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笑
在廣西有色金屬集團匯元錳業有限公司,說起科研創新,人們總會談到一個名字:陳奇志。
陳奇志是湖南人,高級工程師,在職博士研究生,廣西有色金屬集團匯元錳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于2005年作為特殊人才被引進廣西。
做一個優秀的科研帶頭人
作為公司副總經理,陳奇志最在意的還是“科研帶頭人”的定位。
身為企業的科研負責人,他站在公司全局的高度,制定新的獎勵辦法,鼓勵和帶動員工全員創新。他還根據公司科研技術人員的整體水平,組織科研創新培訓計劃,發起成立公司科協,指導組建11個創新小組,積極開展推廣新技術、新工藝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為科研技術人員的學習提升、創新研發和交流經驗創造條件。作為錳行業知名專家,陳奇志與相關院校的專家學者聯系密切,利用這一優勢,他先后邀請清華大學、中南大學、廣西大學、中國科技開發院廣西分院的專家教授,到公司為科研人員開壇講課、傳授經驗,千方百計提高科研隊伍整體水平。
“激發團隊的創造性,提升團隊的創造力,是科研創新的關鍵環節,也是科研帶頭人的重要責任?!边@是陳奇志始終堅持的理念。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他圍繞公司的發展、生產需要,將科研項目分解成為一個個細節問題,指導各個小組逐一攻關。2012年下半年開始,匯元公司集中精力解決產品質量問題,作為負責人,陳奇志綜合衡量科研人員的專長,將項目分解成鈉鉀除雜、銅鐵除雜、比表面積控制、新電放分提升、高溫儲存優化、顆粒度攻關等多個項目,組建了十余個橫跨原料磨粉、化合制液、電解及產品后處理等工序的攻關小組,僅用兩年多時間,逐一解決了影響產品質量的疑難問題,使公司產品質量得到質的跨越,成功打入日本松下等跨國廠商的供應鏈。幾年來,在他的引領下,科研團隊成功解決了超低品位礦綜合利用、工藝升級、品質優化、指標控制和新品研發等難題,先后申請國家專利22件,國際專利2件,獲授權專利10件,并成功研發兩種新型產品,使公司具備進軍高端市場的能力。
打造一個有力的創新平臺
一個優良的平臺,是科研團隊不斷進步的基石。利用企業的現有資源,陳奇志制定了“請進來”、“走出去”的創新發展策略,積極打造科研創新平臺。
在陳奇志的倡導下,公司成立了科協,他擔任協會主席,組織建立十余個跨部門(分廠)的創新小組,同時爭取公司的支持,為創新小組的學習、研討和創新活動提供場所,采購十余種相關理論書籍。他還親自邀請北京、上海等地的權威專家,到公司為科協人員開辦講座和培訓班,為科研技術人員的學習提升創造條件。此外,陳奇志經過多方努力,“請進來”了戰略合作伙伴,由匯元提供生產線、場地、人員,合作方提供關鍵的技術、工藝和設備,形成優勢互補的合作模式,成功突破堿性產品的生產瓶頸,既生產了多種高端產品,又鍛煉培養了技術隊伍。針對公司科研團隊的具體情況,每年都組織科研人員、骨干力量,分批次“走出去”,到行業先進企業、科研院所等,通過交流討論、思維碰撞,使科研人員的眼光不再局限和停留在個人、企業的專業領域,在工作方法、思維模式、管理辦法等方面取長補短、互相促進,更新對創新的內涵、外延、方法、步驟等的認知和理解,啟發和拔高科研人員的知識體系、創新能力。
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公司先后與清華大學新能源研究所、中南大學冶金系、廣西大學化工系、中國科技開發院廣西分院以及同行企業開展合作,既鍛煉提升了科研人才隊伍,又實現了產、學、研、用的資源共享,成功組建了廣西低品位難選錳礦綠色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形成錳資源綠色深加工技術產學研一體化研究與開發平臺。
培養一支扎根生產的團隊
陳奇志始終認為,科研團隊必須立足于生產,扎根于公司的生產環節中。在他的組織指導下,公司的科技人員分布在生產一線,散則指導生產,聚則攻關項目。
為降低生產能耗,解決蒸汽消耗偏高的問題,公司大力開展“系統保溫”工程。這項工程涉及面極廣、工作量大,千頭萬緒之中,陳奇志利用科研人員分布在一線的優勢,迅速確定了實施方案:以各單位技術人員為支撐點,發動全體員工參與小革新小技改和合理化建議活動,為系統保溫技改出謀劃策;公司工程隊和原料廠、運輸部以技術人員為骨干,組建支援隊伍加入系統保溫技改工作;品管部骨干技術員跟進技改項目,為技改的實施提供化驗、檢測數據支持;生產安環部全面協調、精心做好全公司生產計劃,同時抽出人手,入駐現場指導、協調各項技改進度……。這是一場全員參與的戰斗,工人們在技術人員的帶領下,包一段蒸汽管道、貼一塊保溫隔膜、修補一處漏洞,努力節約每一度熱量、減少每一升蒸汽消耗。得益于這樣的運作模式,工程進展順利,僅半年時間,匯元公司每噸產品的蒸汽消耗,比上一年平均水平下降了2噸多,僅此一項,產品生產成本足足下降了5%。
挺直了一個企業的腰桿子
曾幾何時,說起匯元公司來,人們總少不了“巨額虧損”、“頻臨破產”、“質量不過關”、“低端產品”等詞匯,匯元人只能低著頭、彎著腰默默承受。而今天,當匯元的銷售逆勢上揚,不斷擴大市場份額,當匯元的產品打入日本等地,成功開拓國際市場,當“匯元”牌家族新添了多個成員,順利打開堿性產品等高端產品市場,人們驚異地發現:匯元人的“軟骨病”,痊愈了!
親歷一切的匯元人很清楚,“軟骨病”的痊愈,得益于陳奇志和他的科研團隊。短短幾年內,他帶領團隊先后攻關科研項目25項,其中國家級1項、自治區級11項、地市級9項、企業自主立項4項。完成的科研項目獲廣西科技進步獎2項、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3項、地市級科技進步獎5項。他本人先后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榮獲第十二屆廣西青年科技獎,當選第一屆廣西十百千知識產權(專利)專家,獲得2013—2014年全國“講理想、比貢獻”活動創新標兵、廣西創新計劃實施先進個人、來賓市拔尖人才等榮譽稱號。
創新,治好了企業的“軟骨病”,挺直了企業的“腰桿子”!
責編/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