展時期,需要在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發展方面取得一定的進步。從該文的研究來看,為了促進風力發電的發展,政府應該為風電行業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并在加強風電市場監管的同時,加快風電產業結構的調整。而風電企業也需要致力于科學技術的開發,繼而使我國的風力發電得到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海燕.低碳經濟背景下風力發電布局與評價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
[2] 黃加明.風力發電的發展現狀及前景探討[J].應用能源技術,2015(4):47-50.
[3] 雅睿.風力發電投資項目財務評價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
[4] 高劍.直驅永磁風力發電機設計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13.
[5] 胡卡.直驅式永磁同步風力發電機的控制策略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
[6] 李雪凱.風力發電的發展狀況與發展趨勢研究[J].科技風,2015(5):49.
[7] 周超,朱熀秋,魏杰,等.我國風力發電發展現狀和問題分析[J].能源研究與信息,2012(2):69-75.
[8] 王文飛,錢俊良,張萌,等.風力發電的發展現狀研究綜述[J].變頻器世界,2013(10):43-46.
[9] 李慶.直驅型風力發電系統新型并網變換器控制策略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