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蔭
懦夫和勇者的故事
楊樹蔭
懦夫和勇者,并不相關的兩個故事。
先說懦夫的故事。
瓦西里·米哈伊諾維奇·布洛欣少將,前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首席行刑員,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列為“現代世界歷史上親手殺人最多的人”。
據史料披露,布洛欣共親手處決9000多人,在駭人聽聞的“卡廷事件”中,布洛欣充當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他殺人時,總是圍著屠夫用的皮圍裙,戴著長及肩膀的橡膠手套,用德國PPK手槍重復射擊動作,28天內,他用手槍殺了7000多人。
布洛欣因敢于殺人,1940年被最高蘇維埃授予紅旗勛章,這自然是布洛欣的榮耀。
布洛欣應該明白,他所殺的人,都是無辜的。如果說這是法治,卻喪失程序;如果說這是正義,卻不敢公開。布洛欣只是奉著上面的指令,起早摸黑地殺,一批接著一批地殺,布洛欣成為稱職的殺人機器。這樣血腥的殺人機制和殺人機器,讓人不寒而栗,莫名地恐懼。
布洛欣殺人近萬,卻仍然是一個懦夫,一個失去人性的、可恥的懦夫。面對嚴酷的政治,他不敢違抗上面,不敢追問真相。
用鮮血染紅的紅旗勛章,沒有給布洛欣永久的榮譽,政治變局讓他連帶出局。1953年他被強令退休并被剝奪軍銜。受此重大打擊,這位殺人屠夫最后總算勇敢了一下,自己結束自己的生命。
再說勇者的故事。
2002年9月11日,美國遭受“9·11”恐怖襲擊一周年紀念日。
這天上午,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美國人,聚集在紐約世貿大廈遺址,舉行悼念死難的無辜亡靈活動,場面極是悲壯。在沉痛的氣氛中,紐約市長朱利安尼領頭,有關官員及親屬代表先后上臺,逐個宣讀遇難者的名字,每一個名字就是一個生命,美國人民給了死難者最后的尊嚴。
長長的宣讀從上午8時52分至11時20分,歷時2個半小時,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悼念儀式。30多家電視臺同時播放3000多個死難者的名單畫面,各報刊登了2700多個死難者的照片,讓死難者與活著的人同在,與歷史同在。
這是一場震撼靈魂的悼念,顯示意志的公祭,美國人民以人性、以正義,表達對恐怖主義的蔑視。
“9·11”恐怖襲擊是美國永遠的哀痛。恐怖分子用美國的飛機,在美國的土地上,對象征美國無可匹敵力量的世貿大廈,進行毀滅性的襲擊。全世界的善良人們,透過電視目睹了這場慘絕人寰的大災難,以人類共有的良知,為美國人民祈禱。
美國人是勇者。他們從恐怖襲擊的廢墟上,勇敢地站了起來。他們不可能被打倒,這不僅在于他們擁有無可比擬的科技、經濟和軍事力量,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著人性的力量、文化的力量,由此形成的精神和意志的力量。他們是勇敢的人,“9·11”一周年公祭便是勇者最好的自證。
懦夫和勇者,都在激蕩的潮流中,演繹自己的故事:或者扭曲人性,恥辱以至毀滅;或者堅定人性,正義乃至悲壯。他們各各不同,一旦選定自己的角色,便會演出一幕幕歷史的丑劇、悲劇和正劇。
懦夫和勇者的區別,就在于懦夫舍棄正義,勇者堅守正義。
在這個世界上,還會有懦夫,更多的卻是勇者。

懦夫和勇者,都在激蕩的潮流中,演繹自己的故事。懦夫和勇者的區別,就在于懦夫舍棄正義,勇者堅守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