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每逢節假日,糖尿病患者常常會望節興嘆:“還是在家好好休息,外出旅游可能引發我的血糖波動,再說,外出時攜帶、注射胰島素,測血糖都很不方便。”正是由于有這類想法,使得不少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單調乏味、刻板。內分泌專家表示,糖友們不必害怕外出旅游,首先,一定的運動有利于減輕體重,改善血糖控制;其次,外出游山玩水可調整情緒,保持愉快的心情,對身體均有益處,只不過,外出前要你做好充分的準備而已。
檢查身體
每次在放長假的時候,內分泌科門診也會有一些患者咨詢醫生,“可不可以出去旅游。”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嚴朝霞說,除了病情不穩定,有嚴重的慢性并發癥,比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等不適合旅行外,大多數糖友們都能外出的,只不過,旅行前首先要做一些常規的檢查,比如血壓、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看看病情控制得如何。如果經過醫生的檢查和評估,認為你完全可以外出旅游,那么就可放心出門了。
準備物品
充足的藥物:注射胰島素的患者還應攜帶注射筆和針頭,盡可能帶上血糖儀,以監測在外出的日子里,血糖會有什么樣的變化。
糖尿病患者識別卡:萬一發生意外,比如低血糖昏迷時,容易求得其他人的幫助。
選擇路線
選擇適當的旅游線路、旅程長短、交通工具和具體方法,避免因為四處奔走而過度疲勞。像爬高山、跳蹦極這些極為辛苦又刺激的活動,建議糖友們還是不要參與。最好的做法是,選擇比較悠閑的地方,游山玩水、放松心情。
密切監測血糖
由于血糖與飲食和運動量的關系十分密切,所以,外出的時候,糖友們要更加密切的監測自己的血糖,防止其大起大落。
吃飯:最好能夠定時、定量、定餐。嚴朝霞指出,旅途中的飲食我們有一個“六聯口訣”來作為參考:每天蔬菜不少于l斤;每餐主糧不超過2兩;吃水果遵循4點(含糖低,分量少,上午10點與下午3~4點間食用,監測血糖);蛋白類食物5份(牛奶1袋,蛋1只,瘦肉、魚或蝦肉、豆腐干各1兩);鹽不超過6克;水不少于7杯。
體能:注意體能的變化,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年齡和體力量力而行,并注意旅游中和旅游后的感覺,如果有疲乏感,但食欲及睡眠正常,無其他不適感,屬輕度疲勞,可繼續旅行。如食欲不好,不易入睡,甚至對旅游的興趣降低,說明活動量過大,應適當減少活動量,做適度的休整。
胰島素的存放:對注射胰島素的患者來說,旅行中胰島素的儲存非常重要,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可使胰島素受到破壞,乘車時切勿將裝有胰島素的手提包放在汽車的后備箱中,乘坐飛機時也不應放在托運的行李中,而應隨身攜帶,胰島素在常溫下(25℃左右)可以儲存1個月。
低血糖的預防和處理:如果活動后出現低血糖癥狀,比如饑餓感、頭暈、心慌、手顫、出虛汗、無力,此時應立刻吃一些高糖飲食,如糖、餅干。10~15分鐘后,若癥狀還未消失可再吃1次。若癥狀消除但距離下一餐還有1個小時以上,則可加食1片面包。經以上處理仍未好轉,請家人或朋友幫助,并迅速去醫院。另外,如果當天的運動量比較大,小心當天晚上和第二天出現低血糖,最好能夠在晚上加一餐牛奶。
(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