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靜

有人喜歡玩車,有人喜歡養狗,如今多肉植物也被年輕一代當成寵物養。在圈內,這些多肉植物愛好者還有一個專用稱呼——“肉粉”。
都說養肉的喜歡炫富,“肉粉”們最愛的就是秀出自己最滿意的“小鮮肉”,以及與“小鮮肉”之間的故事。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孫可鎂就是這其中一員。
機緣巧合下,孫可鎂建立了一個重慶多肉愛好者群。令她感到意外的是,短短一個月的時間,群成員就增加到近200人。群里的人數不斷增加,大家的心愿也越來越明了:希望能多搞線下活動,讓大家有機會當面炫富。
為了滿足群里“肉粉”的心愿,又恰好收到“揖美·手工藝盛典”的邀請,作為群主的孫可鎂決定,要好好利用群里的資源,眾籌一個多肉工坊。
從集結群里的多肉愛好者,秀一盆自己心愛的肉,曬一段多肉故事;到邀請多肉大棚充實“肉肉”的數量和種類;再到邀請專業的景觀設計師來打造一個唯美的“肉肉”世界。眾籌的過程在孫可鎂看來既繁復又美好,就如尋找工坊設計師所在的“花嶼”園林學堂,雖然早就聽說了那里的美,不想尋訪的路途還要經過寺院,穿過山洞,遇見長江。如此一來這尋訪的過程似乎更迷人,或許多肉就應該搭配這樣的唯美意境。
這個因眾籌而產生的多肉工坊,還勾出了許多“肉粉”與“肉肉”之間的溫馨故事。“肉主”安十二:“在朋友的影響下開始養肉,結果死的比養的多。自己長的肉,比肉多”;“肉主”石頭媽:“幾年前,老公從偏遠山區的老房瓦片上摘了幾顆“瘦肉”,當時我剛懷孕。如今孩子3歲,那肉也長得粗壯挺拔,多子多孫。”……
“你種的不是植物,而是情懷!”這是多肉愛好者們共同的心聲。親自動手栽培五花八門的“肉肉”,看著它們一點點占滿自己的小院子,這樣的過程能讓所有的“肉粉”心花怒放。也正如這美好的過程一般,這種向往美好的情懷也漸漸地占滿了“肉粉”們的心房。