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卓敏 吳紹飛
(浙江省慶元縣中醫院,浙江慶元323800)
中藥聯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臨床觀察
葉卓敏吳紹飛
(浙江省慶元縣中醫院,浙江慶元323800)
目的觀察中藥對于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后恢復的療效。方法將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126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3例。對照組采用腹腔鏡和常規術后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中藥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時間、抗生素應用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以及術后不同時間內C反應蛋白水平變化。結果觀察組患者首次肛門排氣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時間、抗生素應用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均顯著縮短,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C反應蛋白水平均有下降趨勢,較治療前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術后第3、5日時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藥對于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后恢復有顯著的療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縮短恢復時間。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藥
急性膽囊炎病因較多,據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結石性膽囊炎在膽囊炎的比例中占很大部分。但臨床上60%的結石性膽囊炎都無明顯的臨床癥狀,患者常常因體檢而被查出,當患者結石嵌頓引起膽囊管梗阻或飲食導致結石性膽囊炎急性發作時,常表現為突發性右上腹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重,且向肩背部發散,伴惡心、嘔吐,同時還可有明顯的腹部觸痛和腹肌強直現象[1]。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發病急,患者可有較高的嚴重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目前對于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鏡治療效果較為顯著,但術后如何快速且良好地恢復仍有待研究[2-3]。本組研究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治療后聯合中藥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報告如下。
1.1病例選擇所有患者入院時均具有發熱、腹痛等癥狀和以及腹膜炎體征,所有患者均經B超檢查證實為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入組患者均排除有糖皮質激素應用史及免疫系統疾病史、心臟疾病史者。所有患者肝腎功能正常,無精神神經系統疾病,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臨床資料選取本院2010年3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126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63例,男性25例,女性37例;年齡35~73歲,平均(48.31±5.47)歲;病程1~8 d,平均病程為(3.11±1.46)d。觀察組63例,男性24例,女性39例;年齡34~74歲,平均(48.11± 5.49)歲;病程1~8 d,平均病程(3.12±1.45)d。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對于有感染的患者術前進行抗生素治療。兩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采用4孔法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臍上切1 cm切口穿刺建立CO2(2~5 L)氣腹成功后,穿刺置入直徑1 cm套管并置入腹腔鏡,在腹腔鏡觀察下置入其他套管。解剖膽囊三角區結構,離斷并夾閉膽囊管、膽囊動脈,然后切除包括結石在內的整個膽囊。吸引器吸出膽汁,取出結石,膽囊塌陷后將其取出體外,然后于腹腔鏡操作下,確保無副損傷,無活動性出血,放凈CO2氣體后關腹,創可貼拉攏封閉切口[3]。術后兩組患者均給予補液、預防性抗生素等對癥支持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在術后第2天開始給予自擬中藥方劑進行治療,組方:茵陳30 g,板藍根25 g,黃芩12 g,郁金12 g,芒硝10 g,柴胡10 g,木香10 g,法半夏10 g,砂仁6 g,甘草6 g。溫水煎服,200 mL/劑,每日1劑,連服5 d。
1.4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時間、抗生素應用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以及觀察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內C反應蛋白(CRP)水平,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CRP測定:所有患者分別于入院時、治療后第3、5天分別進行清晨空腹采集外周靜脈血5 mL,室溫下靜置1 h,35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出血清,放置在-20℃冰箱保存待測。并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檢測患者外周血CRP[4]。
1.5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并對數據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治療后相關指標比較見表1。結果示觀察組患者首次肛門排氣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時間、抗生素應用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較對照組均顯著縮短(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相關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相關指標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0.05。
抗生素應用時間(d)觀察組635.31±0.63*4.79±0.29*對照組637.01±0.747.61±0.37組別n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時間(d)體溫恢復正常時間(d)5.63±0.14*3.52±0.49*7.46±0.175.13±0.57首次排氣時間(h)平均住院時間(d)6.73±0.29*9.15±0.3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不同時間段CRP水平比較見表2。結果示治療后兩組患者CRP水平均有下降趨勢(P<0.05);觀察組在術后第3、5日時CR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不同時間段CRP水平比較(mg/L,)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不同時間段CRP水平比較(mg/L,)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治療后第3日治療后第5日觀察組21.38±4.72*△9.46±3.11*△對照組49.03±5.02*24.21±3.13*n治療前6378.65±10.11*6377.67±9.31*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高脂飲食已成為日常生活的家常,從而導致結石性膽囊炎的發病率顯著增加。目前對于本病的治療方式主要以手術為主,主要分為傳統的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但由于傳統的開腹手術創傷較大,患者術后恢復慢,逐漸被腹腔鏡手術所取代[5]。目前膽囊的手術技術比較成熟,不論是開腹手術還是腹腔鏡手術,手術成功率達到90%以上[6],但術后如何快速良好的恢復仍有待完善,且一直為普外科醫師所關注的重點所在。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屬于中醫學“脅痛”“黃疸”等范疇[76],與肝膽郁熱、肝膽膿毒等因素有著顯著相關性。且研究認為,肝膽郁熱可因憂思郁怒,引起肝氣郁積化火,也可因脾臟運化失司、內生濕熱、濕熱瘀積化火,從而導致膽汁久煎后形成結石。且目前已有臨床研究顯示[7],中藥聯合腹腔鏡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對患者術后的恢復有著顯著的效果。
本研究采用在手術切除后的第2天聯合中藥進行治療,其組方中黃芩、柴胡、板藍根、芒硝具有清熱利濕之效;木香、法半夏、郁金、砂仁合用可以疏肝理氣;茵陳具有利濕退黃之效[8]。各藥共奏清熱利濕、疏肝理氣之效。研究結果顯示,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進行中藥治療,患者首次肛門排氣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時間、抗生素應用時間和平均住院時間均顯著縮短。
目前多數研究顯示[9],CRP是炎性時相反應蛋白,當人體感染時,炎癥能激活補體與T淋巴細胞特異地結合,改變或限制T淋巴細胞的功能。此外,研究還發現CRP具有重要的調理素作用,能增加吞噬細胞的活性和運動,促進其對各種細菌和異物的吞噬[9]。已有大量研究證實CRP在感染后2 h即可升高,48 h達高峰,遠早于體溫、白細胞計數、血沉(ESR)等的改變,早期便可監測[9]。本組研究顯示,中藥聯合組在術后第3、5日時顯著低于單純腹腔鏡治療組。
綜上所述,中藥對于急性結石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后恢復有顯著的療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縮短患者恢復時間。
[1]羅小華,王南斗,方頭生,等.急性膽囊炎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手術時機選擇及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1):577-578.
[2]李凱豐.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膽囊切除術的臨床比較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2):40-41.
[3]郝曉尊,王會生,郝玉杰,等.微創保膽內鏡取石術加中藥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觀察[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1):4100-4102.
[4]梁平.淺談膽囊炎、膽囊結石的中醫診治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3):33.
[5]侯愷波.柴芩膽舒方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30例[J].陜西中醫,2010,31(9):1123-1124.
[6]李紅松.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聯合中藥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14,25(5):658-670.
[7]王賀忱.中藥治療急性膽囊炎和膽石癥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4(27):60.
[8]魏杰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聯合中藥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醫藥,2014,10(23):56-57.
[9]饒富順,李熙梁.血清C-反應蛋白鑒別細菌性和病毒性感染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和臨床,2011,8(11):1324-1325.
R575.6+1
B
1004-745X(2015)12-2204-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5.12.047
2015-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